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障礙與供給: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問題研究
作者:《中國改革與發展報告》專家組編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1月
頁數:611
開本:32開
定價:28元
內容摘要
20多年來我國經濟改革最為深刻的方面是多元化所有制的形成。在整個所有制結構變化和演進過程中,對于加速經濟市場化改革最具決定性意義的是非國有經濟的成長。 然而,由于非國有經濟主要是在傳統全制的“外圍”或薄弱環節成長起來,當其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如果傳統體制的核心部分的改革不能取得實質性突破,必然對非國有經濟的體制濟的進一步發展構成制約和阻礙。 本書對非國有經濟的地位與作用進行深入分析,提示非國有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體制性障礙,探討進一步發展非國有經濟的體制環境,并對非國有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做了描述和展望。
[目錄]
導論:浙江經驗的啟示
第一章 增長的奇跡
第二章 溫州模式
……
產權結構篇
第五章 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產權結構
第六章 我國人體、私營經濟的產權結構
……
市場準入篇
第十章 非國有經濟市場準入政策的沿革
……
金融支持篇
第十三章 非國有經濟金融結構分析
……
法律保障篇
第十六章 法律供給與需求的雙向性
……
總論:制度的障礙與供給
第二十章 非國有經濟在國發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
后記
序 高尚全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同時,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國情,又需要按照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實際,實行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政策。事實上,一切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所有制經濟形式,都可以用來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對此,我們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為指導,以新的眼光認識所有制結構的變革。
1980年,鄧小平在總結建國以來經濟建設經驗時指出:“總的來說,第一,不要離開現實和超越階段采取一些‘左'的辦法,這是搞不成社會主義的。我們過去就是吃‘左'的虧。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發展生產力。”在黨的十三大前夕,鄧小平告誡人們說:“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明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定規劃。”鄧小平關于初級階段的理論,是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根據馬克思主義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得出的,這也是我們確定現階段所有制結構的重要指導思想。因此,我們必須對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作出科學的抉擇,破除“一大二公”的舊觀念;擺脫所有制的“先進次序論”及“過渡論”的束縛;拋卻以某種所有制為標準,給不同所有制經濟成分加以不同的“主義”標簽等所有制方面的歧視行為。要堅信,只要我們有黨的領導,有鞏固的社會主義政權,國家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國有經濟的結構調整和資產布局的適當集中,國有企業數量的相對減少,并不會削弱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也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
要全面認識和準確理解公有經濟主體作用,以及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含義。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不同所有制經濟成分間的界限被打破,出現不同經濟成分相互融合、互為促進的局面,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社會財產組合方式和企業組織形式日益多樣化,所有制的實現形式也日益豐富。現在的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單一所有制的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而且包括不同經濟成分共同投資企業中的舊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對于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一是指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有優勢,這種優勢不單指數量的優勢,更注重質的提高二是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要控制住關鍵行業和領域,而不是在資產布局上面面俱到,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三是國有經濟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主要是體現在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導向和經濟運行的控制力上。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就全國整體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尤其是國有經濟急需進行資產布局的戰略性調整,適當收縮領域,將資產轉移到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行業和特殊領域,或者與其他經濟成分聯合經營以擴大國有資產的影響范圍,從而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應充分認識集體所有制經濟的作用和意義。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廣大的勞動者樂意接受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相結合的一種所有制形式,應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凹w經濟可以體現共同致富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分散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積累和國家稅收?!奔w所有制企業在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適應不同層次生產力發展水平、貫徹落實勞動者民主管理要求、滿足城鄉不同層次就業等方面,有著國有企業不可代替的優越性。在國有經濟“抓大放小”的當前,發展集體經濟更有其現實意義。一部分國有小企業在資產重組后,可能會轉為集體經營。在發展適應市場要求的新企業方面,如采用發展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策略,則會極大地促進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及其地位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