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中央關于慶祝改革開放40年號召,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精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舉辦的“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簡稱“40年40案例”)征集活動于12月27日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的“中國改革(2018)年會”上,揭曉最終名單。180多位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各級改革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發布會議。“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致敬案例”名單同時發布。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介紹,本次案例征集活動在“年度改革創新案例征集活動”基礎上,于今年7月啟動,歷時近半年,征集標準以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回顧總結40年改革開放同新時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等“4個結合”精神為指引,主要依據案例自身價值、典型意義、對今后改革的影響和引導、群眾獲得感以及社會影響力等因素。對初次征集的600余個案例,經過多輪專家評議,征求數十位各領域專家意見,梳理出28個省區市140個入圍案例,通過網絡熱度調查,各地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最終確定40個地方改革創新案例。
“40年40案例”分布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6大領域。“江陰市系統集成改革”“衢州市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唐山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安康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案例榜上有名。“40案例”有的是國家部委、各省市確定的改革試點,有的是地方對頂層設計的創新落實,多數具有可復制、推廣的價值和意義,從地方改革創新的角度反映出改革開放40年成就,尤其是進入到全面深化改革新階段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地區、各領域的改革推進速度明顯加快,范圍不斷擴大,層次不斷加深,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業大包干、北京天橋商場進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浦東開發開放引領改革開放、深圳市拍賣土地探索土地資本化、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改革開放“晉江經驗”、浙江省安吉市“兩山理論”發源地等進入“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致敬案例”名單。“致敬案例”多是時間跨度長、影響范圍大、在各個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改革經典示范案例。
在案例征集活動中,各地改革部門積極踴躍推薦案例,并借助活動宣傳改革,促進改革。在他們的宣傳引導下,數十萬干部群眾參與了入圍案例網絡熱度調查。浙江麗水、衢州、紹興,河南商丘柘城,河北廊坊、靈壽,廣東肇慶,山東菏澤單縣、濰坊,四川綿陽,云南保山,陜西延安等地都有數萬群眾參與支持。陜西省渭南市借助這次活動,配合40周年慶?;顒樱u選了本市優秀改革案例,并開展“改革案例講述會進校園進家庭”活動,營造出濃厚的改革宣傳氛圍。
河北省委改革辦張瑞海處長評價,入圍案例具有“廣泛多樣、問題導向、重在創新”等特點,都是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指導具體實踐、開創性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體現。他表示,要以此次征集活動為契機,推動河北經驗和河北案例不斷呈現,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創新的“排頭兵”。
在名單發布前召開的專家評議會議上,來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國家發改委體改研究所、農業農村部研究機構的專家對案例征集活動給予了積極評價,肯定了入圍案例的客觀性、完整性、典型性。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原司長孔涇源認為,活動從地方頂層設計、基層創新落實、改革推進方式等角度深入觀察、梳理和研究地方經驗,涵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歷程,具有研究意義和實踐意義。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劉浩評價,這次活動從地方改革創新的角度總結和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就、經驗,對推動改革落實具有參考、促進意義。
“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活動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舉辦的系列慶?;顒又弧E酥魏晟玳L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中央深改會議上強調要加強改革落實的要求,這次活動從地方改革創新的角度,總結40年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和經驗,努力在激活基層經驗、促進創新和落實、弘揚改革精神等方面產生積極作用。
附:
一、“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致敬案例”名單
二、“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名單
三、“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入圍案例”名單
一、“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致敬案例”名單(按行政區劃排序)
1 北京市天橋商場:國內第一家國有企業股份制(1984)
2 北京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1988)
3 天津市濱海新區:先行先試重大改革(1994)
4 遼寧省沈陽市:國企首次公開破產(1986)
5 上海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984)
