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022年1月24日,由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主辦的“2021年度東北振興形勢與展望”專家座談會在東北大學成功舉辦。以下為我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的發言實錄。
[關鍵詞]東北振興 經濟發展 要素市場化改革
2021年是多重時代背景疊加之年,既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和世界疫情交織之年,全球“抗疫”形勢和國際風云變幻所造成的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目前我國經濟面臨的重點問題還是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這三重壓力反映了我國目前遇到的現實困難和深層次矛盾,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需求收縮。因為無論從消費角度,還是從投資角度,都呈現出需求較弱的趨勢。雖然全年GDP實現了8.1%的增長,但是以2019年為基數,2020和2021年兩年的年均增長率只有5.1%,2021年第三、四季度增長率只有4.9%和4.0%。由此可見,經濟的重點問題是需求問題,特別是內需問題。
從價格指數方面來看,2021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全年平均上漲0.9%,但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全年平均上漲8.1%,10月份最高點為13.5%,CPI比PPI最多能低十幾個百分點,反映出最根本的問題是需求疲軟。2021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加大下游中小微企業成本壓力,商品不能順利轉移到下游的產業,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一度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企業關閉、破產,造成了人員失業,青年人調查失業率最高近20%,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從未有過的情況。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提出了很多熱點經濟問題,我國各省的情況也是類似,東北三省第三、四季度GDP增長率比全國還要低一點。我覺得可能各省都存在著共同的問題,最根本原因是需求不夠。
要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就要抓住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化改革的方法為發展開辟道路。例如,去年第三季度出現了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導致“拉閘限電”現象。排除一些“雙限”方面的問題之外,重點還是長期以來“市場煤、計劃電”之間的深層次矛盾沒有解決。中央抓住機遇、統一認識,一方面抓好能源的保供限價,另一方面又推動深化燃煤發電的電價市場化改革。到年底,這一問題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所以,這個例子說明只有市場化改革才是破解發展中矛盾的關鍵一招。
2021年以來中央出臺了很多關于市場化改革的文件和方案。今年剛一開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斗桨浮返某雠_,標志著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入向縱深推進階段,同時也意味著我國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攻堅沖刺階段。
“十四五”時期,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和復雜。我認為要抓住市場化改革,特別是五個重要要素的市場化改革重點積極推進。在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要全面推開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要改革土地計劃管理制度,探索全國城鄉建設用地指標跨省域預調劑使用機制。在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要重點突破戶籍、所有制等身份差異對勞動力要素自由流動、市場化配置的制度障礙,著力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放開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的制度,建立以身份證為標識的人口管理服務制度,在城市群內探索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建立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在資本要素市場化方面,要加快建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深化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注冊制;加快發展債券市場,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整合力度,探索實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注冊管理制;推動資本向創造價值的優質企業流動,完善金融支持創新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與中小微企業需求相匹配的信用產品,開發多樣性的科技金融產品,完善地方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體制,實現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在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重點是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完善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方式,推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繼續探索國際科技合作新模式,擴大科技領域對外開放。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數據共享機制,推進公共數據歸集整合、有效流通和共享;建立健全數據流通交易規則,在保護個人隱私和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推動符合條件的數據流通應用;拓展規范化數據開放利用場景,發揮領軍企業和行業組織作用,推動行業數據采集標準化;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構建數據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當前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改革內容,也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和試驗。特別是2022年一開年,中央就出臺了新的綜合改革試點文件,這對全國各地,特別對遼寧、吉林、黑龍江這三個要通過加快改革來推動發展的省份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機遇。從改革推進方式來看,中央多次強調,基層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要注重激發基層的改革創新活力,鼓勵支持地方開展差別化的改革創新試點。從改革的內容來看,要素市場化的配置改革五個方面,內容廣泛,改革任務艱巨,改革實質深刻,關鍵看地方能不能進一步解放思想,爭取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動力。
《方案》發布以后,國家發改委也在和地方積極對接,不同地區要基于自身發展,聚焦要素市場建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市場主體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進行一些有效探索和先行試驗。在改革試點工作中,既要堅持依法治國,把改革創新納入法治的軌道,為市場經濟運行提供法律供給和保障;又要通過特許授權等方式,賦予試點地區在要素市場化配置相關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為改革創新留出空間。試點地區擬實施的各項改革舉措和授權事項,凡涉及調整現行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經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或國務院依法授權后實施。
東北地區應該抓住這次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走在解放思想前列、高質量發展前列、市場化改革前列,爭取為全國創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為東北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