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本會概況 > 大事記

2013年中國體改研究會大事記

時間:2021-07-24 00:58
1月6日
    宋曉梧會長應全國政協的邀請,在北京出席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工作座談會。
1月11日
    宋曉梧會長應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的邀請,出席張高麗副總理主持的關于國務院部門轉換職能、提高效率、搞好服務的座談會。并就體改機構設置問題提出本人的建議。
1月14日
    魯利玲副秘書長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家組會議,討論完善2012年基本醫療保險評估報告。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會長王東進同志到會并作重要講話。
1月23-27
   樊綱副會長出席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并在分會上進行演講。
3月13日
    魯利玲副秘書長作為課題組成員,赴上海參加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代中國農村基層檔案資料搜集、整理與出版”的開題論證會。
3月28日
    魯利玲副秘書長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的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專家座談會。
3月26日
    樊綱副會長應邀出席中國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發展論壇專家論壇”,會議主要討論了世界與中國經濟問題,出席會議主要是國際國內經濟學者。
3月30日
    本會召開2013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會議的中心議題為“中國下一步改革的突破口”。與會代表有高尚全、彭森、楊啟先、遲福林、石小敏、陳鴻昌、黃挺、張昌鳴、孔涇源、王一鳴、李羅力、陳劍、馬克、廖明、魯利玲、袁緒成、楊冠三、張維迎、陳興動、楊柏、賈寶蘭、陳功、周志興、武建東、李曙光、王志樂、余暉等關注體制改革的官產學研各界代表30余人。會議在北京臥佛山莊舉行。
3月31日
    宋曉梧會長主持召開了中國體改研究會2013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會議在北京臥佛山莊舉行,本次會議的議題是評審2012年研究會、基金會委托課題,以及討論確定2013年研究會重點課題選題。參會人員為學術委員會委員和相關課題組負責人盛洪、王小魯、高輝清、文宗瑜、武建東、姜斯棟等。學術委員會委員們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對課題的完成質量均予以了高度評價,并對相關課題的修改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4月5日
    樊綱副會長應博奧論壇秘書處的邀請,出席在海南舉辦的“博奧論壇”。會議主題為“中國經濟改革”。主要的參會者為各國政要與學者。
5月9日
    宋曉梧會長應全國政協的邀請,出席在北京政協第9會議室召開的“著力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扎實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專題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全國政協領導、有關專家學者和專題組成員。
5月11日
    魯利玲副秘書長參加《吳敬璉文集》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與會者圍繞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現狀、問題及未來走向發表了意見。
5月23-26日
    魯利玲副秘書長與楊冠三、翁永曦赴安徽省鳳陽縣,與鳳陽縣檔案館商談整理鳳陽縣農村改革歷史檔案的有關事宜。最終形成中國改革基金會、華東師范大學和鳳陽檔案館的合作項目,并付諸實施。
5月31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中國人力資源年會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企業分會成立大會。
6月6日
    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年會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改革與企業發展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遠望樓賓館隆重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顧問閆克慶、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吳天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資委等部委的有關領導、專家和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就當前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形勢、面臨的問題和發展前景進行研討和交流。
會上,圍繞如何高效推動我國產業改革發展這一主題,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孔涇源、產業所所長王昌林、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副總經理余紅輝分別就產業改革方向和重點、創新驅動新興產業發展、深化國有企業發展改革、節能環保產業改革發展等題目進行演講,并與與會企業代表就其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了對話交流。
同期還舉行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產業改革與企業發展委員會成立大會,吳天林當選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廖明當選常務副會長,遲長勝當選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彤宙、李子凌、杜世源、蘇增福等企業領導人當選副會長。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發來賀電,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資委等部委有關單位和社科院、清華、北大等多家研究機構,河北、陜西、廣東、江蘇、內蒙等地方體改研究會也向大會發來賀電賀信。
6月9日
    宋曉梧會長在京出席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3013年董事局會議。
6月10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與北京大學法學院、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法學院聯合舉辦的“土地制度改革國際研討會” 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一層學術報告廳舉行,40多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與國際學者就分土地征收制度及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與發展模式、公共利益與公共參與、土地所有制比較研究等土地制度改革有關話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石小敏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姜明安教授、荷蘭格羅寧根法律與治理中心主任Leon Verstappen等出席了研討會并發表演講。
    出席并參加研討會的還有北京大學法學院人大與議會研究中心主任張千帆教授、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Joost Herman、荷蘭駐華使館教育官員David Pho、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李維長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任李平教授、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嚴之堯等。
6月14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中國就業促進會舉辦的“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研討會。
6月22-23日
    宋曉梧會長和石小敏副會長赴深圳出席深圳市馬洪經濟研究發展基金會召開的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府工作民間評價論壇”活動。
6月27日
    馬克副秘書長出席發改委連維良副主任召開的座談會,會上連維良副主任了解了《改革內參》的辦刊思想,研究如何更好地發揮《改革內參》的作用;并對《改革內參》強調和定位“怎么改”很贊同,希望《改革內參》當好參謀助手。他要求雜志社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明確不讓做的堅決不做。政治上和黨中央、委黨組保持一致。要牌子(指發改委主管)就要承擔社會責任,要自由就做自由媒體。連維良副主任還提出當前急需研究的一些問題 ,希望雜志社重點關注。
    參加座談會的發改委領導有連維良副主任、孔涇源司長和其他4位同志,雜志社參會的有社長、副社長、副總編輯等6位同志。
7月5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主持的國家發改委老領導座談會,會議由杜鷹副主任主持。
7月24日
    宋曉梧會長出席新京報主辦的“青年經濟學人論壇。
8月9日
    人民日報刊登了宋曉梧會長撰寫的“縣長不該是公司經理”的文章。該文著重指出,現階段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傾向十分嚴重,在計劃經濟下,我們把企業辦得像政府,現在是把地方政府辦得像企業。其競爭角色極大扭曲了市場配置機制,并為此付出了過高的資源環境成本。
    新階段改革的關鍵,我建議從幾方面逐步破題。一是建立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取消地方政府GDP、投資等考核指標,以利于全國政令統一、市場統一,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各地市區域是否協調發展的主要考核指標。
    二是明確劃分各級政府事權財權,按照公共財政框架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明確界定各級政府的職能,落實與之相匹配的財力。盡快把各級政府間的財稅關系、責權劃分等基本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規范,限制中央政府部門的自由裁量權,杜絕“跑部錢進”的弊端,同時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社會組織、市場中介組織分開。
8月16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召開紀念《改革內參》創刊30周年座談會,宋曉梧會長會議主持并講話。
9月6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參加莫干山會議,本次會議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聯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共同舉辦的“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莫干山會議)。本次會議圍繞財稅體制改革問題,并聚焦于“創建公平、開放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財稅體制改革再突破”這一主題。會議吸引了全國知名經濟學家、經濟學領域專家、政府領導、以及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優秀企業家等約100人出席。
9月15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中國企業聯合會舉辦的“袁寶華企業金獎獲獎企業論壇”。