6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開發開放引領改革開放(1990)
7 浙江省安吉市:“兩山理論”發源地(2005)
8 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市(2011)
9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業大包干拉開我國改革開放序幕(1978)
10 福建省石獅市:探索“小政府大社會”(1988)
11 福建省晉江市:改革開放晉江經驗(2002)
12福建省永安市:率先進行林業改革示范區(2009)
13 山東省諸城市:放活國有小企業(1992)
14 湖北省武漢市:開放小商品市場(1979)
15 廣東省深圳市:土地拍賣探索土地資本化(1987)
16 廣東省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新特區”(2009)
17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機構改革“先行先試”的探路者(2009)
18 四川省廣漢市:廣漢首撤“社”建“鄉”(1980)
19 四川省成都市: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2007)
20 貴州省湄潭縣:農村綜合改革試驗探索(2011)
二、“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名單(按行政區劃排序)
1 北京市密云區:構建新型財政資金監管體系(2010)
2 河北省威縣:全省第一個縣級綜合改革試點(2014)
3 河北省巨鹿縣:“醫養結合”特色鮮明的醫改新樣本(2017)
4 河北省靈壽縣:探索破解基層黨建難題新路徑(2017)
5 河北省唐山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2018)
6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開創改革開放新模式(1992)
7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探索“五位一體”農田水利設施管理和運行新模式(2013)
8 江蘇省江陰市:縣域集成改革走在全國前列(2017)
9 浙江省瑞安市:“三位一體”農協模式(2006)
10 浙江省紹興市:深化工業“畝均論英雄”改革實踐(2006)
11 浙江省象山縣: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2010)
12 浙江省衢州市:打造中國基層治理最優城市(2017)
13 浙江省麗水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麗水樣板”(2018)
14 安徽省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在陽光下運行”探索(2006)
15 安徽省黃山市:新安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2007)
16 安徽省蒙城縣:“一戶一塊田”創新實踐推動農村改革(2010)
17 江西省井岡山市:以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推進精準脫貧(2016)
18 江西省分宜縣:縣級融媒體改革(2018)
19 山東省平度市: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平度探索(2015)
20 山東省淄博市: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落實體系的淄博實踐(2016)
21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探索建立棚戶區改造工作新機制(2017)
22 河南省蘭考縣: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2016)
23 河南省濮陽市:農村改革全面探索創新(2017)
24 河南省洛陽市:大力實施“四河同治、三渠聯動”,創新落實河長制(2018)
25 湖北省鄂州市:建立系統化生態價值體系創新生態文明改革(2016)
26 湖南省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2007)
27 湖南省長沙市:改革過程管理的首次系統實踐(2015)
28 湖南省岳陽市:整治農村“空心房” 探索土地集約節約改革新模式(2017)
29 湖南省郴州市:“1+X”監督執紀形式成紀檢工作新經驗(2018)
30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城央濕地建設與經濟互動發展探索新路(2012)
31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區塊鏈+共享社區”創新社會治理(2017)
32 廣東省肇慶市:“數字政府”綜合改革提升營商環境水平(2018)
33 廣西田東縣:金融扶貧“田東模式”(2017)
34 重慶市:地票制度創新土地產權改革
35 四川省內江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探索(2014)
36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脫貧探索實踐(2013)
37 陜西省寶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2008)
38 陜西省渭南市:“十項工作機制”推動改革落地見效(2016)
39 陜西省安康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新實踐安康樣本(2013)
40 甘肅省慶陽市:全面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2017)
三、“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入圍案例”名單(按行政區劃排序)
1 北京市大興區:“鎮級統籌”創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2016)
2 北京市“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18)
3 天津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2009)
4 河北?。洪_創國有企業并購先河(1984)
5 河北省保定市: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探索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5)
6 河北省廊坊市:“智慧醫保”改革探索實踐激發內生動力(2016)
7 河北省雄安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全國樣板(2017)
8 河北省遷安市: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推動鄉村振興(2017)
9 山西省探索推進礦產資源有償使用(2004)
10 山西?。簢屹Y源型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0)
