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王戰:當前中國經濟穩定向上的趨勢在延續

時間:2021-07-24 01:17

世界經濟形勢和中國經濟發展,會是一個怎樣的趨勢?我想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情況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去年上半年,我們判斷世界經濟存在五個不確定性,其中影響世界經濟最大的變量是美元加息因素,今年這個因素依然存在,但是預期已經釋放了,相信沖擊會比去年小些。

 

    中國經濟是個什么情況,這也是大家都關注的。我們都知道,中國存在經濟下行的壓力。當然,如果從中國經濟自身來看,能夠從2008年到現在一直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從世界經濟大背景來看,中國經濟下行對世界經濟是一個很大的變量。

 

    美元加息和中國經濟下行,這兩個因素是影響世界經濟的兩個決定性變量。

 

    世界經濟第三個值得關注的情況,就是各個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分化。這很明顯體現在金磚五國上。比如,中國和印度依然保持比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但俄羅斯和巴西就差了很多。我們注意到,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分化特征,越來越明顯。

 

    四是全球治理還沒有普遍的共識,直到2016年9月份杭州G20峰會上才形成了杭州共識,杭州共識已經從原來的量化寬松,轉向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五是影響世界經濟的變量中,還有一個個“黑天鵝”事件。一般我們說“黑天鵝”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以前我們擔心的“黑天鵝”事件,是在某些國家是不是會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問題?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的一系列“黑天鵝”事件,是地緣政治沖突,比如烏克蘭事件以后,敘利亞問題和之后難民問題等。而且“黑天鵝”事件正在逐步由這些地緣政治沖突的小國家,開始延伸到了發達國家本身,比如在歐洲有了英國脫歐,在美國有了特朗普上臺,這些都說明2008年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的長期低迷,造成了國際關系的緊張,由此醞釀出諸如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思潮的高漲。

 

    不過,我們也看到了世界經濟的一些新變化。首先,世界經濟還是朝著微弱復蘇的方向行走。歐洲的經濟比2015年已經有了復蘇,新興市場化國家的經濟也開始逐步好轉。在中國周邊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中有11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在6%以上。估計,世界經濟2017年會繼續沿著弱復蘇的方向行進。在弱復蘇中,世界各國總體上的就業情況也在好轉,這些都使我們對2017年的經濟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下面我要講到中國。中國在2016年的增長速度在前三個季度都是6.7%,第四季度是6.8%。從中國學者來看,認為2016年我們的經濟開始穩定了,從20171、2月份的增長速度來看,我們的發電量增加了6%稍多,鐵路運輸量增加16%以上,因此到目前為止中國經濟穩定向上的趨勢,應該說還是在延續。

 

    不能不提到的是,“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有三年多時間,三年的進展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很多重大項目都已經開工建設。我最近到了柬埔寨、菲律賓和老撾,看到了很多開發區,比如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入駐的企業很多,有109家,其中包括法國、我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的企業。

 

    更重要的一條是,中國杭州G20達成的杭州共識,可以說是這輪結構性危機如何治理的轉折點。我們今年也非常希望在德國召開的G20峰會能夠繼續延續這個良好勢頭,推動世界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推進結構性改革。

 

    當然,問題也不是沒有。所以我是謹慎的樂觀。問題在哪里?下面提到的這些,值得我們做深入的思考,甚至要在理論上想辦法突破的。

 

    第一個,是量化寬松政策無力扭轉世界經濟頹勢。量化寬松與經濟低速增長成為悖論,這兩者是相反的。

 

    第二個,是低利率與低投資并存困局。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低利率和低投資悖論,這兩者也是相反的。

 

    第三個,全球債務占GDP比重進一步加大,出現了高債務與低需求、低貿易增長的悖論。這兩者也是相反的,和傳統經濟學上的解釋不一樣。

 

    第四個,全球FDI放緩凸顯投資動力不足,出現了要素流動受阻與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悖論。按理說如果量化寬松以后,FDI應該是放大的,現在反而放緩,投資動力明顯不足。

 

    第五個,是產能過剩與需求萎縮的矛盾加劇,出現了滯脹與潛在通脹悖論。

 

    第六個,是全球貿易增速持續低于經濟增速。很多年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貿易的增長速度低于經濟增速度,出現了貿易增長的引擎作用與低增長、低貿易的悖論。世界戰后國際貿易一直是起到了引擎作用,但是現在這個作用消失了。

 

    此外,世界經濟受到英國脫歐、美國大選引發的不確定性,以及難民危機持續發酵地緣政治問題,包括民粹主義興起導致全球化進程受挫,美元加息加劇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投資貿易規則碎片化,從多邊走向雙邊,將帶來新的貿易保護主義等,這些都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和新矛盾。

 

    如何解決上述這些問題、難題和困惑?我談四點看法。第一,前面講的七個問題,我們在理論上怎么認識?我個人認為這與信息技術革命以后金融工程的過度發展有關系。2008年以來的結構性危機,不僅僅是工業產品的過剩,同時還是金融產品的過剩,很多金融產品脫離了實體經濟,脫離了貿易。如果這樣想,可能我們可以解釋前面七個悖論,當然這僅僅是沒有經過充分論證的觀點,需要學者們進一步做出詮釋。

 

    第二,在短期世界經濟謹慎樂觀、向好、且弱復蘇的背景下,一個最大的“黑天鵝”——美國新總統怎么來處理當前的世界經濟與美國經濟,是需要我們高度關注的。從最近中美關系的互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2017年中美關系能夠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和歐洲關系整體上也是比較好的,如果能夠把中美、中歐經貿關系處理好,特朗普不準備打貿易戰或者不打大的貿易戰,2017年世界經濟還是能夠保持比較好的發展勢頭,所以在短期對策中,我認為處理好中美經貿關系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第三,德國現在籌備G20峰會,財長會議已經召開,我們希望德國G20峰會能夠繼續延續杭州共識,使世界主要大國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結構性改革,中國會繼續堅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四,今年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決心是很大的,今年將召開黨的十九大,中央政府會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化解各種經濟風險,同時會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更大的努力。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