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熱詞,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頻繁出現在各種文件、報告、講話、演講中。數字化開始影響到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毫無疑問也影響到社區治理尤其是社區服務業的發展。下面圍繞深化經濟和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與社區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等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是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任務
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8月24日主持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社區治理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社區治理的重要任務是發展好社區服務業。社區服務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社區治理乃至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加快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對于社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對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構建新時代社會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2020年5月13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倡議。倡議提出,政府和社會各界聯合起來,共同構建“政府引導—平臺賦能—龍頭引領—機構支撐—多元服務”的聯合推進機制,以帶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為重點,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提升轉型服務供給能力,加快打造數字化企業,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培育數字化生態,形成“數字引領、抗擊疫情、攜手創新、普惠共贏”的數字化生態共同體,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十分緊迫。城鄉社區服務聯結千家萬戶,直接關系到社區居民的居住質量和舒適程度,影響著社區和諧安全及基層社會治理成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凸顯了建立高質量社區服務體系的重要性,也暴露出當前社區服務中的諸多不足,比如信息不暢通、數據欠完整、平臺不完善、服務缺抓手、政務效率低等。如何補短板、強弱項,解決問題的出路就是加快數字化轉型,用數字化全面提升社區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
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對加強和完善社區治理至關重要。一是有助于社區經濟發展。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必然改變現有的社區服務模式和服務業態,將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應用到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中,不僅可以帶來社區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興起,有效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且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拓展就業渠道,增加地方稅收、彌補社區管理經費的不足。二是有助于豐富社區文化生活。社區服務數字化自然包括數字技術在社區文化活動中的廣泛應用。豐富多彩的數字化文化活動不僅會大大豐富社區居民精神生活,提升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和品位,而且為社區居民搭建了相互熟識、學習的平臺,有利于形成“鄰里一家親”的和諧氛圍。三是有助于防控公共安全衛生事件。社區服務數字化對于社區可能發生的疫情等公共安全衛生問題提供有效的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在線診斷等多方面的服務。四是有助于美化社區生活環境。數字化技術進社區,通過視頻監控、大數據分析處理等手段,有效檢測監督社區環境衛生狀況并予以及時處理等,能夠使社區環境更美好、更宜居。此外,還有助于便民服務、健康養老、檢測和改善社區治安狀況,預防發生違法犯罪現象,消除社區不穩定因素等。
二、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必須深化社區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當然是要改革不適合數字化轉型的社區服務業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市場在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中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并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市場化改革。
社區服務業以市場化為方向的改革轉型,關鍵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基本定位。這個定位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要精神。也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深刻闡述的要點。2020年4、5月間中央先后出臺《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和《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特別是把數據這一數字化、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核心內容作為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相并列的要素,作為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內容之一。數據市場化配置是理論和政策上的一個重大突破,為社區服務業以市場為導向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基本遵循。
當然,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保障市場更好地發揮決定性作用并彌補市場作用的不足。包括:制定規劃、政策指導、搭建平臺、支持研發、法治保障等。特別是在社區管理上必須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該放的必須放,把資源配置權力盡可能放給市場,由市場決定。不放就不會活,不活不僅數字化轉型很難進行,社區服務業發展也會步履維艱。該管的一定要管好,而不是管死。重在用制度,用數字化手段發揮有效監督作用。該服務的一定要服務好,為市場和市場主體提供良好有序法制化的營商環境。
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市場化改革,必須體現新發展理念。一是通過改革使數字化轉型有效推動社區服務業創新發展。數字化轉型必須用創新開路。包括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創新、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方式方法創新等一系列創新,應該是系統的、綜合的、全面的創新,而不僅僅是某一環節、某一方面的單一的創新。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創新,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這些新技術怎么可在社區服務業中有效應用。二是通過改革使數字化轉型有力地推動社區服務業協調發展。數字化轉型必須有利于社區服務業的協調發展,有利于社區管理和社區治理的協調。包括社區居民與物業管理的協調、居民與居民之間的協調、居民與環境綠化、衛生、安全的協調等等。三是通過改革使數字化轉型持續推動社區服務業綠色發展。數字化轉型必須有利于打造綠色社區。理想宜居的社區一定是綠色社區。這個綠色不僅僅是節能、綠化、整潔,還包括無污染、無打架斗毆、無低級趣味等。四是通過改革使數字化轉型不斷推動社區服務業開放發展。數字化轉型必須有利于社區的對外開放。一個安全、舒適、宜居的社區一定不能封閉,而必須是全方位的開放。這個開放不是指的拆了院墻、圍欄,不要門衛隨便進出,而是深層意義上的開放,比如信息應開放,每家每戶都能及時、準確、方便獲得與社區服務有關的大情小事;每個居民都能開放地表達自己對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意見和建議;社區服務能夠開放地與外界交流與合作等等。五是通過改革使數字化轉型能動地推動社區服務業共享發展。數字化轉型不是為轉型而轉,本質上是為了實現社區服務和治理成果共享。因此,數字化轉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以人為本”,為了滿足社區居民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幸福追求。
三、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要發揮好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作用
要高度重視行業協會、學會、教育和科研機構等社會組織在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作用。這些組織在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整合社會信息資源、培育數字經濟人才、研發數字經濟新技術方面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有效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機構的服務和協調作用,能夠為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的推動力。
行業協會既是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極為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也是社區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的推動力。行業協會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中介作用,促進政府部門與社區居民、企業、團體溝通交流,降低社區服務數字化轉型中的制度成本、信息傳遞成本和協調成本等,增強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效果。行業協會可以發揮以下重要作用:
(一)協助政府部門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及其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二)開展社區服務業發展狀況調查研究,為政府部門和社區管理機構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建言獻策。
(三)協調政府部門、社區、居民、企業和社會團體的關系,在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中推動和諧、宜居社區建設。
(四)開展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及其改革成效的第三方評估,用客觀公正的評估報告供政府部門和社區管理機構做好相關工作參考。
(五)參與組織開展有意義、健康的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公益活動。
(六)開展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相關培訓活動,通過組織數字技術相關專業課程培訓,為數字化轉型培育人才。
此外,還可以提供相關咨詢服務、搭建交流平臺、推動社區合作等等。
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在民政部領導下,為加強社區服務業發展,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在推進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發揮更為積極、重要的作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作為成立37年的國家一級學會,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下,多年來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為國家大政方針建言獻策,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擴大全面開放,形成高水平開放格局、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做出了應有貢獻。特別是從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積極研究包括社區治理在內的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體制機制問題,做了大量建設性的工作。
要卓有成效地推進社區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必須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的作用,加大社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力度,也需要各個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之間加強交流合作。
(此為作者于2020年8月29日在北京舉辦的“社區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及趨勢研討會”上的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