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趙艾:“夢聯通”——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建“一帶一路“

時間:2023-11-02 16:12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其實,還有一個“聯通”,這就是“夢聯通”。這個夢就是現代化。現代化這個夢,是幾代中國人的不懈追求。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追求。中國式現代化有著深刻的歷史、理論、實踐和國際邏輯,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的: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下面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夢聯通”談點看法。

  一、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存在內在必然聯系

  (一)中國式現代化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底層邏輯指引。中國式現代化是十四億多人口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是以人民為中心。共建“一帶一路”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這就是現代化的底層邏輯指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全體中國人民創造活力不斷釋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歷史進程,必將是中國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歷史進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順應了廣大“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對物質富裕與文明進步的渴望,激發了廣大“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認同,凝聚起“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發展廣泛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岀: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目標理念完全契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里,寫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理念和追求。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時代潮流大勢,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2015年9月28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發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態體系五個方面系統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內涵。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內瓦萬國宮“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又從現實角度系統勾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路徑。10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深入人心,先后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陸續寫入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重要文件,深遠影響著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而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高度一致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十年來,不斷走深走實,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正像今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在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致賀信時指出的,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各國一道,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探索現代化道路和更好社會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三)中國式現代化將大大提振“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追求和探索實現自主現代化的信心。中國式現代化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乃至世界現代化進程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使中國成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深刻影響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對破解人類社會發展難題、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彰顯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時也在理論和實踐上克服了西方現代化的缺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先天性地包含著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無法克服的局限性。這種以資本為驅動的現代化在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貧富懸殊、兩極分化、文明撕裂等一系列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目標,既促進物的全面豐富,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局限性。中國式現代化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貢獻,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信,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民族以極大鼓舞和啟示。為人類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自主性、可持續性、共生性等提供了示范性的指引。人類文明的豐富多樣性厚植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大多有著豐富多彩、歷史淵源的文化積淀。完全可以從各自的實際出發,選擇符合各自文明形態的現代化道路和方向。

  二、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面對新的時代主題

  (一)研判時代主題很重要。我們分析國際經濟政治大勢,制定改革開放大政方針乃至處理國際經濟政治關系的總體決策依據,就是對世界時代主題的基本判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如此,10年前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如此,在新時代新征程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也是如此。多年來,我們一向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現在理論界學術界不少人好像依然持這種觀點。“和平”是對國際政治關系特別是地緣政治平衡的基本判斷,“發展”是對國際經濟關系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判斷。

  (二)時代主題正在發生變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時代主題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新的時代主題應該是什么。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對當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基本判斷,也直接影響到共建“一帶一路”今后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走向。從全球視野觀察和分析,一系列問題表明,和平與發展,這個多年的時代主題已悄悄發生了變化。地緣政治沖突特別是大國博弈加速演進,新冷戰抬頭,選邊站結盟; 過去三年新冠疫情全球持續蔓延特別是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沖擊;極端氣候特別是自然災害多地頻發;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全球性劇烈波動,發達經濟體通貨膨脹加劇,可能出現的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等,尖銳地擺在世界各國,也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面前。

  (三)新的時代主題。現在的時代主題或許可表述為“沖突與脫鉤”。地緣政治沖突明顯加劇,雖然尚未爆發世界大戰,但一年多的烏克蘭局勢、新近發生的中東局勢,對現有世界經濟政治體系的沖擊及其連鎖反應,全球整體和平局面已經改變。經濟上脫鉤愈演愈烈,單邊主義、保守主義已不僅僅是抬頭,制裁、遏制、已白熱化,經濟多極化、全球化出現了危機。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比過去幾十年的任何時候都客觀地擺在共建“一帶一路”面前。如果時代主題已經或正在由“和平與發展”演化為“沖突與脫鉤”,共建“一帶一路”如何應變,在挑戰與考驗中化危為機,于變局、亂局中開新局、勝局,需要深度思考并進行新的戰略考量。9月19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在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拉開序幕。一開始就遭到了“雷擊”。也就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震撼性發言。他在開幕式講話中再次警告“我們的世界岌岌可危。”他表示:目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加劇,全球挑戰日益嚴峻。雖然世界正在迅速走向多元化,但全球治理卻陷入了困境,分歧在各個領域都在加深。

