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改革論壇”于2019年12月7日在北京舉辦。發展改革委開放司司長肖渭明出席并介紹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有關進展情況。
肖渭明表示,六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截至11月底,我國已與五大洲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文件199份,簽署的范圍涵蓋聯合國193個成員國的71%和我國180個建交國中的76%。聯合國20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以及其他區域組織都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納入到文件。
肖渭明也指出,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一帶一路”建設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第一,世界經濟重心東升西降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第二,國際政治多極化重組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第三,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他特別指出,美西方國家在科技領域仍然處于領先優勢,利用科技手段壓制我國發展,阻止“一帶一路”建設的行為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第四,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但軟實力和國家話語權西強東弱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也對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造成了隱性障礙。第五,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機遇、新挑戰。
肖渭明提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第一,要在政策溝通上下功夫,不斷擘畫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軟聯通。第二,要在設施聯通上下功夫,切實提高國家間的通達水平。第三,要在貿易暢通上下功夫,有效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第四,要在資金融通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要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繼續發揮共建“一帶一路”專項貸款、絲路基金、各項專項投資基金的作用,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第五,要在民心相通上下功夫,全面推動不同文明互學互鑒與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