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 2014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王小魯:對改革現行土地制度的看法

時間:2021-07-24 01:02

       農村土地問題是一個關系非常重大的問題,比較復雜,而且改革還沒有破題。三中全會提出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但是接下來有些部門的解釋,就似乎把政策限制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了。我覺得中國面臨一個大的背景,就是中國正在經歷迅速的城市化過程。在城市化過程中,大量的人口轉移到城市,城市在擴展,農村很多地方青壯年勞動力已經大部分轉移走了,有很多土地空下來,當然不同地區轉移程度還有不小的差別。按中國現在53%的城市化率,還有將近一半的人住在農村。但這種情況肯定是不會持續下去的,因為世界上所有的發達國家,城市化率沒有低于70%的,高的到90%。
      如果按這個方向發展的話,中國未來20年還有3-4億人要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個轉移會給土地資源的配置帶來非常大的變化。過去是一人一小塊承包地,現在很多承包地空出來了。前不久我到安徽去看,當地的經營大戶和有些財力比較雄厚的公司下鄉搞大規模的農業經營,土地大量集中。還有些地方農民組織起來,搞合作經濟。出現這些情況,說明客觀上有土地資源重新配置的需要,因此需要有一個土地流轉的合理機制和合理的制度框架。
      城市化意味著人口分布格局重大的變化,相應地,土地資源必然要有一個再配置的過程,必然要通過合理的市場流轉來實現合理配置。這個土地資源,我覺得既包括農用地,也包括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而且包含農民的宅基地在內,都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只不過流轉的方式和一些具體的政策規定、法律框架應該是有針對性、有區別的,但土地資源配置市場化,我認為這是一個大的方向。
      在市場化的前提下,現在農用地有嚴格的用途管制,不能隨便用于非農用途,但農用地的流轉也需要一個土地市場。我在成都看到他們搞土地交易市場,我覺得一些做法是可以借鑒的,包括農用地的流轉都在平臺上交易。這個平臺,一是要公開透明,杜絕幕后交易或私相授受、侵占農民利益等。另外在公開的土地市場上,你需要有一套規則來規范市場交易,保證它的交易過程公平合理。
      關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以及農民宅基地的問題,隨著現在城市化過程帶來的人口轉移,必然有些地方農村人口大大減少,有些農村閑置的土地、房產資源空出來,客觀上有轉移的需要。如果你限制他轉移,實際上是限制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我的房子或宅基地空在那里,但是變不成錢。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和其他用途的集體建設用地也是類似的情況,不能賣,或者是不允許賣給城里人,那就等于不開放土地市場。同一個村里,你賣給我,我賣給你有什么意義?實現不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要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目標應該是形成全國統一的土地市場。開始可以從局部做起,但是我認為目標是需要形成全國統一的土地市場。
      集體建設用地中間,包括農民的宅基地。如果說農民的宅基地不在進入市場的范圍以內,實際上是剝奪了農民的權利。城里人的住房可以賣,農民的住房為什么不可以賣?城里人的住房那片地也不是他自己的,他只有70年的使用權,這70年使用權可以轉讓,農民住房為什么不行?沒有道理。這實際上是對農民權利的一種剝奪,延續了舊的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政策顯然是不利于未來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也限制了農民收入的提高。
      我覺得這需要做一篇大文章,政府要有高瞻遠矚的視野,看到經濟本身已經發生的變化,看到經濟整體的未來發展趨勢,衡量各種利害關系,充分考慮各方面的風險和收益,制定一個合理的土地制度改革方案。不能簡單地延續過去老的思維方式,只著眼于劃框框,這個不能干,那個不允許。趨勢性的東西擋也擋不住,要順應歷史潮流,進行合理規劃。
      當然風險要考慮,不能允許無規劃地亂占耕地,不能允許借開放市場的名義強征強占農民土地,不能在不具備條件的地方用行政手段強迫農民上樓。土地不能一賣了之,不考慮農民未來的生存和生產生活需要。但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也要與時俱進,要充分考慮市場發展的需要、經濟布局的需要,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也要有科學性。
      現有的城鎮不夠,未來一些地方會出現新的城市、新的鎮,新的城市群和城市帶,城市化還要有大的發展。對此要留出充分的發展空間。這個過程要和勞動力的轉移和人口的城鎮化結合起來考慮,要循序漸進。當然也不能允許四處開花,到處亂建亂上;重點防止政府驅動,違背市場規律。規劃不好,整個經濟布局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會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都會受到制約。
      這里還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政策,在土地交易過程中,怎么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有人以集體的名義做交易,但實際上侵占了農戶的利益。有些村干部胡作非為,以集體名義和什么公司定個合同就把地賣了,農民不知情,得不到應有的補償。這類情況應該嚴格禁止。所以僅僅強調農村土地集體所有還不夠,還需要把確權頒證落實好,確保農戶的使用權不受侵害,而且使農戶的利益能夠在市場上得到實現。應該有一套法律法規來保護土地交易中間各方的合法權益,特別是農民的合法權益要受到保護。同時土地的使用和交易要服從規劃和用途管制。
      但在這個前提下,大方向應該是推進土地市場的全國開放,大家的勁兒應該往這個方向用。有關部門應該充分考慮在推進開放土地市場的同時,怎么解決開放市場帶來的各種問題,拿出更合理的解決方案;而不應該只畫條條框框,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只搞限制措施,不推進改革,這個方向就錯了。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