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樊綱:新一輪科技競爭和新技術創新中,大企業要牽頭大研究

時間:2023-12-06 14:07

  近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南方日報、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前沿科創論壇”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召開。會議以“創新者 • 預見未來”為主題,圍繞“數字科技前沿趨勢發展”,共同探討科技創新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新觀點,吸引了粵港澳大灣區眾多知名科技專家、行業學者和企業代表等前來參與,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交流,助力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與高質量發展。

  本文整理自我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的主旨發言:

  首先歡迎大家到綜合開發研究院來參加關于“預見未來”的研討會。正像郭萬達常務副院長所說,在座很多都是科技專家,是硬科學,我們屬于軟科學。軟科學和硬科學的差別在什么地方?硬科學是可以實證的,軟科學沒法做這個。所以,經濟學只好用統計數據,統計數據是已經發生過了,無法控制統計數據,通過過去已有資料來分析未來。

  今天要講的話題,在分析未來的時候我們也要不斷回想過去,過去的歷史、過去的事實來證明什么東西我們應該怎么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01

  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對未來進行研判

  無論是科技界,還是經濟界,還是整個社會的發展,都面臨著重大的問題,一個重大的希望和重大的挑戰,就是新的數字技術。剛才萬達講了ChatGPT對我們的挑戰,現在又是Q-Star,雖然現在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但是已經出現了各種挑戰。

  我想講的第一個話題是面對重大挑戰,我們要抓緊研究,你不得不研究,你必須去研究。

  現在的挑戰引起了很多的反彈,好萊塢的劇作作家們抗議不許用ChatGPT,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英國訪問,看到英國的舊廠房,想起了200年前英國工人砸機器,就是要反對機器代替人?,F在好萊塢的劇作家們在反對使用這些新技術,但是也有劇作家說“現在80%的靈感借助ChatGPT找的”,不少人已經在使用。社會也擔心ChatGPT會不會替代很多人的工作。之前我參加了一個2千人的法律界大會,大家非常的焦慮,法律界可能是最焦慮的,法律助手們的工作,所有律所后面都是一墻的法律書,以前靠人去翻,以后不用再靠人去翻。從我們研究院的角度也面臨挑戰,將來很多研究助手可能就不需要了。

  然后,就是這次OpenAI內部發生的事情,一會兒聽聽科技界的專家們給我們講講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董事會的人說現在面臨世界觀的問題,我們要不要毀滅這個世界,對人類產生重大的挑戰和影響。

  前些日子,英國也召開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說明什么呢?大家已經開始重視這件事,要制定規范規則。在此情況下,很多人說是不是發展的速度會放緩?在我看來,不會放緩,研究的速度、技術進步的速度不會放緩,只要它存在,一定有人去嘗試。哪怕僅僅是為了好奇心,很多人也要繼續做下去,這個公司可以不做,但是那個公司一定會做,你不做,別人就會做,你就會落后。后面我也會講監管的問題,因為監管,所以必須往前研究才知道監管什么。

  剛才說的就業挑戰是比較淺的,比較溫和的,更大的挑戰是關于對人類生存,機器是不是能夠真正控制人等挑戰。雖然有很多挑戰,但是研究不會停止,好萊塢的劇作家暫時有點協議來規范,但是沒有人用它嗎?一定會有人研究怎么用得更好。

  從這個角度上,規則一定要建立,監管也一定要建立,一定會有一些新的規則來規范這方面的行為,但是它不能替代技術進步,技術一定要進步。剛才講的歷史是砸機器,另外一個例子是原子彈,明知道這個技術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但是仍然要發展它,與此同時提出了全世界要對它進行規范,要對核武器進行控制。

  再一個例子是生物學、基因工程等,這些一定要發展,但是人類可以達成協議,去限制某些應用,應用是可以限制,但是科學必須要發展。我們現在不要被一些噪音以及大家產生的抵觸,或者是對它未來可能預見的風險會有一些反彈,但是技術不會放慢,我們一定要加緊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去舊金山開會,據說灣區對AI投資熱得很,AI方面的投資基金有一個熱潮正在興起。對于ChatGPT,對于大模型,盡管我們在這個領域里是世界第一梯隊,但我們還有落后的地方,我們要考慮怎么加緊追趕。

  以上是第一個大問題,也是對前沿、對未來的研判,我們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對未來進行研判。

  第二方面,我們要發展研究,怎么才能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更多的成果?

