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國際政治、安全、經濟格局正經歷重大調整,發展與沖突開始成為全球面臨著的突出矛盾。在這個特定背景下,統籌安全與發展成為我國發展戰略的核心目標??萍紕撔率俏覈y籌安全與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構建新發展格局、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重大任務。
一、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
當前,科技創新能力日益成為影響國家競爭力和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俄烏沖突后,美歐主導的對俄科技脫鉤和制裁,給各國敲響警鐘。在科技政治化、武器化的特定背景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需要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需要在復雜多變的科技創新環境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近年來,我國在基礎研究、高科技領域、制造業發展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但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沒有得到完全改變。面對全球科技競爭的新挑戰,需要加強創新能力、創新方式、資源配置、體制政策等方面的謀劃部署。一方面,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厚植創新引領發展的根基,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釋放科技要素活力,增強自主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一方面,要堅持開放創新,以制度型開放主動融入國際創新大格局,吸引聚集科技創新優質要素,實現更高起點的自主創新。
湖北科技創新處于全國“第一方陣”,且擁有豐富的科教資源,有條件成為我國統籌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的示范區。突出湖北優勢,需要推進科技創新資源整合,深化科研要素市場化改革;需要建立由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組建的更加緊密融合的創新鏈;需要以開放政策與體制創新的重要突破增強湖北對國內國際創新資源吸引、集聚的能力。
二、“軟科技”與“硬科技”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一方面,以數字化為代表的“軟科技”深刻改變產業形態與生活方式,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并成為產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一方面,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硬科技”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重點、焦點。“硬科技”是“軟科技”的重要基礎,并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版圖重塑與國家間科技競爭合作地位的核心要素。
從我國情況看,以數字技術應用和場景創新為重點的“軟科技”發展取得重要進展,并快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國。與此同時,“硬科技”的短板仍然比較突出。在發展與沖突成為全球突出矛盾的大背景下,“硬科技”短板開始成為我國統籌發展與安全的突出掣肘。為此,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技結構轉型升級,成為我國統籌科技發展與安全的重大任務。
湖北以光通信、激光、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硬科技”發展具備比較好的基礎,有條件打造成為我國“硬科技”創新高地。這就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更多向基礎研究領域傾斜;需要加快科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吸引中外有實力的科技企業在湖北設立“硬科技”研發機構;需要在工程設計、光電子、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培育一批“硬科技”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三、國內布局與國際布局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全球主要科技創新強國加快科技資源國內國際優化布局,搶占世界創新高地。
目前,我國以國內為重點的科技要素布局取得重要進展。例如,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已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10位。但是,應當清醒看到國內科技資源布局分散、重復、低效,國際布局與建設科技強國目標不相適應的突出矛盾。適應國際格局變化的大趨勢,要在優化整合國內科技創新資源的基礎上,主動布局和抓緊利用國際創新資源。
湖北建設成為引領我國中部崛起的“硅谷”,需要以建設新型研發機構為重點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努力使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需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促進現有科技要素整合實現關鍵共性技術、國家戰略需求技術等方面的重大突破;需要抓住RCEP這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重要機遇,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到東盟建設科技創新基地;需要率先形成統籌科技發展與安全新格局,率先形成在全國科技創新的領先優勢與打造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樞紐,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區。
(本文為遲福林在由湖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暨首屆中部智庫論壇”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