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聯網平臺企業是壟斷型企業還是競爭型企業?
民營互聯網平臺企業是在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的競爭型企業,目前該領域仍然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正是競爭保證了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促進經濟增長和效率提高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領頭企業可能有某些阻礙公平競爭的不當行為,需要糾正,這也與新業態新領域沒有成熟的法律法規有關,需要健全法治,但絕不能把競爭型企業當做壟斷企業進行打擊。
2.要區分壟斷和壟斷競爭
經濟學理論認為,壟斷競爭不同于壟斷。應當對兩者進行嚴格區分。壟斷競爭是指某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性能、質量、服務的優勢取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形成短暫的相對壟斷地位。但這種相對壟斷地位和高額利潤都是暫時的,是對企業技術創新和經營方式創新的回報和獎勵,并不排斥市場競爭。一旦其他企業在技術上和競爭模式上取得了更新的突破,原有領導企業的相對壟斷地位可能就被打破,不再存在。例如我們看到阿里巴巴從2013年到2021年,網上營業額擴大了7倍,但在中國電商市場前8家企業中所占市場份額(以8家為100%)從92%下降到48%。而京東、拼多多等多家平臺企業的份額都在擴大。這說明競爭不是在萎縮而是在擴大。這與壟斷競爭理論所闡述的情況是一致的。因此壟斷競爭有利于競爭,有利于技術創新,應當鼓勵,而不應把壟斷競爭企業當做壟斷企業進行打擊。
3.中國有哪些領域存在壟斷?
從過去的情況看,中國市場上的壟斷都不是民企壟斷,而是國企壟斷和行政性壟斷。有些領域只許國企進入,不許或限制民企進入,有些領域只許國企做大做強,不許或限制民企做大做強,這就是壟斷。
從不同行業看,主要的壟斷行業有石油業,由三桶油壟斷;電信業,主要由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等幾家巨頭壟斷;鐵路運輸,由中鐵集團壟斷;航空業,國航、東航、南航具有壟斷地位;銀行業,工、農、中、建、郵儲、交行等幾大國有銀行占有主要的市場份額,有壟斷地位;電力供應業,由中國電網獨家壟斷;煙草業,由中國煙草總公司獨家壟斷。
上述各領域情況不同,需要區別對待。一部分屬于天然壟斷性領域,由于其特殊的行業屬性,不容易形成自由競爭,而私人壟斷又容易造成更大的弊端。例如石油、鐵路等。因此在這些領域,國有企業占有壟斷地位有其必然性。但這些領域,也需要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引進市場競爭,促進提高效率,同時要靠合理的制度設計和體制改革,限制壟斷性國企利用壟斷地位謀取不當利益,糾正其妨礙公平競爭的行為,也需要不斷打破壟斷性國企滿足于其壟斷地位,不思進取,停滯不前的狀態,促進其積極提高效率。
有些行業有規模經濟的特征,但仍屬于競爭性領域。例如銀行、電信等。這些領域容易形成市場集中度特別高的局面,容易導致壟斷。這種情況不是競爭和技術進步帶來的,而往往與行政保護、進入壁壘過高有關,因此這種情況不屬于壟斷競爭,是壟斷現象。這不利于提高效率,不利于公平競爭,需要降低行政保護和進入壁壘,特別要糾正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公平的進入障礙。
除了上述國企壟斷的情況,在我國,地方性的行政性保護、給國有企業和少數其他企業吃偏飯、提供特殊待遇的情況也相當普遍。這些都對市場公平競爭造成了不良影響,也妨礙了效率提高和資源優化配置。
以上這些問題應當是反壟斷主要應當解決的問題,不應當把反壟斷的火力集中到并不屬于壟斷的民營企業,否則就會與反壟斷的目標背道而馳,妨礙市場健康發展。如果搞選擇性反壟斷,不公平反壟斷,結果就是保護壟斷,實質上就是壟斷行為,應當糾正。
4.互聯網企業對促進市場競爭和提高效率做出了巨大貢獻
互聯網經濟正在給經濟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變化,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業態、新領域,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關系非常重大。需要為促進其健康發展掃除障礙。絕不能自毀中國的競爭力。
我國現有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在多方面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一,為大量中小微企業提供了信息平臺和購銷渠道,對促進市場競爭、溝通供需、便利消費者做出了巨大貢獻。平臺企業發明的7天無條件退貨模式既保護了消費者利益,限制了假冒偽劣,又幫助電商取得了消費者信任,能夠放心購買,擴大了市場銷路,同時也給平臺企業自己提供了融資來源。是多方共贏的創新模式,促進了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
其二,互聯網金融在小微企業貸款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借助于線上收集的大數據進行分析,互聯網企業能夠對線上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資金往來及信用情況作出判斷,從而能夠在無抵押的情況下大量發放小額信貸,同時有效控制了金融風險。這是對小微企業重要的金融支持,也是傳統的銀行業多年來做不到的。這也幫助了銀行業克服缺乏小微企業信息、通過互聯網發展小額信貸,對促進銀行業的發展也是有利的,是大有希望的金融模式創新。
其三,互聯網金融的另一個重要進展,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者的信用情況,從而在避免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推動了消費信貸。這對改善我國消費需求不足狀況、擴大消費有重要意義,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
平臺經濟的貢獻還遠不止上述三個方面。未來還很有可能出現新的突破。
5.保護市場競爭,保護創新,保護民營企業
根據上述情況,當前需要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需要為互聯網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需要端正對民營企業的認識,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民營企業的創新精神。不能在遇到經濟困難過不去時才想起來講公平競爭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形勢一好轉就打壓民營企業,搞國進民退。
當前民營企業信心滑坡,動力不足,發展面臨障礙,迫切需要消除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消除對民營企業的不公平待遇,確立平等競爭原則,確立民企和國企長期共存、共同發展、優勝劣汰的原則,明確市場化改革方向,重振市場活力。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保持健康、強勁和充滿活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