  02

  我們要發展大企業,要有大企業來領軍大研究

  我們現在很重視中小企業,這是應該大力推進的,中小企業能夠發展起來,我們才有科技創新等的產生。與此同時,面對科技進步的大趨勢,快速科技進步的形勢,我們一定要重視大企業的發展,推動大企業牽頭大研究。不要作繭自縛,不要人為限制科技進步的前沿的大企業的作用,這是仍然值得討論的。

  從經濟學的角度,現在很多都在論證,一個好的產業結構并不一定是完全競爭的產業結構,經濟學教科書一上來都說是完全競爭,好像那是最好的,它把價格壓到最低,消費者能夠得到最大的實惠。但是千百個小企業,這種激烈的內卷競爭,把價格壓低,也把利潤壓低,大家的利潤很薄,沒有錢做創新。因此,現在認為最好的產業結構,不是小企業的完全競爭,而是寡頭競爭。通過少數幾個企業競爭,它的價格可以高一點,利潤可以厚一點,能夠有更多的資金去做創新、去做研發,使得消費者能夠得到比較低價格的好處,也能夠得到創新的好處,能夠不斷享受新的產品、新的技術、新的應用、新的功能,這也是消費者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大企業才有更多的經費和精力去做更全面的研究。小企業往往是只能在一方面做研究,大企業可以在一個領域里做系統性的多方位研究。大企業的研究也可以帶動小企業的研究,大企業的研究可以帶動一批小企業跟進研究,包括小企業的模仿式研究也可能會形成新的研究方向。

  因此,一方面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創新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大企業的發展。特別是要認識到,現在的競爭不是國內競爭,而是國際和國際市場的競爭。有的企業在中國已經很大,但是在世界上,在國際市場說仍然是小企業。我們比較遺憾的是,過去曾經有些企業已經在世界上占據比較大的位置,現在又相對降下來,又變成了小企業,退出了前五、前十。這跟我們的政策相關,是不是認真積極鼓勵大企業創新,沒有這些大企業,我們在國際市場和國際科技發展沒有話語權。特別是在新一輪的科技競爭當中,在新一輪新技術的創新過程中如何發揮大企業的作用,這次也凸顯了大企業的作用,OpenAI的后面是微軟,這些只有大企業能夠做得出來。所以,我們還缺這樣的大企業,為什么要進500強,為什么要進大企業?如果沒有進大企業,就做不到那樣的地位,而且也做不到大投入的研發。創新不是鬧著玩,創新有很大風險,你也不知道未來需要走多遠,你也不知道未來需要做多大的投入,都是持續的過程。很多情況下,只有大企業才能持續投入和持續跟進,能夠不斷創造,而且能夠做多方位的研發,以及可以做更加冒險式的研發,就像撞大運的研發,這些只能大企業做,小企業只能是看好了之后投,而大企業有資金可以做一些看不太準和風險比較大的投資。

  我也是再次呼吁,不要看企業在國內是大企業就反壟斷或者是限制大企業的發展,而是要鼓勵企業做強做大,到國際上參與競爭,能夠成為一個國際的大企業,成為國際研發型大企業。

  03

  大企業創新者要擁抱監管

  創新者是這個領域里最先知道這個領域里問題的人,創新者知道這個技術的問題在什么地方,可能產生的問題在什么地方,是創新者先知道的,這就體現出了OpenAI董事會參與這個項目的人才知道,我們都不知道,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OpenAI出的到底是什么問題,Q-Star會帶來什么問題,其他領域也是一樣的。創新者是最先知道可能會有哪些風險,可能會有哪些問題,可能會有哪些漏洞的。政府不知道,其他人不知道,我們智庫也不知道,只有創新者自己知道。

  因此,這個時候創新者是有一個社會責任,OpenAI的這些人也表明他們有社會責任告訴公眾這個技術進步可能會帶來什么風險。道德不良的人可能會利用這些漏洞賺大錢,好的企業,有良心的、有責任、有道德的企業,就會告訴公眾、告訴社會、告訴監管當局我們有哪些問題需要防范。

  一個技術發展起來,一個產業發展起來,有適當的監管可以使這個產業和這個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能夠健康發展。缺乏監管反倒是最后可能產生很嚴重的問題,最后可能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你去適當的監管,及時的監管,可以使這個產業健康發展,可能會做得更大,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對于創新者長遠而言會有更好的回報,如果不告訴監管者有哪些漏洞,等這些漏洞都出了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所以,大企業、創新者有一個社會責任,就是擁抱監管,去為監管當局提供我們的信息,提供我們的標準,提供我們所建議的規范,創新者應該是新的規范、新的監管規則的建立者、貢獻者,這樣才能使這個技術和這個產業將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所以,擁抱監管的含義,我們參與監管規則的制定,我們提出建議,根據我們對這個技術進步的理解,根據我們對未來風險的理解,提出建議,能夠及早建立制度。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要加強研究,只有在研究上走到前沿,在制定標準和制定規范方面可以走上前沿,也可以成為規則的制定者。這讓我想起20年前的時候,當時在日內瓦開了一個國際會,吃午飯的時候請的演講者是美國駐日內瓦的大使,他講的是電子商務新的國際規范、國際監管,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電子商務,當時我聽到的時候,他說的話,我完全聽不懂,電子商務是怎么回事兒我都不知道,這就是差別。他們已經討論監管問題,我們還沒有發展,那在制定國際電子商務的標準和規范規則上我們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必須加緊研究,必須走到前沿才有發言權。

  反過來也是,我們要抓緊研究,我們可以成為監管規范的引領者、貢獻者,我們可以參與監管、參與規范的制定。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擁抱新的技術進步,同時要看到它帶來的各種風險,我們也為控制這些風險,使這些技術真正應用于造福人類,而不是危害人類,我們要積極做出我們的貢獻。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