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學者觀點 > 本會研究員專欄 > 趙艾

趙艾:共建“一帶一路”與農業國際合作

時間:2021-07-24 01:18

農業國際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耙粠б宦贰背h提出6年多來,農業國際合作取得明顯成效。合作機制更加成熟,經貿往來更加緊密,科技交流更加深入。實踐證明,“一帶一路”農業合作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各方利益,具有廣闊的前景。下面講幾點意見。

一、“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著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提出到現在,僅僅6年多時間,已取得舉世矚目的進展和成效。

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東部非洲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有了首個區域經濟特區-中白工業園和轎車制造業。哈薩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東南亞因雅萬高鐵建設第一次有了高鐵,中泰鐵路建設將有力拉動泰國發展。老撾因中老鐵路結束了“陸鎖國”歷史,實現了“陸聯國”夢想??夏醽喢蓛辱F路建成通車后已拉動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為當地累計提供5萬個就業崗位,內馬鐵路前不久也建成通車。埃塞俄比亞與吉布提的亞吉鐵路成為東非首條電氣化鐵路。烏茲別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長達19公里,是中亞最長隧道,僅用900天時間即打通,解決了該國1000多萬老百姓去首都要繞道別國(塔吉克斯坦)的尷尬狀況。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由合作前的第93位上升到第36位,已超過德國漢堡港成為歐洲第三大港口,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3萬個。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特別瓜達爾港建設進展順利,已投產運營的7個能源項目,總裝機340萬千瓦,可滿足860萬戶家庭用電需求。柬埔寨目前70-80%的電力由中資企業運營的項目供給,中國對柬援助和投資為柬創造至少80萬個就業崗位。此類可圈可點的案例還有許多。中歐班列開行累計將超過2萬列。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了7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了1000億美元,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超過了47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的合同額超過了7000億美元。政策性金融貸款余額支持超過2500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保額超過7000億美元。

“一帶一路”農業合作也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凝聚了農業合作共識,發布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愿景與行動》,制定了支持農業對外合作的意見和系列規劃,與8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農漁業合作的文件。二是農產品貿易顯著增長,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農產品貿易總額超過了770億美元,較之于五年前增長了17.8%。三是農業投資合作領域大幅拓展,我國在“一帶一路”參與國開展農業投資合作的項目已經超過了650個,投資存量達到94.4億美元,較五年前增長了70%,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糧食、經作、畜牧、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服務了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四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中資農業企業在東道國當地興建公益設施,累計雇傭參與國的員工超過了10萬余人,為當地貢獻了大量的稅收和外匯。五是增進了民心相通,我國農業技術合作、高級專家派出、農技培訓推廣等項目受到“一帶一路”參與國普遍歡迎,贏得了民心和政治互信。

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早期收獲,已經使參與各國尤其沿線發展中國家都實實在在受益?!耙粠б宦贰睘槭澜缃洕鲩L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格局的革新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新貢獻?!耙粠б宦贰币殉蔀橹袊蚴澜缣峁┑淖钍軞g迎的公共產品,成為各參與方共同繁榮發展的機遇之路。正如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也正因此,目前,已有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197份政府間合作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已數次寫入聯合國等重要國際機制成果文件。

二、“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前景廣闊

以2019年4月在北京成功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標志,共建“一帶一路”由過去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入了精謹細膩“工筆畫”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所謂“工筆畫”的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由各方平等協商、責任共擔、共同受益;主張開放、廉潔、綠色發展理念,反對保護主義;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積極對接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之路。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畫好“工筆畫”,為農業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廣闊發展空間。農業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中可以大有作為。

一是在加強政策溝通上大有作為。完善沿線國家間多層次農業政策對話機制,探索建立沿線國家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三位一體”的政策對話平臺,就農業發展戰略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農業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在強化科技交流合作上大有作為。多渠道加強沿線國家間知識分享、技術轉移、信息溝通和人員交流。結合各國需求并綜合考慮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總體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園區,開展動植物疫病疫情防控、種質資源交換、共同研發和成果示范,促進品種、技術和產品合作交流。共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技術咨詢服務體系、高端智庫和培訓基地,推動區域農業物聯網技術發展,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綜合發展能力。

