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萃嵐:全面深化改革應著力破除“五大恐懼癥”

時間:2021-07-24 01:22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繪制了“五位一體”全景式改革的藍圖,讓人民群眾充滿希望和期待。然而,“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會遇到思想觀念的障礙、利益固化的藩籬?!币虼?,必須繼續解放思想,克服部門利益掣肘和思想障礙,方能乘風破浪,砥礪前行。以筆者之見,具體來說,應破除“五大思想障礙”,也是“五大恐懼癥”:

 

  一是“權力群體害怕革自己的命”,不思改革。目前,改革已經瀕臨深水區,重點應是擴大民主、簡政放權、還權于民,但要官員革自己的命似乎很難。早在改革初期,小平同志就提出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但一直以來,這個問題并未得到很好解決,甚至頗有變本加厲、愈演愈烈之勢,以致形成“行政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法制化”的局面,附著在某些權力上的既得利益正在通過各種“合法的方式”得到鞏固。一些部門和官員,對權力愛不釋手,怕既得利益受損,對改革態度消極,裹足不前。

 

  二是“先富群體害怕減自己的利”,不愿改革。“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中國改革的重要策略與突破口,先富階層捷足先登,是這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許多地產大亨、商業巨頭就是他們的突出代表。但他們在撈得第一桶金、賺得盆溢缽滿之后,就想維持現狀,害怕深化改革會觸動他們的“奶酪”,幻想把“權宜之計”當做“不變之策”。他們恰恰忘記了小平同志一再明確提出的“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先富”則是達到“共同富?!钡慕輳健.敯咽侄萎敵赡康臅r候,必然偏離改革的方向。

 

  三是“壟斷群體害怕破自己的壟”,不想改革。改革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放開搞活,但應循序漸進,不可能“齊步走”,在一段時間內,對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事關國計民生的行業,實行“特殊壟斷”是必要的。但到了一定階段如果不加改變,就會抑制經濟發展的活力?,F在,國企壟斷的弊端顯而易見,由于一股獨大,導致行業暴利野馬脫韁,難以駕馭,其經濟收入與其它行業相比,差距甚大,助推了社會分配不公。一直以來,對“國企破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社會各界呼聲強烈。但壟斷群體似乎不為所動,“抱著葫蘆不開瓢”。

 

  四是“勞動群體害怕失自己的位”,擔心改革。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后,總體上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也難免發生失誤和偏差,導致勞動群體在一定程度上主人翁地位弱化。如“教育產業化”,導致教育收費膨脹,老百姓出現“上學難”;“醫療市場化”,導致百姓看病難、看病貴;“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導致國企職工下崗失業;國企改制倡導“經營者持大股”,加劇分配不公;地方政府炒賣土地,強行拆遷,造成平民百姓“權利貧困”,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導致勞動群體利益受損??v觀以往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總是習慣拿老百姓的“飯碗”說事,沒有打爛領導者的“鐵飯碗”,卻砸碎了勞動者的“泥飯碗”。

 

  五是“邊緣群體害怕增自己的痛”,恐懼改革。在社會變革過程還催生一些“邊緣群體”,由于他們所處位置的邊緣性,在社會建設中極易被忽視,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其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生活質量、權益保障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如“農民工”,他們許多人離鄉背井,到城市打工,已經不再是農民,可他們的地位在城市又沒有得到確認;許多城市近郊農民,由于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征收、征用,他們成為無地耕種、無工可務、沒有保障的“三無”農民;還有隱性失業人員,在中小城市,許多國有企業職工已經下崗多年,卻仍然保留著國有企業職工身份,不能享受國家對失業人員的優惠政策等等,他們害怕進一步改革加劇自己的痛。

 

  古人云,“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彼自捳f,“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要想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以上“五大思想障礙”。特別是要克服來自體制內的阻力,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方能達到預期目的。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