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發出全國首張STM智慧柜員機智能辦照系統辦理的營業執照
近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報告顯示,江門改革熱度指數排名全國第七,廣東省第一。根據該報告研究成果,江門2019年的改革熱度一路攀升,從第一季度的全省第四、第二季度的全省第二,升至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全省第一。
近年來,江門系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江門將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減到0.5個工作日內,全省首推商事登記“微信+智能化審批”服務;在企業減負方面,降低用地、用工、用電、用氣成本及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超100億元;在公平的制度環境方面,江門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搭建起全市“信用聯合獎懲一張網”。
數據顯示,江門市多項改革措施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激發市場發展活力。2019年江門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9.04萬戶,各類市場主體總量52.8萬戶,同比增長11.16%,市場主體總量排名全省第六。
全省首推商事登記“微信+智能化審批”服務
“現在,我們不用跑腿就能申請營業執照了!”去年6月3日,拿到全省首張微信智能審批營業執照后,江門八八刻章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定逢興奮地說。
“微信+智能化審批”服務的推出,使江門實現了商事主體登記“免預約”“全天候”“零見面”“無紙化”“智能審批”辦理。通過“人臉識別”功能認證身份后,企業申辦人在手機上依次填寫企業名稱、行業、經營范圍等信息,最終電子簽名確認材料,完成商事登記環節,全程只需約6分鐘。
江門市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不僅在全省首推商事登記“微信+智能化審批”服務,上線全國首部全程智能化辦照的STM智慧柜員機,更將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減到0.5個工作日內,開辦企業全流程1天辦結,經驗在全省推廣。
在“承諾制”審批實施方面,江門去年累計365個投資項目采用承諾制管理,項目前期工作平均提速1—2個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府投資項目、社會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90個和55個工作日內,全國第二個“交地即開工”項目在開平落地。
其中,江門推出《2019年江門市擴大食品藥品行政許可申請人承諾制改革試點范圍工作方案》,進一步擴大“申請人承諾制”試點范圍。目前覆蓋食品生產、食品經營和藥品經營、醫療器械經營四個領域、七大事項,是全國實施承諾制范圍最廣、事項最多的城市。
隨著“數字政府”建設高標準推進,江門市政府數據開放指數排名全國第11,商業信用環境指數排名全國第21,去年第三季度改革熱度指數排名全國第7、全省第1。
今年,江門市將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實現市縣兩級同步推進改革事項全覆蓋。在企業準入制度改革方面,計劃將企業開辦壓縮為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同時,加大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微信+智能化審批”改革力度,推進企業退出制度改革,破解企業“注銷難”。
去年全市企業減負超過100億元
開平市嘉士利食品集團是一家擁有64年歷史的國產糕餅制造商,從最初的幾間糖餅小作坊發展成如今的國產餅干的行業巨頭。廣東省政協委員、嘉士利食品集團董事長黃銑銘算了一筆減稅降費賬:2019年公司在銷售收入增長21.6%的同時,減稅降費政策紅利讓企業增值稅稅負下降20%,享受減免金額1500多萬元,加上個人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2019年共計享受減免稅費超2000萬元。
“品牌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黃銑銘說,“2000多萬的減稅降費以及7000多萬元的研發費加計扣除,讓我們更有底氣和勇氣,加大投入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
為企業減負是2019年江門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的重要措施。根據2020年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去年該市堅決落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工作部署,深入開展“暖企”行動。全年在降低用地、用工、用電、用氣成本及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方面累計為全市企業減負超過100億元,有力地激活實體經濟新動能。其中,2019年江門新增減稅降費共59億元。
“減稅降費和稅收服務的春風,讓江門廣大企業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比f國江是省政協委員,也是江門市工商聯主席、江門市科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據統計,科恒實業近兩年減免稅費超2000萬元,這個數據讓萬國江對2020年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
根據2020年江門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江門將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減稅降費政策,繼續實施好省、市“實體經濟新十條”“民營經濟十條”,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通過持續開展“暖企業、促投資”行動,發揮“工業企業訴求辦理系統”及“江企通”微信小程序的作用,及時為企業解決問題。同時,深化江澳金融合作,打造大灣區跨境金融平臺,推動企業積極與澳門金融機構合作。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多個全省率先
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上,工作人員點擊年度計劃,選擇單位年度抽查計劃,在任務中點擊跨部門抽查任務,按規則選擇行業類型、檢查對象庫、抽查比例等,在確定抽查部門信息與人數后,平臺將隨機確定檢查對象與跨部門的檢查人員。隨后,被抽選的檢查人員馬上出發前往被檢查企業。
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和修正調整,江門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已基本形成統一管理制度、統一系統平臺、統一抽查標準、統一結果應用、統一督查考核和“最多查一次”的“五統一、一促進”新型監管制度體系。
該項創新監管工作也在全省實現了多個率先,不僅率先上線運行市縣兩級政府部門通用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系統,出臺全市通用的“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實施辦法和系統運行細則、制定公布市縣兩級政府部門統一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更率先對非市場主體開展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實現抽查結果與失信主體聯合懲戒融合對接。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贏得了企業經營者的高度贊許和認同,為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激發市場活力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江門市不斷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深入推進網上中介服務超市運營,落實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審查等制度。
去年,江門市出臺《江門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合獎懲工作方案》,大力推進信用聯合獎懲工作,建立政府單位聯合獎懲機制。目前,江門市以建立全市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為目標,建設覆蓋全市各級各部門的信用聯合獎懲系統,在各市(區)、各部門推廣應用,實現將信用信息嵌入各級各部門的管理、審批、工作系統,建立“信用獎懲、一鍵搞定”便捷模式。
今年,江門市將持續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試點五大平臺運營建設,指導企業挖掘和培育高價值專利,促進專利申請量質齊升,爭創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灣區通”探索政務服務跨城通辦
增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窗口,提供“一站式”綠色通道
“這里的服務人員態度非常好,素質很高!”去年底,62歲的香港人陳永權回來臺山辦理不動產業務,在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窗口,服務人員幫他把個人信息轉換成簡體字,方便他謄抄,“我自己就可以完成表格的填寫,不再需要依賴子女”。
2019年11月,臺山市行政服務中心新設立了兩個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窗口,為港澳同胞提供了“一站式”綠色通道,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商品房注銷抵押登記等50多項高頻業務在這里實現了“一窗通辦”。
臺山率先在粵港澳大灣區綜合窗口推出的不動產交易登記業務辦理,為港澳同胞解決了辦理不動產業務排隊時間長、準備材料指引不清、多部門來回跑動等問題。
為了精準對接港澳居民的辦事需求,江門先后在市級和各市(區)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了大灣區綜合服務窗口,為港澳企業和港澳同胞提供咨詢導辦、資料預審以及綠色通道服務,大大減少了港澳居民來回奔波多個窗口、多個部門的麻煩。此外,江門繼續深化與佛山的政務服務跨城通辦合作,積極聯動灣區城市實現跨城通辦。
江佛兩地的自助服務終端覆蓋了兩地的市、區、鎮(街)、村(社區)各級服務中心和公共服務站,為廣大市民提供24小時全天候政務跨城通辦服務,市民可異地辦理社保證明打印、完稅證明打印、房屋登記結果打印等數十項功能。截至2019年12月初,兩地跨城辦理業務累計共2247筆,大大節省了兩地市民辦事的時間成本。
2019年9月,江門還新上線與廣州(57項)、東莞(38項)、惠州(14項)、河源(27項)、清遠(36項)、梅州(9項)等市的跨城通辦服務,為江門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江門積極融入大灣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