三是在優化農產品貿易合作上大有作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通道,合作開展運輸、倉儲等農產品貿易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擴大貿易規模,拓展貿易范圍。建設多元穩定的“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渠道,發展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檢驗檢疫合作交流,共建安全、高效、便捷的進出境農產品檢驗檢疫監管措施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共同規范市場行為,提高沿線國家動植物安全衛生水平。

四是在拓展農業投資合作上大有作為。發揮沿線國家農業比較優勢,充分利用相關國際金融機構合作機制與渠道,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加工、儲運、流通等全產業鏈環節投資,推進關鍵項目落地。提升沿線國家間企業跨國合作水平,采取多種方式提升企業跨國投資能力和水平,促進沿線國家涉農企業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推動沿線國家之間開展農業雙向投資,中國歡迎各國企業來華開展農業領域投資,鼓勵本國企業參與沿線國家農業發展進程,幫助所在國發展農業、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履行社會責任。

五是在共建境外農業合作園區上大有作為。推動沿線國家企業合作共建農業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和平臺帶動效應,降低農業合作成本,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農業合作園區建設和運營,圍繞種植、養殖、深加工、農產品物流等領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業產業鏈條,為實現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互聯互通提供支撐。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意愿和基礎條件,共建一批農業合作示范區,構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新載體和新樣板。

六是在加強能力建設與民間交流上大有作為。加強以農民為主體的能力建設和民間交流,共同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以及農民組織化水平,增進沿線國家間交流互信。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共建跨國經營管理人員培訓基地,培養復合型跨國經營管理人才。

三、以開放為引領推動“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走深走實

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全面開放。2019年1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第二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釋放出進一步加快開放步伐的積極信號。這些舉措必將強有力地推動“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

一要進一步積極主動融入農業全球化發展進程?!耙粠б宦贰毖鼐€一直是中國開展農業國際合作的重點區域,許多省區利用山水相連、文化相通等優勢,要繼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富有成效的互利合作。中國西部省區立足旱作農業與中亞國家開展糧食、畜牧、棉花等領域合作,北部省區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開展糧食、蔬菜等種植合作,南部省區立足熱帶農業,與東南亞、南亞國家開展糧食、熱帶經濟作物等種植合作。通過援建農業技術示范中心、派遣農業技術專家、培訓農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等方式,積極幫助“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業生產和安全衛生保障能力,保障世界糧食安全,解決饑餓與貧困。

二要強化多邊合作機制。深化與國際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洲合作對話、阿拉伯國家聯盟、中國—東盟、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現有涉農多邊機制,深化與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國際植物保護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等交流合作,加強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合作,探索利用全球及區域開發性金融機構創新農業國際合作的金融服務模式,積極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競爭、互利共贏的農業國際合作環境。

三要發揮重大會議論壇平臺作用。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10+3”糧食安全圓桌會議、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南亞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中東歐經貿論壇、中國—中東歐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博覽會等重大會議論壇平臺,加強“一帶一路”農業合作交流。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框架下,逐步建立“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對話機制、農業規劃研究交流平臺,依托“一帶一路”網站建立農業資源、產業、技術、政策等信息共享平臺。

四要重視并推動電子農業和智慧農業發展。電子農業、智慧農業不僅僅是電子商務,還包括提供信息,以更好地開展防控動植物疫病、生產技術質量標準和專業的咨詢服務,以及獲得金融服務甚至是管理培訓,提高農產品品牌價值等。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倡議,也是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愿望。中國愿與沿線國家一道,在既有的多雙邊合作機制框架下,兼顧各方利益,尊重各方訴求,相向而行,攜手推動“一帶一路”農業合作邁向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共同為提高全球糧食安全與營養水平,推進全球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根據作者在2019年1129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第11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的主題演講整理)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