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

時間:2021-07-24 01:19

第十四屆中國改革論壇在京召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指出,以重點改革帶動全局整體突破,形成了改革的累積效應。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的良好態勢,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改革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致辭中指出,以重點改革帶動全局整體突破,形成了改革的累積效應。

 

    第十四屆中國改革論壇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聚焦改革,直面挑戰:結構性改革的進展與前瞻”。會議開幕式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會長宋曉梧主持。

 

    在致辭中,連維良首先代表國家發改委對論壇召開表示祝賀。他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已經在穩步推進,政府部門“放、管、服”向縱深發展,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改革試點的先行示范作用進一步發揮,改革對經濟社會的動力作用進一步顯現。

 

    連維良回顧一年來的體制改革工作,指出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為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以重點改革帶動全局整體突破,形成了改革的累積效應,更加注重從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中尋找改革的切入點,不斷加強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為順利推進改革創造良好氛圍。他充分肯定中國體改研究會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并對其進一步做出改革貢獻提出期待。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名譽會長高尚全在致辭中指出,國有資產流動不等于流失,而且只有在流動中才能使企業保值增值、做強做優做大,也只有在流動中才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國有資產不能流失,是改革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和方針。但是,不能一說流動就怕流失,就怕問責,所以寧可不流動、不作為。應該明確,只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減少行政干預,采取第三方評估,加強監管,是可以避免或者把流失減少到最少程度。

 

    高尚全說,國有資產不流動,使之固化起來,不符合市場規律,其損失是難以估算的。他還對如何處理好地方黨委地區性和企業跨越性的關系,如何處理好企業黨委、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在致辭中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通過深化改革培育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既有國際因素、周期性因素,也有供求結構性失衡的因素,而供給側的最大問題,正是制度供給不足,束縛了實體經濟的創新動力,導致全要素生產率和潛在增長率不斷降低。為了保持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改革為根本手段,清除不利于生產要素供給和合理配置的體制障礙,實現新的動能轉換,培育新的可持續的增長動能。

    彭森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堅持市場化的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長期工作重點是通過深化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給。

 

    出席論壇的嘉賓還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鄭新立,重慶市人大副主任楊慶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阿里巴巴中國研究院副院長高紅冰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代表、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和媒體人士共200多人參加本次論壇。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