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國家試點“麗水實踐”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以視頻形式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課題組長彭森參會并作總結講話。
彭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重要理論命題,需要認真研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相互聯系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然要求,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麗水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現代化能力走在了全國前列,試點形成了四條寶貴經驗,一是黨建引領,二是五治融合,三是數字賦能,四是制度重塑。

評審會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課題執行組長潘治宏主持。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原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課題顧問孔涇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鄉村公共服務研究創新團隊首席研究員黨國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市域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中國法學雜志社總編輯黃文藝作為課題評審專家參加評審。
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麗水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國家試點立足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進程,面向全國改革試點,創造性地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治理架構,破解了傳統體制運轉中條塊分割、部門壁壘限制,極大提升了社會治理的水平和能力,積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標與任務,創新形成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麗水方案,為國家治理現代化貢獻了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地方經驗樣本。研究報告內容翔實、邏輯嚴謹,既有政策前瞻性也兼顧現實需要,專家組一致同意課題結項。
評審專家圍繞社會治理現代化與如何開展好地方改革實踐研究發表了精彩觀點。孔涇源指出,地方改革創新實踐案例研究要把改革實踐的相關經驗梳理總結出來,這樣全國推進這項改革就會有章可循,可以加快進程。汪玉凱指出,中國改革的動力在基層,麗水通過市域社會治理國家試點在打破部門壁壘這個全國性問題上做出了探索,相關經驗值得全國推廣。黨國英指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踐成果要體現在幾個維度的提升上,最好用量化指標體現出來,主要包括行政效率、經濟發展治理、社會公平正義、社會治安穩定度,以及對共同富裕促進效果等內容。黃文藝從九個方面指出了后疫情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方向新趨勢:一是系統化、協同化;二是自治化、社會化;三是源頭化、前端化;四是制度化、法治化;五是人文化、德育化;六是市場化、契約化;七是數字化、智能化;八是精細化、精準化;九是專業化、職業化。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調研部主任、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課題學術秘書賈存斗匯報了課題研究統籌工作及下一步地方改革創新實踐案例研究更好服務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想法,河南省委黨校副教授、課題報告執筆劉祺匯報了課題研究框架與成果,麗水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改革辦主任郎文榮介紹了麗水市市域社會治理國家試點進展狀況以及下一步深化構想。

麗水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陳志斌,麗水市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葉祖平,麗水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翁衛芬,麗水市委改革辦副主任陳曉珍;麗水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委宣傳部、市行政服務中心、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法院、市檢察院分管領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助理兼通聯部主任、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蔡文武等雜志社有關人員參會。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