11 遼寧省沈北新區: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2011)
12 遼寧省海城市:國家農村改革試點任務最多縣(區)(2014)
13 遼寧省盤錦市: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2015)
14 吉林省長春市:深化政務服務綜合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16)
15 黑龍江省克山縣:探索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 (2011)
16 中國一重:打造國企改革促轉型典型樣本(2016)
17 上海市:試行“待業保險”制度(1986)
18 上海市:率先啟動“九四專項”探索“自借自還”利用外資推進城市建設(1986)
19 江蘇?。禾K南模式發展鄉鎮企業實現非農化發展(1980年代初)
20 江蘇省徐州市:探索農村文化振興“馬莊樣本”(1988)
21 江蘇省鎮江市:完善醫保制度的改革探索(1995)
22 江蘇?。焊刹靠己梭w系不再GDP掛帥(2005)
23 江蘇省海門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海門模式”(2011)
24 江蘇省南通市:建設陸海試驗區(2013)
25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不見面審批”政務服務被中央推廣(2014)
26 江蘇高投: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2014)
27 浙江省率先推進國有企業分配制度改革(1981)
28 浙江省擴權強縣改革(1992)
29 浙江省嘉興市改革戶籍制度(2003)
30 浙江省寧海縣涉農資金整合改革(2014)
31 浙江省永嘉縣:中國農村改革源頭地之一(2015)
32 安徽省蕪湖市: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1999)
33 安徽省宿州市: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宿州市創新農業經營組織體系的成功實踐(2011)
34 安徽省淮北市: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2017)
35 福建省平潭綜合試驗區:兩岸交流合作體制機制改革創新(2011)
36 福建省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2011)
37 福建省泉州市: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金改新路徑探索(2012)
38 福建省三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2)
39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模式(2012)
40 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宅基地改革走在全國前列(2015)
41 江西省靖安縣: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017)
42 山東省單縣:開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改革(1990)
43 山東省青島市:三層次國有資產管理體制(1994)
44 山東省濟南市:以“實在實干實績”為用人導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015)
45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社會民生體制改革臨淄實踐
46 河南省柘城縣:積極探索法院執行機制改革(2016)
47 河南省許昌市:促進民間投資探索(2016)
48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試點(1981)
49 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引領科技自主創新(1988)
50 湖北省武漢市建立企業產權交易所(1988)
51 湖北武漢城市圈: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探索(2007)
52 湖北省公安縣:創建“三個合作社”激活農村要素市場的探索(2017)
53 中南傳媒: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南傳媒模式”(2005)
54 廣東省廣州市:住房改革先行探路(1979)
55 廣東省深圳市: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1980)
56 廣東省深圳市國資管理體制改革(1987)
57 廣東省“騰籠換鳥”率先實施產業轉移轉型(2008)
58 廣東省汕頭市:華僑試驗區帶來開放新活力(2014)
59 廣西宜州市:中國第一個村委會發源地(1980)
60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同城化改革向縱深推進(2006)
61 廣西東興市:沿邊試驗區(2012)
62 廣西柳州市:新型城鎮化探索“柳州模式”(2014)
63 海南?。?quot;洋浦模式"探索開放新政策(1988)
64 海南?。航ㄔO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2018)
65 重慶市巫溪縣:探索基層社會管理創新(2011)
66 重慶市永川區:“鄉賢評理堂”成鄉村善治新實踐(2017)
67 四川省銀行“事業”改“企業”的試驗(1980)
68 長虹全面改革創新實現轉型發展“華麗轉身”(2017)
69 四川省遂寧市:海綿城市建設的“遂寧樣本”(2017)
70 四川省綿陽市:率先開啟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新模式”(2018)
71 貴州省畢節市: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改革探索(1988)
72 貴州省貴陽市:探索城市“三變”改革,構建公平共享格局(2017)
73 云南省個舊市:“七個建設”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2011)
74 云南省保山市:中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改革(2013)
75 云南省普洱市:探索司法體制改革新路徑(2014)
76 云南省昆明市:依托改革推進滇池治理取得新成效(2016)
77 陜西省西安市:探索統籌科技資源的新模式的“科技大市場”(2012)
78 陜西省延安市:“兩說一聯”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成效顯著(2016)
79 甘肅省蘭州市:大氣污染治理“蘭州經驗”(2012)
80 新疆布爾津縣: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和旅游目的地建設(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