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整個金融政策的態勢是2015年闖關變成2016年的管控,是問題導向,絕對不是頂層設計,中國政策的變化是問題導向型?!?8月21日,在由??ㄖ菐炫c第一財經聯合主辦的“2016 ??ㄖ菐?· 第一財經 趨勢 論壇”上,??ㄖ菐焓紫洕鷮W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王德培說,當今世界包括中國發生這么多事,主要由五個泡沫造成的:金融泡沫,央行泡沫,產能泡沫,資產泡沫,科技泡沫。這是人類的一個宿命, 它們內在的邏輯關系必然是一條一條走下去的,我們今天來到了第四個泡沫——資產泡沫,而且來到了“荒”和“慌”的切換當口。
以下是福卡智庫授權澎湃新聞發表的王德培部分演講內容:
當下的資產荒有兩層含義,一是“荒涼”的荒,我們M1是44萬億,M2是150萬億,老百姓尤其是企業家都把這些錢放到活期存款里,活期存款算是M1,錢很多,資產在哪里,這是一個荒。瘋漲之后的房地產行業,南京存量房3萬套,現在每個月的銷售1萬套,在南京賣房要搖號,像上海汽車搖號,所以在南京市買到一套房就像中彩票了,你說這個資產荒不荒?
資產荒這個話題在2016年已經陡然地轉變成豎心旁的“慌“,恐慌的慌,為什么恐慌呢?國家的金融政策開始方向性地進行調整,僅靠房地產支持中國經濟不行。去年經過調整以后GDP 是67萬億,一半是用于消費的,我們所有的服裝,包括紡織的布料等等是1.5萬億,汽車一年是2萬億,第一的是8-9萬億的房地產。有關部門已經放了狠話,將義無反顧出臺房產稅。針對房地產貸款等一系列的政策,就是中央政府準備戳破這個資產泡沫續篇。
金融改革以后是制度變更創造財富,這樣的財富來得連你自己都難以想象,土地紅利、認購證、以及現在的IPO,甚至是新三板,盆滿缽滿,財富高度的集中是靠勞動嗎?不是的,是靠制度的變換。整個國家是因為社會出現騷亂,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倒逼國家調整金融政策,由闖關變成管控,這是國家可能要戳破資產泡沫的第一個信號。
為什么世界及中國發生這么多事,我想是由五個泡沫造成的:金融泡沫,央行泡沫,產能泡沫,資產泡沫,科技泡沫。
第一個,金融泡沫,2008年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這場危機反過來證明今天的市場經濟,金融常態下可以優化配置,但是任由它走向極端只能帶來更大范圍內經濟的崩盤。危機爆發了以后,政治家都是追求平衡,所以伯南克就在電視臺公開講話,各位不要恐慌,我將派直升飛機飛到華爾街上空下底下拋灑貨幣,第一波拋灑了6.6萬億,第二波拋灑了6000億,第三波是每個月拋灑850億。我們國家2008年上半年打壓遏制過熱的經濟發展勢頭,到了2008年年底危機一爆發馬上轉向,中央拿出1萬億,地方配套3萬億,財政引導4萬億,2009年4月份全國的信貸突然井噴9.6萬億,我們的M2已經是150萬億,其中100萬億就是這七年創造的,這在人類經濟史上有過嗎?