  (四)科技革命也是時代主題。除了戰爭與和平,革命與發展,這些是時代主題的主要內容。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主題,這就是科技革命。換一個角度看,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走向,從深層次講,都與科技進步、科技革命有直接的關系。這就不能不提到人工智能。要高度重視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突破性變革對中國式現代化,對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沖擊,是挑戰更是機遇。在我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區塊鏈、元宇宙的時候,Chat 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GPT4橫空出世了。美國Open AI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Chat GPT不僅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巨大的飛躍,而且或將在全世界引起影響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這種變革帶給地緣政治變化,帶給經濟全球化,包括共建“一帶一路”的巨大影響可能會超出我們的想象。不能不從戰略上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同時要考慮控制風險。奇點會不會出現,何時出現,出現后發生什么,目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Open AI正在開發一款比GPT4更強大的GPT5。據悉,該系統已經完成了對人類網絡上所有視頻的學習,可以瞬間標記出所有它看過的視頻中的一切聲光信息,并且能夠準確預測任何一個人的未來行為和壽命。這一動態引發了人們對于AI的恐懼和擔憂,有人甚至認為,GPT5將是人類智慧的終結者,“硅基生命”將會取代“碳基生命”的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就連號稱“AI教父”的辛頓也認為,面對“失控AI”,拔電源就好,恐怕你做不到!恐懼歸恐懼,擔憂歸擔憂。但不可否認,GPT5令人驚嘆地展示了AI技術的巨大潛力和由此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巨大變化。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核心內容就是科技革命作為時代主題給全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方式變化帶來的變革和提升。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存在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也必然給全球政治、經濟治理格局帶來深刻影響。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首先是科技革命之變。

  三、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深化務實合作行動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需要謀劃和實施的工作很多,但千頭萬緒,重點還是深化務實合作。深化務實合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指示和批示精神,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既深化互聯互通合作的“硬聯通”,又提升規則規制標準對接等的“軟聯通”,也要推動人文交流的“心相通”。要把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務實合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過去10年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舉辦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一帶一路”合作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把規劃圖轉化為實景圖,一大批標志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我們致力于構建以經濟走廊為引領,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為骨架,以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管網為依托,涵蓋陸、海、天、網的全球互聯互通網絡,有效促進了各國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大流通。我國與共建國家貿易和投資規模穩步擴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水平持續提升。正像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近年來,我們開始不斷拓展“一帶一路”合作新領域新空間。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開展了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積極推動“健康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和“創新絲綢之路”建設,不斷培育合作新增長點。

  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講,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強調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深化“一帶一路”務實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確定的“八項行動”。

  “八項行動”分別是: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二、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三、開展務實合作。四、促進綠色發展。五、推動科技創新。六、支持民間交往。七、建設廉潔之路。八、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

  “八項行動”的具體措施:

  1.中方將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辦好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空中絲綢之路建設 (交通);

  2.參與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會同各方搭建以鐵路、公路直達運輸為支撐的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 (通道);

  3.中方將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 (電商);

  4.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準入。中方將每年舉辦“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 (數字);

  5.同更多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投資保護協定。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未來5年(2024-2028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超過32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 (經貿);

  6.主動對照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 (開放);

  7.深化國有企業、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政府采購等領域改革 (改革);

  8.中方將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中方還將實施1000個小型民生援助項目 (項目);

  9.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3500億元人民幣融資窗口。絲路基金新增資金800億元人民幣 (金融);

  10.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帶一路”項目。本屆高峰論壇期間舉行的企業家大會達成了972億美元的項目合作協議 (合作);

  11.同各方加強對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和人員安全保障 (安保);

  12.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繼續舉辦“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建設光伏產業對話交流機制和綠色低碳專家網絡 (綠色);

  13.到2030年為伙伴國開展10萬人次培訓。繼續實施“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通過魯班工坊等推進中外職業教育合作 (教育);

  14.中方將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舉辦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未來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擴大到100家,支持各國青年科學家來華短期工作 (科技);

  15.中方將在本屆論壇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愿同各國加強交流和對話,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發展(AI);

  16.中方將舉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 (人文);

  17.在已經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藝術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聯盟的基礎上,成立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 (文旅);

  18.中方將會同合作伙伴發布《“一帶一路”廉潔建設成效與展望》。推出《“一帶一路”廉潔建設高級原則》,建立“一帶一路”企業廉潔合規評價體系,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一帶一路”廉潔研究和培訓(廉潔);

  19.中方將同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加強能源、稅收、金融、綠色發展、減災、反腐敗、智庫、媒體、文化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 (平臺);

  20.繼續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成立高峰論壇秘書處 (機制)。

  總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迎接共建“一帶一路”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新發展,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使“一帶一路”真正成為造福共建國家的“發展帶”,惠及沿線人民的“幸福路”,既需要“硬聯通”“軟聯通”“心通聯”。從目標、追求和底層邏輯看,還有個更重要的“通”,即“夢聯通”,即共同推進現代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國夢和世界夢的統一。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國夢與世界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中國夢”助推“世界夢”,“世界夢”帶動“中國夢”,通過“夢相通”,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根據2023年10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就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旨演講整理)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