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趙艾應邀出席首屆“前海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

時間:2024-12-07 22:55

  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應邀出席2024年12月6-7日在廣東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舉辦的首屆“前海論壇”,并在“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專題論壇上作題為“自貿區提升的重要任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旨演講。

  趙艾講到,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的新概念。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岀重要論述,為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對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加快發展作出重大部署。自貿區作為區域內取消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推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區域,不僅是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平臺,更應成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行示范區。

  趙艾講到,我國自貿區在過去10年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和成效。2013年以來歷經七次擴容自貿區達到22個,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格局,實現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層次、集成性的制度創新變革。自貿試驗區率先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負面清單條目由190條壓減到27條,實現了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準入大幅放寬。建立了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核心的貿易便利化模式,推進服務業綜合開放,并進行“證照分離”等政府管理改革,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與自由化,加快了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對接。自貿區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17.3%的進出口額,吸收外資占到全國的18.5%,向全國復制推廣了278項制度創新成果。在過去十年中不僅在制度創新、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且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趙艾講到,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角度看,自貿區提升需要認真研究4個“力”。就是壓力、活力、動力和潛力。一是壓力增多。當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明顯上升,經濟全球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可靠安全,規避金融風險還須解決許多重大問題。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二是活力不夠。自貿區發展的活力來源于市場,來源于企業和企業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馬克思關于生產力三要素的組織和管理,在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時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也必須通過市場來實現,由市場來配置。市場配置資源就是由作為經營主體的企業配置資源。企業配置資源說到底要由管理企業的企業家的活動來完成。我們常說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際上就是處理好政府和企業、企業家的關系。激發配置資源的活力,歸根到底必須讓企業和企業家有活力。三是動力不足?;盍碓从趧恿Α;盍Σ粔蚴且驗閯恿Σ蛔恪恿Σ蛔阒饕獑栴}是市場經營主體缺乏安全感,對未來預期信心不足。企業法人和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包括其海外的合法權益得到法律保護,有法律制度健全的營商環境,企業和企業家的動力就有了。我們反復強調改革,強調制度創新,強調不斷調整生產關系,就是要激發市場和企業內生動力,特別是科技創新的動力。四是潛力很大。潛力來源于體制機制改革、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科技創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綱”,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綱舉目張”,深入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最大的潛力。

  趙艾講到,自貿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十分有必要抓好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深化制度創新。制度創新也是生產力。持續推進制度創新,為全面深化改革積累新經驗,自貿區發揮著“頭雁”效應,深化制度創新的核心問題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持續推動大宗商品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有效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先行先試平臺作用。二是加快科技創新。加強對大數據、云計算、量子信息等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聚集。充分發揮自貿區制度創新優勢,促進企業研發活動便利化,降低科技研發成本,加速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三是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堅決反對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行為。要優化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促進各類生產要素有序流動、高效集聚、優化配置,增強區域發展活力。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四是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通過科學規劃實現區域內部產業合理布局。要差異化、特色化錯位發展。各自貿試驗區及其片區立足自身戰略定位、區位資源稟賦、區域特色等,打造形態多樣的產業布局。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因地制宜形成更高質量的特色產業集群,逐步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示范者和引領者。五是提升內外協調聯動效能。更好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有力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積極“走出去”,拓展國際空間。加強與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屬地區域發展戰略相銜接。協調好自貿區與其他片區、產業園區和城市功能區的關系,促進區內產業的溢出效應,形成區內區外的產業聯動,放大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效應。

  首屆“前海論壇”由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單位主辦。約300位來自不同部門的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港澳地區人士及媒體記者出席論壇。我會“一帶一路”專委會主任宋榮華、科研部主任南儲鑫等也出席首屆“前海論壇”并參加相關活動。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