第二個泡沫就是央行的泡沫,老大美國注水飲鴆止渴,中國變本加厲注水,安倍晉三第一波拋出2萬億美金,前兩天又宣布了28萬億日元新的經濟刺激,只有歐洲人講究原則,財政金融要平衡,要勒緊口袋過日子,你一勒,老大老二老三日子過得很好,他日子不好,矛盾就集中到他那里,所以整個歐洲特別是南歐,失業率達到25%,18-25歲失業率達到50%,成為一個動蕩的社會。最后問題倒逼這些歐洲央行也開始動腦筋,所以整個歐洲2015年開始實行負利率,日本也開始負利率,金融泡沫加上央行的泡沫,這兩個泡沫疊加世界經濟已足夠麻煩了。
第三個是產能泡沫,我們制造業那么多的鋼鐵消耗得了嗎?今年因為螺紋鋼上來了,大家都去猜背后的因素,我說很簡單,房產井噴了,螺紋鋼肯定也井噴,就是這么簡單?,F在這些實體經濟日子很不好受,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咎由自取,你創造了一個全球都無法消費的過剩商品,與過剩商品背后相應的就是過剩的貨幣。
三種泡沫疊加了以后就導致第四個泡沫 —— 資產泡沫出現了,所以資產泡沫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前三個泡沫疊加了以后形成的。討論中國特色,中國的根本點在哪里,說得淺一點,中國人是抓基本建設和房地產,這是中國經濟的邏輯,對于美國而言就是金融和科技。再往深講主要就是土地。銀行發了那么多貨幣,為什么中國沒有崩盤,都被土地吸納了,被土地上面的建筑吸納了,所以中國那么多的錢沒有出現失控的通脹,土地和房產吸納了貨幣。
國內干枯的土地水注滿,開始變成濕地了。新城建設,未賣出去的7億平米,再建的、已建、還要建的70億平米,這些所有的存量和增量可以解決34億老百姓的住房問題,這么一來這個土地和房產無法成為我們印刷貨幣的主戰場,所以我們提出來“走出去”,要進行國際資產配置,要讓全世界人民分享中國的通貨膨脹,在全球進行收購、并購,這個事美國與歐洲做過了,我們今天依然做。
全世界的央行為了拯救經濟注水,進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投放,最后從門口扔出去的,從窗口又進來了,如此一來推高了資產價格。資產價格和房地產價格一上去,引發了整個社會的不滿意,老百姓不滿意,有關部門馬上又要改口,又要收,一收經濟又要下來,全世界政治家客觀上結成了神圣同盟,圍剿富人,資產泡沫已經由荒涼的“荒”演變成恐慌的“慌”。
第五個泡沫雖然是科技泡沫,但是這個泡沫在形成過程中,破滅過程中成就的是誰?購買了科學技術、儀器設備,成就了那些博士、博導等等,雖然泡沫破滅了,但是給他們帶來了就業機會,10%的成功又讓中國帶來了一系列的發展。
科技創新有一個偏態曲線的規律。在第一波概念出來的時候大家紛紛往里面沖,資本也往里面沖,但是它的技術是有限的,我們看VR一刻鐘會有暈眩感,要真正走向普羅大眾,讓我們像看電視那樣欣賞,至少要一個年代。所以第一輪催生出來的產品最后都不接地氣,70%-80%的企業要倒閉,就像今天我們拿著手機很方便,但是在十多年以前那是概念,七八十個企業死掉了。接著,這個曲線會繼續向前走,這個往前走的斜率很小,但是那些企業才是真正能夠穩下來站住的企業。
所以即便是投資新經濟,也要看你站在這個曲線的哪一端。總而言之,中國的老經濟目前確實呈現出去產能的態勢,日子很很蕭條,但是我們的新經濟正在破土而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國家的金融業態正在發生實質性的轉變,中央政府是在被問題倒逼過程中實現轉型的。我們認為有幾股力量引導未來趨勢,科學家走在最前面,企業家,然后是政府、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幾個方面合攏來形成的對角線才是未來真正的趨勢。
未來整個國家的資本金融會發生一個什么變化,就是由原來的炒作證券諸如此類的金融化變成資本化,這個資本化怎么表達出來? 是由國家出面背書的,或者由企業自由組合的資本化運作,形成超過VC和PE的“產業引導基金”。我們經常說資產負債端和資產收益端不匹配,因為投錢的人希望波動小、收益高,然后流動性要強。但是。搞科技創新99.1%是失敗的,這種巨大的失敗不是某個機構、或某個地方政府能承擔的,一定要有規模來分擔風險。未來可預見的一個年代在這個方面的商業機會我認為是相當多的,投資者要有耐心。
綜上,整個金融政策的態勢是2015年闖關變成2016年的管控,是問題導向,絕對不是頂層設計,中國政策的變化是問題導向型。“五個泡沫“是在世界范圍內的話題,金融泡沫、央行泡沫、產能泡沫、資產泡沫和未來的科技泡沫,這是人類的一個宿命, 它們內在的邏輯關系必然是一條一條走下去的,無非我們今天來到了第四個泡沫——資產泡沫,而且來到了“荒”和“慌”的切換當口。我也不贊同經濟健康不健康,好還是壞的概念,因為一個企業要真正做大做強,有爆炸式增長的機會時間窗口在哪里?就是在危機的底部,你才可能兼并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