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0日,我會名譽會長高尚全出席了由深圳大學主辦的“2010中國經濟特區論壇:紀念中國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并作了題為《繼續發揮特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的主題演講。6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香港、海南、福建、廣東等省市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及深圳大學400多名師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演講全文:
繼續發揮特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
的示范帶頭作用
高尚全
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經濟特區已經走過了30 年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窗口、排頭兵和示范區的作用,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特區30年來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思想上大解放,經濟上大發展,面貌上大變化。在特區成立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再出發,總結特區30年來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確未來特區的發展方向,對再創特區新輝煌具有重要意義。廣東經濟特區要當好排頭兵,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勇于創新,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第一,要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走在前列。
回顧30年特區成長的過程,我們在要不要建立特區,怎樣建立特區,特區要不要“特”,這些問題上經歷過風風雨雨。特區所以有今天,所以取得輝煌的成績,來之不易。有人曾經把建立特區比作解放前的租界。有人認為是賣國行為。曾經有個老同志到深圳一看,就流眼淚說,沒想到特區一夜變成資本主義了。特區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成長發展起來的。我們應當珍惜這一段歷史。小平同志非常堅決、堅持要把特區辦下去,堅定不移地要辦好特區。
馬克思主義要在實踐當中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和歷程還沒有走完,還要繼續探索、深化和發展,這是大家知道的道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尤其是社會主義到底為了什么,我們的認識需要進一步深化。我們過去很簡單的教條的理解,社會主義就是計劃經濟,資本主義就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就是公有制,社會主義就是國有化。我們的鄰國,到現在還不能養牛,因為牛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必須實行生產資料公有。這種社會主義到底是什么?不能為主義而主義,社會主義離開了人民這樣一個主體,不是為了人民的福祉,社會主義還有什么生命力。
我曾經說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可以說是人民社會主義。200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召開了高級顧問會議,討論一個主題:深圳怎么樣充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示范區。在討論當中有一位顧問提出,深圳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示范區,要作為一個樣板,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會議進入冷場,大家希望我講一下。我在會上講了四點:第一,以民為本,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市場經濟,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運行的基礎,過去我們搞計劃經濟;第三,共同富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第四,民主政治,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馬洪同志會后找我,他說:你講的很好,你有沒有材料?我說沒有材料,即興講的,他說你把材料整理整理。他建議除了以上四條外,再加一條,就是中華文化。我后來接受了他的意見,我加了一條:中華文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這五條當然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我講的人民社會主義有兩個特定的含義:第一要堅持以人為本,改革發展是為了人民,改革發展是要依靠人民,改革發展的成果要人民分享。第二,要堅持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政府是創造環境的主體。我們過去計劃經濟是把兩個主體錯位了,政府作為創造財富的主體,把納稅人的錢集中在政府手里,政府再投入到各行各業,這樣創造財富能行嗎?財富的源泉怎么能涌流出來?所以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把人民作為創造財富的主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可以說人民社會主義。人民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屬于人民。
第二,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低碳經濟方面走在前列。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和重大舉措,刻不容緩。低碳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低碳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推進復蘇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共識。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到2020年單位國民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我認為,這是一個倒逼機制。利用這個倒逼機制加快改革開放、加快發展,必須進行全方位的改革。這不僅涉及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領域,而且涉及到人們的思想,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政府在發展低碳經濟中加快職能轉變,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推動者、政策提供者和監督者。
不久前廣東省委專門召開會議,討論怎么樣落實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結構的會議精神,汪洋書記有個比喻很好。他說,主角是企業,政府要做好服務,做好導演而不是主角,導演要提供舞臺、燈光、舞美。要把減少排放作為約束性指標加以考核。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科學的業績評估和考核體系。
深圳要建立探索科學發展模式的試驗區、深化改革的先行區,應當把“低碳城市”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種新思路。首先,要改革干部考核體系,改變過去以GDP論英雄,今后應把改善民生和保護環境應作為干部的主要考核內容。其次,要通過制度創新和立法,發揮稅收政策對低碳經濟的引導作用,比如可以爭取以地方稅的形式試點開征碳稅,建立低碳基金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支持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最后,要理順政府、市場、企業和社會公眾之間的關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依靠全社會的公眾參與來發展低碳經濟,倡導養成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的意識和習慣,形成全社會的共識。逐步轉變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建立低碳社會。
