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改革熱度指數 > 指數動態

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發布

時間:2023-02-10 09:38

  2月3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在京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為69.81,比上一季度下降0.4,比去年同期增長0.53。

  圖 2021年四季度多以來改革熱度指數走勢

  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的重要特點:

  1、政治、黨建領域上升。從六大領域來看,經濟領域74.76,政治領域68.67,文化領域66.44,社會領域67.33,生態領域70.53,黨建領域71.32。與上一季度相比,政治、黨建領域均有上升,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略有下降。

  2、西部地區超越中部、東北地區。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指數分別為70.78、70.03、69.21、68.04。東部地區領先,西部地區超越中部地區排名第二,東北地區最后。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西部地區連續三個季度超越中部地區。與上一季度相比,東部地區有所增長,中部、東北、西部地區下滑,東北地區指數降幅較大。

  3、京津冀地區指數位居三大城市群首位。京津冀地區指數為70.76,位居三大城市群首位;長三角城市群指數為70.63,位居第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為70.47,位列第三。與上一季度相比,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降幅較大,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城市群排名上升。

  4、獲得感明顯上升。從四大維度來看,宣傳度55.29,參與度75.60,反響度63.85,獲得感81.61。與上一季度相比,宣傳度、參與度、反響度下降,獲得感提升。

  5、重慶市首次位居省市區第一。從31個省市區的排名來看,重慶、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陜西、廣西、四川、山西、內蒙古、甘肅、海南、貴州、河北進入 TOP 15。其中,四大直轄市居前四位,熱度指數分別為重慶74.12、北京73.9、天津73.24、上海73.22。

  6、廈門市熱度指數位列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從4個直轄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10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來看,廈門、沈陽、濟南、武漢、重慶、深圳、北京、青島、天津、上海進入TOP 10。與過往季度相比,廈門熱度指數增幅較大,不僅名列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而且在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也位居第一,展現出特區新的改革活力。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改革熱度指數”課題組認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我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并重申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各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四季度政治領域、黨建領域的熱度有所提升。與此同時,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經濟社會發展遭遇一些挑戰,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領域改革熱度略有下降。隨著四季度末我國因時因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大進展,人民群眾對未來預期提高,獲得感有所上升,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營造了較好的氛圍。

  《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摘要:

  1、從領域來看,政治、黨建領域升幅高于其他領域。第四季度,經濟領域74.76,政治領域68.67,文化領域66.44,社會領域67.33,生態領域70.53,黨建領域71.32。與上一季度相比,政治、黨建領域均有上升,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領域下降,生態領域降幅較大。

  圖 2022年以來各領域改革熱度值變化情況

  2、從區域來看,東北地區降幅較大。東部、西部、中部、東北指數分別為70.78、70.03、69.21、68.04。區域熱度指數呈適當的地域特征,東部地區第一,西部地區超越中部地區名列第二,中部地區名列第三,東北地區最后。與上一季度相比,東部地區有所增長,中部、東北、西部地區均有下滑,東北地區降幅較大。

  圖 四大區域改革熱度指數

  3、從城市群來看,長三角城市群指數上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小幅下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分別為70.76,70.63,70.47。與上一季度相比,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降幅較大,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城市群排名上升。

  4、從維度來看,宣傳度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宣傳度55.29,參與度75.60,反響度63.85,獲得感81.61。與上一季度相比,獲得感提升,宣傳度、參與度、反響度均有所下降。

  5、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改革熱度指數TOP 15

  重慶74.12,北京73.9,天津73.24,上海73.22,江蘇72.73,

  福建72.33,陜西72.29,廣西70.98,四川 70.79,山西70.63,

  內蒙古70.62,甘肅 70.59,海南70.39,貴州70.38,河北70.25。

  四大直轄市在本年度(2022年)連續兩個季度進入TOP 5。自2018年第3季度改革熱度指數對外發布以來,重慶市首次位居省市區改革熱度首位。

  與上一季度相比,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江蘇省、山西省排名較上季度有所上升;廣西自治區、四川省、海南省、貴州省躋身TOP 15。

  6、31個省會城市改革熱度指數TOP 15

  沈陽75.95,濟南74.72,武漢74.54,重慶74.12,北京73.9,天津73.24,上海73.22,???2.94,南京 72.66,成都72.57,貴陽72.26,太原71.74,長春71.63,烏魯木齊71.32,昆明71.31。

  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來,太原市首次進入省會城市改革熱度TOP 15。與上一季度相比,上海市、天津市、南京市、濟南市、武漢市、重慶市排名提升;海口市、成都市、太原市、烏魯木齊市、昆明市躋身TOP 15。

  7、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改革熱度指數TOP 15

  廈門82.01,宜賓81.57,防城港80.63,鎮江 79.92,阜陽79.02,河源77,延安76.63,怒江76.26,郴州76.23,大同76.08,沈陽75.95,中山75.57,涼山 75.54,大理75.48,衢州 75.4。

  相比上一季度,廈門、防城港、鎮江、河源、怒江、郴州、沈陽四季度繼續留在TOP 15,宜賓、阜陽、延安、大同、中山、涼山、大理、衢州躋身TOP 15。

  8、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改革熱度指數

  廈門82.01,沈陽75.95,濟南74.72,武漢74.54,重慶74.12,深圳74.07,北京73.9,青島73.56,天津73.24,上海73.22,寧波73.01,南京72.66,成都72.57,長春71.63,杭州71.03,廣州70.83,西安69.89,哈爾濱67.91,大連67.87。

  自2018年第三季度改革熱度指數對外發布以來,廈門市改革熱度指數首次位居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相比上一季度,寧波、成都提升6名;深圳提升5名;天津提升3名;上海、武漢、重慶提升2名;濟南、廈門提升1名;杭州、哈爾濱排名保持不變。

  9、318個副省級以下城市改革熱度指數 TOP 15

  宜賓81.57,防城港80.63,鎮江79.92,阜陽 79.02,河源77,延安76.63,怒江76.26,郴州76.23,大同 76.08,中山75.57,涼山75.54,大理75.48,衢州75.4,安康 75.35,眉山75.24。

  相比上一季度,防城港排名上升,鎮江、怒江、郴州、眉山排名下降,河源保持不變;宜賓、阜陽、延安、大同、中山、涼山、大理、衢州、安康躋身TOP 15。

  10、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按區域改革熱度指數TOP 5

  東部地區:廈門82.01,鎮江 79.92,河源77,中山75.57,衢州75.4。

  中部地區:阜陽79.02,郴州 76.23,大同76.08,武漢74.54,忻州74.4。

  東北地區:沈陽75.95,佳木斯74,黑河72.15,長春71.63,葫蘆島71.27。

  西部地區:宜賓81.57,防城港80.63,延安76.63,怒江76.26,涼山75.54。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