9月22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公益事業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本次會議由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等機構共同舉辦。
10月23日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2013年10月連續推出十場系列時事報告會《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第八場報告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行,主講嘉賓為宋曉梧會長和遲福林副會長。

 

11月16日
    本會上午,召開了中國體改研究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宋曉梧會長主持會議,張昌鳴秘書長對我會一年來的工作情況進行了總結,副秘書長張朝元同志對會員管理情況進行了介紹,漆暢清同志對科研工作進行了介紹,常務理事廖明同志對產委會的工作進行了介紹。在這次理事會上,還對新申請加入我會成為理事的三位同志進行了表決通過。約100名理事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在北京遠望樓賓館舉辦。
    下午,召開了第十一屆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體改研究會,論壇的主題是:回顧與瞻望。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和政府部門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會議。參會的主要領導有: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陳錦華、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洪虎、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國家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彭森、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甘藏春、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陳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克平、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全國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王東進、國家建設部原副部長劉志峰、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賀光輝、中國體改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宋曉梧。
    宋曉梧主持開幕式,開幕式上宋曉梧宣讀并展示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致大會題詞“中國不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鄧小平語)。本屆論壇發言主要圍繞11月15日剛剛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展開。本屆論壇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石小敏主持,高尚全作題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的發言,洪虎作題為“關于出資人制度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思考”的發言,王東進發言題目為“改革鑄就輝煌,實踐創造偉業”,彭森發言論述“如何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論壇下半場由樊綱主持,吳敬璉發言題為“再接再厲,構建中國2.0版市場經濟”,汪玉凱發言題目為“中國改革的邏輯”,劉尚希提出對“財政改革的前瞻性看法”,王德培對“上海自貿區改革的前景”進行多角度的分析。會議在北京遠望樓賓館舉行。
12月1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在北京舉辦的“第五屆全球PE北京論壇——轉型﹒創新﹒機遇”。并在大會演講。
12月8日
    宋曉梧會長出席孫冶方經濟學基金會成立30周年紀念活動。

12月13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受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委托,承擔了2013年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總體評估工作,宋曉梧會長任課題組長,石小敏、馬克、廖明、許欣、漆暢青任課題組成員。課題組多次討論,評估報告幾經修改,最后順利完成課題。評估報告獲得了徐紹史主任的肯定和認可。


12月14日

    宋曉梧會長出席中國勞動關系學會舉辦的“   勞動關系”國際研討會。
 12月18日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承辦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高層研討會在攀枝花市紅格假日酒店舉辦。會議主要交流經驗、研討資源型城市轉型及可持續發展方略。出席會議的有宋曉悟會長、馬克社長、攀枝花市委書記劉成鳴、市長張剡、發改委東北司副司長姜四清、東北師范大學資源型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支大林、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宏觀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國力、國土部黃小虎、山西省旅游局局長馮建平、濟寧市常務副市長劉中會、焦作市常務副市長趙建軍等。
12月21日
    宋曉梧會長應邀出席在南京召開的“江蘇省體改研究會年會”,并在會上作了“市場導向的改革”主旨報告。
12月23日
    宋曉梧會長出席中國經濟50人長安講壇,并發表“走向共同富?!钡难葜v。
12月26日
    宋曉梧會長出席由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的聯合舉辦的“中國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專題報告會。并在會上作了專題報告。宋曉梧參加“新階段 新方略 新夢想——中國改革(2013)年會”并作演講
12月28日
    我會名譽會長高尚全、會長宋曉梧、副會長石小敏、秘書長張昌鳴、副秘書長馬克出席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主辦的“新階段新方略 新夢想--中國改革(2013)年會”。會議由張昌鳴主持。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總編輯馬克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詞。高尚全解讀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宋曉梧以《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要取得實質性突破》為題進行了演講。參與本次年會的嘉賓有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守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2013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單位主要領導,國內主流媒體,以及關心改革的社會各界人士共120余人參加了本次年會。會議在北京舉行。

12月31日

    宋曉梧會長應要出席在深圳召開的“第五屆深圳學術年會暨首屆深圳改革論壇”,并在大會作了主旨演講。本次會議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等單位共同舉辦。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