第三,要在鼓勵創業創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繼續走在前列。
去年11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表彰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會議上提出:技術創新的65%、專利的75%、新產品的80%由民營企業來實現的。我看了這個數字,引起了我的思考,為什么65%、75%、80%是由民營企業來實現?為什么我們共和國的長子占的比例不多?這里有個體制機制問題,因為國有企業負責人的任期是有限的,在任期內先要完成任期內目標,把政績突出出來,至于研發新產品這方面是比較長期的,這樣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矛盾就突出出來了。因為研發新產品要八年甚至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任期只有五年,研發就不放在主要地位。而民營企業不同,就解決了任期這個問題,這方面它占了優勢。我在參與十五大報告起草中,聽說對深圳華為公司有爭論,有的人給中央寫了材料,認為華為不是搞社會主義。我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專門來深圳做了調研,那時候市委書記厲有為也感興趣,陪我一道去。我倆一道去調查后發現,華為的員工素質較高,企業通過員工入股,使企業員工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捆綁在一起,有了這種機制,產生了內在動力,促進了企業飛躍發展。這怎么是資本主義呢。后來十五大寫上一句:“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是一種新型的集體經濟”,這個爭論就解決了。實踐證明,華為發展非常好,現在專利是39000多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15億美元,占了全球通訊市場份額的20%,是全球第二大移動通訊設備的供應商,成為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跨入了世界500強。我國現在有好幾個企業進了世界500強,都是大型國有企業,國家大量投入,而華為國家一分錢沒投入,就進入世界500強,而且解決了七萬多人的就業。
我一直主張“三創”精神,創業、創新、創牌。創業是基礎,創新是關鍵,創牌是目標。企業都有了“三創”精神才能迅速成長起來的。像華為這樣的企業發展很快,它有發展的內在動力、內生動力。我3月份在參加中國高層發展論壇聽到麥肯錫公司老板的發言,他認為創新來源于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必須為創業者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建議放松對中小企業的管制。他說在新加坡注冊一個公司需要5天時間,在我國武漢需要36天。在韓國45%的商業貸款用于中小企業,而中國僅有22%。說明我們在發展中小企業,鼓勵老百姓創業創新,政府怎么樣支持?我想深圳已經有很好的基礎,在創新、創業、創牌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在實現公平正義上走在前列。
溫總理在3月14日“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我們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根本目的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要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笨偫淼闹v話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應。我們在推進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中,多次提出社會的公平正義。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構建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全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卞\濤同志強調指出,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地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地處理,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切實地維護和實現。我們考察一下歷史,古希臘的思想家亞歷士多得,把公平正義分成為分配的公平正義和校正的公平正義。分配的公平正義就涉及到財產、榮譽、權力等有價值的東西,對相同的人給予相同的對待,就是公平正義。校正的公平正義涉及到被侵害者的財產、榮譽和權力的多少,不管誰是傷害者,誰是受害者,使受害者從傷害者哪里得到補償,這就是公平正義?,F在我們為什么要強調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們出現了收入差距過大,分配不公,影響社會的穩定?;嵯禂狄呀洺^了警界線,目前已經達到0.46,城鄉之間2009年居民收入差距是3.33,最富裕的地區和最窮的地區之間2.68倍,行業之間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體之間,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體相差23倍,而且這種差距的擴大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收入差距擴大不僅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需求的萎縮。
怎么樣實現公平正義,關鍵還是要靠改革。一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廣東省非常重視,要我們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專門搞了課題,并舉行了研討會,討論怎么樣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國要實現公平正義的發展,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重大的決策。逐步縮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使全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二是要搞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這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調整初次分配的結構,規范初次分配的秩序,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央已經重視這個問題,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實現。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義,建設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再分配要重點關注困難群體,著力解決困難群體的困難,為困難群體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再分配要處理好公平效率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調動兩個積極性,一個是市場的積極性,以效率為基礎;一個是政府的積極性,以公平為基礎。市場要講究效率,也要強調公平競爭;政府要強調公平,也要提高效率。一個有效地更好地創造財富,一個更好地實現公平,使兩者互相促進,使公平和效率有機地結合起來。三是要加快建立公平正義的體制基礎,包括經濟體制、社會體制、分配體制和政治體制等這些方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