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中國改革年會 > 2016年中國改革年會

馮俏彬:創新驅動發展背景下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時間:2021-11-02 13:22 來源:中國改革網

  【編者按】:2016年12月17日,中國改革(2016)年會暨創新驅動高層研討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本文是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馮俏彬的演講內容,未經本人審核。


  背景還是從國內和國際來講。從國際上講,二戰以來到現在,形成了空前不穩定的格局,任何事情在這個時代都有可能發生。從中國情況來看,昨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一次重申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新常態這個詞現在理解比過去意義更加豐富。

  我們看到新常態表現的特征,就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臺階?,F在看起來下臺階的趨勢還會繼續保持,而且還可能會有比較長的時間。這恐怕是我們當前討論經濟發展,討論城市發展的時候必須要注意的背景前提。這種情況下我們現在談到中國經濟形勢用得最多的詞是分化。

  中國經濟結構性分化體現在舊經濟和新經濟的問題上。傳統的舊經濟我們認為是房地產、基礎設施、制造業這幾塊。這幾塊由于種種原因,大家看到呈現出疲態的狀況。另外看到新經濟的生機勃勃,制造業在嘆息利潤下降的時候,大家看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的財務報表,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利潤都在30%以上增長,這是我們看到的中國經濟形勢的亮點。

  中國經濟體現在第二第三產業的上升,整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55%左右,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非常強烈的信號。當然我們還要注意,我經常談到我們政府抓經濟工作的時候,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但是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時候,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發揮什么樣變化?從我自己的研究角度有一個很清晰的感覺,我們投資驅動的經濟向消費型的經濟轉化。這個話大家說得比較多了,但是背后隱含對于政府在一個消費經濟即將到來的時代怎么樣抓經濟,其中蘊藏大量問題現在沒有得到充分討論,恰恰是我們地方各級政府考慮本地經濟發展當中你要意識到它來了這樣一個變化,就是消費型經濟轉化,具體內容很多,這地方不展開。

  作為中心城市建設上面來看,全國除了全國城鎮的規劃體系,列出十個到十一個左右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上面對它有很多重要的定位。無論這些定位怎么樣,最終都落到我在PPT上面說的一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所有中心城市一定是區域發展的中心,它不僅僅是本地經濟發展中心,而且還要對附近的城鎮,對附近的區域起到強烈的帶動作用,這一點落實到最后,就是發展還是硬道理。我們注意到現在討論中國中心城市建設的過程當中,很多城市都在努力爭取,包括長沙在內都在努力爭取。中心城市建設不僅僅官方在推動這個事情,另外一方面大家注意到我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媒體大量推一種新概念,叫做新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當然它的指標不如我們講國家中心城市指標內涵這么豐富,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數量不夠,不足以拉動中國巨大經濟馬車向前前進,這個情況是現在媒體正在討論的事情。說明民間和官方大家共同都在關注這個事情。

  這個事情無論怎么樣說,不管是國家中心城市還是新一線城市,最終還是落到經濟發展情況上來。落到經濟發展情況有一個問題,在我們這樣一個轉型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城市也好、區域也好,還是我們一個省也好,定位自己的經濟發展的時候有一個曲線問題,所以這方面我很愿意向大家報告一下我對新經濟方面的看法。

  總體看法來講就是新經濟是未來經濟增長非常閃亮的重點。它包括內容很多,這張圖是北大的中國新經濟指數,表明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當中30%以上的量來自于新經濟部門的增長。新經濟部門下面有九大行業。這九大行業是比較寬泛的,未來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的行業。除了這些行業之外我們現在理解的新經濟相對來講面窄一點。這個面主要講的是現在新經濟基于互聯網為基礎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我們可以談農業供給側、工業供給側,但是從經濟轉型升級規律上來看,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部門貢獻在增加。這個基礎之上所形成的圍繞的一些產業的升級換代,為我們迎來和互聯網疊加以后的新時代。

  我們注意到,在我們這么多的工業門類當中,現在互聯網實現了對我們傳統行業的改造。我不太特別準確的總結是,大概只有1.5個行業。第一個零售行業,基本上被互聯網全方位的改造了,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的網約車,出租車行業,這個行業被改造了一半,現在沒有得到完全改造。其他我們看到互聯網對于產業的改造總體上來講都是處于零星的狀態。個別企業做得不錯,但是行業性的改造還沒有完全的發生。這一點上恰恰是未來我們一個城市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一個區域在發展經濟的時候,要著重考慮的一點。

