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 2013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宋曉梧:如何處理好問題導向和目標模式、價值取向之間的關系

時間:2021-07-24 01:02

      我聽了一些學者的發言后有一點想法,談談找突破口的時候,如何處理好問題導向和目標模式、價值取向之間的關系。這也是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問題導向的改革路徑可能在短期內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對于中長期可能會產生新的問題。我認為問題導向的改革路徑與目標導向的改革路徑需要相互結合。問題導向大家比較贊成,在發展高層論壇上,吳敬璉老師明確提出下一步是問題導向的改革。但我們都知道,他對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很明晰的,在這個前提下,他提出以解決當前最突出的問題為改革的重點。實際工作中我感覺有時解決問題短期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行政手段,投資指標分解下達,項目指標層層下達,現在重視民生了,各類民生項目也制定行政指標,層層落實。我們一面說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一面遇到問題就設立行政指標,依靠行政手段去解決,致使政府管得越來越細,又越來越寬??墒怯袝r候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價值導向、目標模式可能是違背的,如果過分強調問題導向,我擔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有的地方的機構改革經驗,明確實行黨政合一。當前看機構重復,黨設一套管經濟的、行政設一套管經濟的,合在一起機構的確精簡了,效率提高了。短期看,或者3、5年內看,這個地方的試點效果是好的。但是,我還是堅持不贊成黨政合一的改革,因為從長遠看改革的方向肯定是黨政分開,黨要管黨,不要種別人的地,荒自己的田,黨政不應該合一。但就一地、一時看,現在解決機構重復,疊屋架床、精簡人員、提高效率,搞黨政合一還真見效果。
     問題導向的改革在短期內可能解決問題,但也可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相違背,因此,問題導向需要與價值取向和目標模式相統一。例如,現在普通工薪階層工資低,收入分配差距大,要提高農民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如果只從問題出發,不考慮價值取向和目標模式,最有效的辦法是下行政指令,明確企業工資必須提高多少。有的部門領導建議企業職工工資增長必須要和企業的效益掛鉤,必須和企業高管收入掛鉤。我們知道,國企現在也不可以用行政辦法指令企業提高工資,國企改革的起點就是擴大企業自主權,賦予企業用人和工資自主權?,F在民營企業中就業人數占了城鎮總就業人數近80%,我們能行政干預他的工資自主權嗎?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和價值取向沖突了。當然,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工資也不是雇主單方說了算,要與工會進行集體談判,我們叫集體協商,這是勞動力供求雙方集體討價還價的市場機制。改革的方向肯定要讓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讓企業有工資自主權。怎么能用行政手段要求企業效益和職工工資掛鉤,不能說企業效益提高了,工資就一定要上漲。那么企業效益下降了可以相應減少職工工資嗎?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我們企業中的工會領導人都是“副廠級”待遇的高層管理人員,在職工利益與雇主利益發生矛盾時,他們往往難以代表職工利益。此外,雇主組織的獨立性也需要加強。深層次的改革進展遲緩,這些年我們解決很多具體問題又回到行政辦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不得不重復計劃經濟下的那一套,所謂“老大難老大難,老大掛帥就不難”,黨政一把手重視就不難,一把手說今年投資增加50%,就真能完成,說增加60%,黨政工團齊動員,也能完成,但這與市場經濟背道而馳。
     選擇改革突破口,以問題為導向應該是對的,但同時應該和目標模式、價值取向相結合。什么目標模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模式,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基本經驗,要把這些結合起來。不能說短期先把某個問題解決了,而不顧及長期的市場經濟規律和目標。李克強總理最近講改革要考慮長遠,不要以近期的措施為將來改革制造障礙。這對我們思考改革的突破口和路徑是非常重要的。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