主頁 > 熱點專題 > 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 2011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對國有企業效率的分析

時間:2021-07-24 01:12

過去的一年作了有關國企的研究報告,我現在和大家大致講講基本結論。接著剛才陳教授的話題講,就是所謂的效率和公平。首先來看一下國有企業的效率,因為這些年一直有一種議論宣稱,國有企業發展的非常好,正在做大做強,而且國有企業的集體崛起是中國模式的一個特征。我們有一個結論,實際上在國有企業的名義利潤的背后要透支很多的東西,大概有幾點:一是利息的優惠,二是地租,三是資源的租金,四是補貼,五是壟斷利潤。壟斷利潤不太好計算,只是提一下,其他幾項我們都找到了相關的數據,基本上是從2001-2008年的數據,因為2009年的數據還有一些沒有更新到。這些數據表明,從總體看,除了兩年以外,其他年份國有企業都是虧損。我們算了一下大致的凈資產收益率,總體來說,這些年平均起來凈資產收益率是負的4.52%

我們的基本判斷國有企業的效率肯定有問題。它不僅低于民營企業,更重要的是按這個計算它本身是虧損的,而且這個計算我可以非常有信心地說,我們是非常保守的做了一個判斷,因為大量的東西是沒有數據的,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做。

二是公平,公平就是國有企業的分配。我們也是以公開的數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為根據,關于國有企業和國有企業控股企業,假如我們把剛才說的那些像利息優惠、少繳納的租金和補貼去掉,實際上利潤就沒有了。所謂利潤實際就是少交的地租、利息優惠和少交的資源補貼構成的。國企的利潤直觀上看有兩塊是有問題的:第一,管理層和員工本身就是以利潤為指標來評價他們的績效,給他們激勵,這樣本來沒有利潤或者負利潤的話,他們不應該有這樣的激勵,他們拿了很高的工資是非常不公平的,不僅是高低的問題,而是他們沒有作出任何貢獻的。第二,在這些國企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他們用國有土地蓋房子,低價給本企業的職工,這是有明確的政策,他們不是偷著干的,包括中央層次和地方層次都有明確的文件。實際上,他們少交的地租變成了利潤,反過來講,他們免費占這些地去蓋房子,他們分得這些利潤。我們從這些數據當中倒推了一些數據,我們作了一下國企和私企的收入對比,收入比工資概念大。到2008年,國企比私企的平均收入高出74%,還有一個數據是國企和非國企,還包括其他的一些企業,到2008年比非國有企業高出45%。

在稅收方面,有的研究說國有企業平均實際所得稅率是10%,民企是24%,這有很大的差距。最后的名義利潤也沒有上交,我們可以看一下財政部的財政報告,上交了500億,又花了510億,這實際上還是負數。無論是效率還是公平,國有企業都表現得非常差,就像剛才陳教授講的一樣,我們假設它是公平的,實際上它是更不公平的一件事,而且是尤其不公平,這是我們的判斷,對國企作了一個全面的否定。

我們大致作了一些分析,其中有一點,為什么有這種情況?其實有很多的所謂政策,對國企有非常大的優惠和傾斜,為什么?我們從政治經濟角度分析,存在一種身份互換,就是相關行政部門的官員,尤其是管理相關經濟領域的官員和國企高管之間存在身份互換。我們有一個數據,19個部委183個副部級以上的官員中,具有國企工作經歷的有56人,占比重30%左右。這128家央企高管,統計發現,有信息披露的47家中共有115名高管有政府工作背景,平均每家達到2.45人。另外有一個研究,我引一下,在A股上市的國有企業當中有1142名企業高管人員曾經是政府官員,占到高管人數的50%。他們本來就是一群人,他們的關系非常近,打一個電話,到家里拜訪就可以了。舉幾個例子,形成了這樣一種所謂部門立法,部門立法就是中國的憲政缺陷,本來很多具有基本原則性質、規定性質、權力性質的一些相當于法律的規則,中國在非常低的行政層次就決定了,比如有關石油的38號文件,它授予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司的壟斷權。這個文件是國務院辦公廳和幾個部委聯合制定的文件,這個文件的名稱叫“意見”,還有一個豁免國有企業上交利潤的文件,這是一個相對低層次的文件。200年,有一個文件是國家經貿委的文件,這個文件實際上授予了國企管理層自主決定工資水平的權利,這幾個文件非常關鍵,導致了后面的一系列的問題。

最后,我們報告提出的結論,實際上國企無論是從效率還是公平角度,都是一個負面的現象,所以我們基本的結論就是,國企不可能帶來正面的結果,如果我們這個社會沒有必要去設立國企的話,一定不要設立國企,所以我們提出一個終極目標,就是國有企業從盈利性領域退出,因為這些年總是講一個口號,國有企業從競爭性領域退出,它退到壟斷領域更可怕,它控制壟斷領域,還覺得很有合法性。其實我們中國社會恰恰看到了它們退到了所謂壟斷性領域,還不如留在競爭領域,其實他是競爭不過民營企業的。最關鍵是國有企業要從所有盈利領域退出,設立國有企業應該是特定的事情,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間,而且市場做不好,私企做不好,以政府的形式做也不太恰當的地方設立國有企業,但是范圍非常小,而且設立要經過立法機關的同意,不是隨意的由行政部門設立。

當下的目標是什么?我們在報告后面已經梳理了一系列有關設立壟斷、設立有利于國企管理層內部控制的文件,比如38號文件等等,這些文件要廢除。像38號文只是一個意見,怎么能給幾大公司壟斷權,在任何一個法治健全的國家是不可能的。當下的目標應該是廢止這些文件。而且經過中國成熟的立法體系,因為我們有立法法,廢止以前不當的法律的條款。

最后,國有企業要交足租稅,到年底有利潤了,必須全部交給股東,這個概念和分紅不一樣,分紅是由股東決定的,管理層到年底是要百分之百把利潤交給股東,然后由股東決定分紅多少。這是我們提出的近期的改革目標。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