  我們現在談到城市經濟發展,不僅僅說這個地方GDP多少,這地方人口有多少,大家現在講流量概念。你作為一個在經濟增長網絡當中的節點,有多少財富,有多少資本,有多少人才,有多少信息,有多少技術流經你這個地方,流量概念也是衡量你是不是區域中心非常重要的標志。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討論新經濟的時候,大家談互聯網+,或者+互聯網,很多企業家很多地方官員不清晰一點,不知道什么叫做+互聯網,或者怎么樣互聯網+。這方面我們講新經濟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數據。要成為一個新要素,換句話說在你的生產模式、服務模式當中有沒有把數據組合進去,向個性化、定制化的這方面轉變。馬云關于新經濟有五新一平的說法,指明我們未來經濟模式可能發生的變化。這樣的經濟發生在底層的變化對我們政府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這樣一個時代政府怎么樣對待新經濟,理論上說得清楚,可能操作層面有許多反復的事情。最近這兩年從新經濟的增長情況來講非常好,我們成為互聯網大國,網民超過7億人,全球十大互聯網公司有四個都在中國。我們分享經濟現在參與面非常之廣。從這個方面來講發展速度和勢頭都是非??捎^的。遺憾的是,我們各地政府在對待新經濟的態度上還有很多不明朗之處,我們現在新經濟面臨舊的傳統的監管制度。這方面我們有典型的例子??缇畴娚?,還有網約車,今年前幾個月出現各地的一些限制性的政策。像這些方面實際上我們還做過一些總結。實際上在我們各行各業當中,與互聯網和新經濟聯系以后發生一些變化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在傳統的模式下你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新經濟的模式下它完全可以得到解決。這有很多例子,問題也在這個地方,恰恰在這樣一些領域我們現在對它的態度是非常猶豫的。這樣一個形勢反映出一些問題,最后還是要落在我們政府自身的監管制度上面。自身監管制度有很多具體的監管內容??傮w來講我們面對新經濟的時候還有很多知識盲區。比如說,我們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新經濟需要的方式之間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我們傳統監管比較強調職權、條塊分割,這些在新經濟形勢下都被打破。

  網約車就是典型的例子。當新經濟出現新需求、新問題的時候,我們對它不能很好地進行回應和識別,甚至很簡單地把我們過去一些傳統的監管方式直接套在新經濟的模式上面。從我們的觀察情況來看,不止存在網約車,我可以這樣講,我們絕大部分的新經濟行業,當它挑戰了既得利益格局,當它挑戰政府現有的監管格局的時候,它的命運基本上一致的。這是讓人很擔心的前景,一方面我們在高唱創新驅動,但是另外一方面當創新來到的時候,我們對它產生了葉公好龍的心態。這種情況非常明顯。前一段時間我們談到網約車,在北京、上海出現了比較嚴格的限制性政策。我們恰恰是在一些稍微邊緣一點的地方對網約車反而采用了比較寬容的態度,包括長沙、成都對于網約車的態度是比較寬松的。我們評論一句話,創新雖然常常是生在中心,但是常常長在邊緣。我們現在的中心城市建設,或是推動區域發展,在這里怎樣找到合適的點,可能是一個未來需要進行改革的題目。

  面對新經濟的時候,政府怎么做?我一共提了五條建議??傮w來講還是從管理到治理的思路。自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后,治理這個詞經常出現在各個地方。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們在談到這個詞的時候,實際上更多停留在一種理念和具體的倡導當中,落到實處還不多,特別是我們一些新經濟部門。我們明明可以看到有一些行業規則在平臺的方式下,在行業協會的融入下面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規則,但是我們政府在進行監管的時候,有時候無視這些規則的存在,還是要把原有規則套在新經濟的上面,不能說從管理到治理這種思想觀念落到了實處。這方面我們提出幾條:第一大道至簡;第二引入平臺治理行業治理;第三大數據治理;第四柔性轉型。

  平衡傳統經濟和新經濟的沖突。我們在新舊交替的過程當中,政府處于雙方擠壓這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面,政府要看清方向,柔性轉型,給出預期,引導未來的發展方向。

  另外一方面,我們還注意到,新經濟已經打破各行各業的邊界,呈現出一種扁平化發展的狀態。我們需要一個全國各個要素能夠統一流動的市場。這方面中央和地方事權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個題目,我認為現在我們處于變革的時代。我剛才講創新可以生在中心,常常長在邊緣。我們推動創新驅動的過程當中,需要改變我們過去的規則去擁抱新經濟,去共同創造我們美好的明天?!尽陡母飪葏ⅰ酚浾邔O錚整理】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