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我會在保定召開“統籌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座談會

時間:2023-02-24 13:19 作者:趙琳

  2023年2月15-16日,我會赴全國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地級市——河北省保定市,就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并重點就“統籌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召開座談會,探討三教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相關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要求,明確了三教協同創新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022年是保定實施教育部與河北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的第一年。

  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在聽取保定市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工作及近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介紹后,對保定市改革發展的進展、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希望保定市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重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充分激發民營經濟活力;進一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支撐。他表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將發揮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與保定市加強深度合作交流,以更高站位為地方的改革創新出謀劃策。

  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就保定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情況進行了介紹。保定市委常委、秘書長侯曉平主持召開座談會。保定市委研究室、改革辦,市發改委、教育局、人社局、工信局以及保定市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在座談會上介紹情況。

  座談會指出,開拓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融合發展新局面,還需要打通三大堵點。首先,職教高考路徑急需打通,扭轉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其次,社會認可程度亟待提高。職業教育目前存在招生難、生源差、不穩定等現象,主要原因是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很多人抱有“發展渠道窄”“相關待遇低”的偏見。最后,受制于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仍存在“學校熱,企業冷”的問題。

  座談會提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保定市在改革試點工作中做了許多探索。如加強市屬職業院校統籌管理,擴大“3+2”中高職貫通培養規模,啟動產教共同體建設,由7家中外資企業、4家國內外企業協會、1所應用型本科院校、6所中高職院校組成,實行實體化運作。培養培訓“雙師型”教師6200人。其技工院校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以機械加工、電工電子、汽車制造為主導開設50多個重點專業。通過訂單培養、工學結合、共辦冠名班等形式,不斷探索實現校企合作“零對接”。其中機械設備維修、機床加工、計算機技術應用、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地質勘查、鉆探工程、地下管線探測、建筑測量專業、美容美發專業、烹飪專業已經成為技工教育的品牌專業。

  座談會認為,要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一是推進職普融通。完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雙向互通機制,職業院校聯合中小學開展職業體驗教育,打通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之間、普通本專科與職業本??浦g的“職普融通”渠道。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讓“崇尚一技之長”的理念切實成為社會風尚,為技能人才成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座談會認為,要解決校企合作不順暢的難題。一是完善配套政策機制、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共同發力、相互協作,需要制定具有實際支撐作用的政策。二是落實激勵優惠政策,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政府通過減少稅收、低息提供專項貸款、價格補貼等手段完善針對企業的監督機制與激勵機制,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座談會建議,要打破職教高考路徑窄的制約,一是拓寬升學路徑:中職畢業生升學去向主要是高職院校,需要增加應用型本科面向中職的招生計劃。二是完善招生制度:打通省際界限,允許優質的本科職業院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招收省外中職畢業生。三是統一入學標準:在普通高考制度與職教高考制度并行的情況下,應在高職分類考試成績和普通高考成績之間構建成績互認互換機制。

  在保定市期間,我會調研組一行還到位于保定市的長城汽車公司、河北農業大學、市職教園區、市理工中等專業學校、市中關村創新中心等單位進行實地調研。保定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改革辦主任黃建中,我會理事、中建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慶軍,我會理事、深圳風向標教育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副總編輯、《改革內參》編輯部主任劉學軍等參加座談會并陪同調研。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