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在京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為69.99,比上季度上升2.13,扭轉了連續兩個季度的下降趨勢。中部地區首次超越東部地區位列第一,京津冀地區高于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
第四季度改革熱度評估結果:
從六大領域來看,經濟領域得分78.41,政治領域得分65.95,文化領域得分67.43,社會領域得分66.82,生態領域得分69.89,黨建領域得分71.43。經濟領域改革熱度值仍居首位,黨建領域名列第2,生態領域超越文化、社會領域,位于第3,政治領域較低;與三季度相比,六大領域均有明顯提升,其中黨建領域增加最多;
從四大區域來看,東部、中部、東北、西部的改革熱度指數分別為70.96,71.13,68.79,68.95。中部地區首次超越東部地區位列第一,東北地區落后西部地區的趨勢沒有改變,但差距有所縮小;
三大城市群整體改革熱度大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比上一季度均有提升。京津冀地區改革熱度指數為72.64,長三角城市群改革熱度指數為72.27,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改革熱度指數72.16。其中,京津冀地區高于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
從四大維度來看,宣傳度得分63.56,參與度得分88.32,反響度得分46.10,獲得感得分85.87。反響度較低,參與度相對較高。與三季度相比,宣傳度顯著提升,反響度有所下降;
從31個省市區來看,京、渝、津、滬四個直轄市和江蘇、河北位居前列,中部地區山西、安徽、河南和西部地區陜西進入全國前10。與三季度相比,山西省進入TOP15。
第四季度改革熱度評估的主要結果:
從領域來看,文化、政治領域改革熱度值偏低,黨建領域提升最多。第四季度,經濟領域得分78.41,政治領域得分65.95,文化領域得分67.43,社會領域得分66.82,生態領域得分69.89,黨建領域得分71.43。
多個領域三季度熱度值為全年最低水平,四季度開始反彈,逐步上升。其中經濟領域改革熱度值相對處于較高位置,領先其他領域,但呈下降趨勢;社會領域改革熱度值明顯下降,且降幅高于其他領域。
從區域來看,中部地區崛起,東北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呈縮小狀態。第四季度,東部、中部、東北、西部的改革熱度指數分別為70.96,71.13,68.79,68.95,比上一季度均有上升。其中,中部、東北地區的升幅較大。
從最近幾個季度的評估結果來看,多個季度改革熱度指數呈現出地域特征,東部地區最高,中部地區次之,東北地區最低;但最近兩個季度以來,東北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差距呈縮小趨勢。
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京津冀地區城市表現突出。京津冀地區改革熱度指數為72.64,長三角城市群改革熱度指數為72.27,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改革熱度指數為72.16,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區首次高于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內地31個?。ㄊ?、自治區)中,12個省份的改革熱度指數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維度來看,參與度、反響度有所下降,獲得感明顯提升。第四季度,宣傳度得分63.56,參與度得分88.32,反響度得分46.10,獲得感得分85.87。
從全年來看,參與度處于高位,呈上升狀態;反響度最低,且從二季度后呈下降趨勢;從二季度以來,獲得感在穩步上升,說明各項改革政策符合群眾預期,能夠滿足群眾改革訴求,群眾的滿意度逐步提升。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改革熱度指數TOP15:
北京77.67,重慶75.14,天津74.77,上海74.38,江蘇72.98,山西72.50,安徽72.45,河北71.83,河南 71.65,陜西71.49,江西71.21,貴州71.20,寧夏71.19,山東71.12,浙江70.97。
其中,山西省提升14名,河北省、江西省均提升4名,安徽省、天津市、重慶市、貴州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排名較上季度均有上升;三季度TOP15省中的福建省在四季度跌出TOP15。
31個省會城市(含直轄市)改革熱度指數TOP15:
北京77.67,成都75.94,廣州75.58,重慶75.14,濟南75.06,天津74.77,西安74.66,上海74.38南寧74.28,南京74.06,鄭州73.99,沈陽73.97,南昌73.89,呼和浩特73.82,昆明73.74。
其中,鄭州市提升13名,南京市提升11名,西安市提升10名,濟南市、南寧市提升7名,南昌市提升6名,成都市提升4名,重慶市提升3名,天津市、廣州市排名較上季度均有上升;三季度TOP15省會城市的福州市、蘭州市、貴陽市、??谑芯谒募径鹊鯰OP15。
337個城市改革熱度指數TOP15:
晉城80.78,北京77.67,長治77.20,南通76.81,郴州76.61,徐州76.56,江門76.49,鎮江76.34,成都 75.94,防城港75.61,廣州75.58,隴南75.29,重慶75.14,濟南75.06,新鄉75.06。
相比三季度,北京、重慶、成都、廣州、南通、鎮江、江門、防城港、隴南四季度繼續留在TOP15,濟南、郴州、晉城、長治、徐州、新鄉則躋身TOP15。
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改革熱度指數:
北京77.67,成都75.94,廣州75.58,重慶75.14,濟南75.06,青島74.79,天津74.77西安74.66,寧波74.44,上海74.38,深圳74.15,南京74.06,沈陽73.97,長春72.63,杭州72.58,武漢71.45,廈門70.43,哈爾濱69.86,大連68.66。
其中,寧波市提升8名,長春市提升5名,成都市、濟南市提升4名,重慶市提升3名,廣州市、西安市提升2名。沈陽市下降9名,上海市下降8名,杭州市、青島市、廈門市、哈爾濱市下降3名。
318個副省級以下城市改革熱度指數 TOP 15:
晉城80.78長治77.2,南通76.81,郴州76.61,徐州76.56,江門76.49,鎮江76.34,防城港75.61,隴南75.29,新鄉75.06,馬鞍山74.97,六安74.95,眉山74.85,銅陵74.74,宜賓74.58。
相比較三季度,防城港、徐州、長治的排名均有上升,南通、鎮江、隴南、江門、六安、眉山排名下降。晉城、郴州、新鄉、馬鞍山、銅陵、宜賓躋身TOP15,齊齊哈爾、蘭州、昆明、大慶、呼和浩特、福州則跌出TOP15。
337個城市按區域改革熱度指數TOP 5:
東部地區:北京77.67,南通76.81徐州76.56,江門76.49,鎮江76.34。
中部地區:晉城80.78,長治77.2,郴州76.61,新鄉75.06,
馬鞍山74.97。
東北地區:白山74.2,沈陽73.97,齊齊哈爾73.81,大慶73.55,吉林73.13。
西部地區:成都75.94,防城港75.61,隴南75.29,重慶75.14,眉山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