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中國改革論壇 > 2016年中國改革論壇

連維良:在第十四屆中國改革論壇上的致辭

時間:2021-07-24 01:0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在全黨全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我們召開第十四屆中國改革論壇,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關于改革發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回顧總結一年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研究探討繼續深化改革的新舉措、新方法,非常重要,很有意義。在此,我受紹史、劉鶴同志委托,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向改革戰線的新老同志和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開放,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開放,實現了改革開放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突破,從方向、內容和方法上,引領改革開放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形成一系列基礎性引領性的重大改革創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經濟體制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線突破的良好態勢,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一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既立足當前“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又著眼長遠建立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體制保障,既抓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又加大已出臺改革的落實力度,形成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有序有效去產能,堅持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鋼鐵去產能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2.5億噸的年度任務可以提前完成。因城施策去庫存,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有效釋放農民工市民化的住房需求,1-9月全國商品住宅可售面積凈減少2.1億平方米,其中三四線城市凈減少1.4億平方米。積極穩妥去杠桿,多途徑降低企業杠桿率,10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1%,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先行先試超過1000億元。多措并舉降成本,營改增、降利率、降電價等政策有效落地,10月末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85.73元,同比下降0.13元,單位成本繼續降低。突出重點補短板,瞄準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力,提高投資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扶貧、農業、水利、生態、教育等領域投資增速均超過20%。
      “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力。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新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及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全面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開始實施,從源頭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場競爭。“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穩步推行,市場監管體系更加完備。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加快落實,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推動電力、鹽業、石油天然氣等行業改革。推動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價格改革不斷深入,大幅減少中央與地方政府定價項目,推進資源稅等價格機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改善企業投資管理和服務。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推動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推動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和居住證暫行條例在城市落地,建立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等機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邁出新步伐,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等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形成了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開展跨地區環保機構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試點,編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
      改革試點先行示范作用進一步發揮。深入推進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結有分量、可復制的經驗,加大推廣力度。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等各項試點有序展開。電力體制改革第一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啟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系統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和中小城市試點形成了一批新經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取得積極進展,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穩步進行。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各項改革探索繼續深化,面向全國復制推廣一批有關經驗。
      改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作用進一步顯現。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落實,不斷為市場主體減負助力,改善了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激發了社會創新創業熱情,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了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211.9萬戶,同比增長13.7%,平均每天新登記超過4萬戶。新登記企業401萬戶,同比增長27%,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6萬戶。企業效益穩步向好,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利潤同比增長8.6%,10月份主營業務利潤率上升到6.06%。主要經濟指標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城鄉就業增加、消費物價穩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長、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明顯增強。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4.04%,保持在較低水平,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勢頭。
      改革工作的豐富成果和成功實踐,使我們對做好經濟體制改革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為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次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創新政府資源配置方式、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加快推出,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會議高密度研究推進落實重大改革,多層次統籌協調機制不斷健全,為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動力創造了良好條件。
      以重點改革帶動全局整體突破,形成了改革的累積效應。堅持穩中求進、大膽突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金融改革、價格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改革不斷發力,電力、鹽業、石油天然氣、林場林區等重點行業改革穩扎穩打,混合所有制改革、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改革積極突破,帶動面上改革逐步深入。
      更加注重從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中尋找改革的切入點。堅持以改革提升發展動力和增進人民福祉,比如,在電力改革中積極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在林場林區改革中全面落實天然林禁伐,積極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脫鉤,深化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等,以改革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不斷加強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為順利推進改革創造良好氛圍。在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投融資體制、價格改革等工作中,通過主流媒體發布專題解讀文章、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多種方式,對改革方案、配套政策、改革階段性成效等進行積極主動宣傳,為社會解疑釋惑,營造出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多年以來,體改研究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改革重點難點深入研究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為決策部門提供了重要參考,許多改革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的改革方案,相當比例研究成果已成為公眾和市場主體可感受的改革成效。在體改研究會精心組織下,中國改革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十三屆,成為深入研討改革重大理論、推動改革實踐的重要平臺。發展永無止境,改革未有窮期,改革研究任重道遠。希望體改研究會繼續發揮改革“智囊團”和“思想庫”的重要作用,緊扣中國國情和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研究,提出更多真知灼見;期待本屆中國改革論壇深入研討、啟發思想,形成更多有見地、可操作的政策建議,為全面深化改革再立新功!
      謝謝大家!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