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遲福林:粵瓊合作優勢互補效應強 制度型開放事關灣港聯動成效

時間:2023-07-31 17:49 來源:南方財經

  今年4月,粵港澳大灣區升級新定位——要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今年6月,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了“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體部署,勾勒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的施工圖、任務書。廣東提出,要向改革、開放和創新要發展空間,通過對內對外開放雙向擴大發展新空間,通過創新突破生產邊界贏得發展新空間,“再造一個新廣東”。

  這樣的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戰略協同發展備受關注。事實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深入推進,廣東與海南兩省正不斷深化多領域合作。近日,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聯動發展、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打造面向東盟的重要開放門戶等話題,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遲福林認為,要在國際大格局變化背景下看待粵瓊合作,兩地合作不僅對兩省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且對打造重要開放門戶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作用。

  “我認為,現在已經到了兩省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的時候了,相信未來兩三年一定會有重要突破。要把海南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緣優勢和發展優勢相融合,為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創造條件。”遲福林進一步表示。

  大灣區與自由貿易港相向而行

  南方財經:今年,粵港澳大灣區全力推動高水平開放,海南也已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未來,如何理解粵瓊之間的競合關系?

  遲福林:封關運作是指海南全島由“境內關內”向“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轉變,意味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由起步階段向實質性運作的轉變。海南因此將更為開放,不會與內地其他省份形成競爭關系,肯定會更加便利海南自由貿易港和大灣區聯動發展。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以東盟為主體的RCEP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促進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的合作中,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能發揮獨特優勢,共同打造重要開放門戶?;浉郯拇鬄硡^與海南自由貿易港聯動發展,可形成產業優勢互補,互為依托。大灣區可為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廣闊的腹地市場,還可憑借其制造業、科技、人才優勢,在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醫療健康等領域,為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所需的產業支撐。

  海南目前正在建設“兩個總部基地”,即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總部基地和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我認為,這對廣東特別重要,建議廣東探索形成“海南總部+珠三角基地”的聯動發展模式,促進廣東優勢產業鏈更好向東盟延伸。

  例如,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政策,吸引大灣區企業在海南設立“走出去”總部;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政策,吸引大灣區企業以海南為總部開展同東南亞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自由貿易;吸引大灣區企業將新藥創制部分產業鏈布局在海南,并爭取將其納入特許藥械使用范圍等。

  南方財經:目前,廣東正謀劃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海南也提出建設瓊粵合作產業園,具體應該如何推動瓊州海峽一體化建設實現突破?

  遲福林:這是廣東和海南“相向發展”的戰略任務。海南與內地市場進一步聯通要以產業協同為主線,以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為平臺,以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為基礎,以體制對接為保障,加快構建梯度銜接、優勢互補的分工協作體系,實現互利共贏、共享發展。

  具體來說,要以產業協同為主線,聯手打造優勢互補的產業鏈,推進廣東產業發展優勢與海南政策優勢疊加,推進廣東創新優勢與海南資源優勢融合,推進廣東對外開放布局與海南“總部基地”建設對接;要以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為平臺,聯手打造“相向發展”的重要支點,通過高標準謀劃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促進廣東與海南經濟融合,推動實現“兩地雙園”規劃銜接、產業協同,統一規劃、建設與運營;要以交通設施互聯互通為基礎,促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進程,著力共建以東盟為重點的對外綜合運輸大通道,共建港口聯盟,推進海南與廣東、香港、澳門在國際中轉、運輸航線、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密切合作,率先實現港口間標準統一、數據共享、單證互認;要以體制對接為保障,合力推進瓊州海峽兩岸管理協同,推動瓊州海峽兩岸政策決策一體化、管理一體化,建議盡快成立由兩省政府領導參與的瓊州海峽一體化領導小組。此外,還要統籌高層協調機制與利益協調機制建設,充分運用各類財政工具,以調動瓊州海峽兩岸市縣參與建設的積極性。

  要從國際大格局看粵瓊合作

  南方財經:粵瓊合作不僅對兩地相向發展有重要意義,對共同打造面向東盟的重要開放門戶也有戰略影響和戰略作用。如何理解這背后的戰略意義?

  遲福林:我就以瓊州海峽高質量發展一體化的示范區作例子,有人認為在徐聞、??趧撧k合作區沒有意思,這種看法并不全面,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問題。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目的是要發揮兩省合作的放大效應,使之成為聯結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平臺,成為大灣區支持海南、發展海南的平臺,成為國內企業走向東盟的平臺。我們一定要把合作區放在一個大格局上考慮,不是在徐聞和??诟鹘ㄒ粋€示范合作區就完了,它的重要目標是服務于我國與以東盟為主體的RCEP合作,服務于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

  海南和廣東合作,不僅對兩省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而且對打造重要開放門戶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作用,這是大局。我們要在國際大格局變化背景下看待粵瓊合作。如果能在兩省相向發展中將海南與廣東的產業真正連接起來,對發揮廣東在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合作、中國與RCEP合作中的戰略性作用,發揮廣東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支點作用,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我期盼兩省能夠優勢互補、相向發展,共同打造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未來進一步發展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

  南方財經:海南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在哪些方面可以進一步突破?

  遲福林:系統來看,“灣港聯動”是深化兩地重點平臺的聯動,是深化兩地開放政策的聯動,將推動兩地成為中國推進更高水平開放的“新標桿”,構筑中國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的“新高地”。而制度型開放事關“灣港聯動”的發展成效。

  目前,中央鼓勵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制度型開放的關鍵是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對接。這些年,我一直呼吁粵港澳大灣區要在服務貿易一體化上下功夫,服務貿易一體化是自由化的前提、基礎。當前,海南正探討與香港深化“雙港”合作,特別是實現“雙港”之間的金融合作,例如在商事領域,由于香港和內地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體系,是否能夠允許外資企業在商事領域自主選擇法律適用;金融領域是否可以探索離岸金融,尤其是離岸人民幣金融業務。如果這些問題能夠“破題”,就能促進制度型開放進程,不僅對海南自由貿易港與廣東發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將更好發揮廣東在新時代改革開放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在此基礎上,依托中央給予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高水平開放政策和制度支持,廣東與海南也將會產生一系列產業合作的重要突破。

  (作者:柳寧馨 編輯:李振)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