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鄭新立:兩岸企業可攜手在三個領域增強世界競爭力

時間:2021-07-24 01:20

19日上午,第十一屆臺商論壇在淮安開幕,經濟學家、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鄭新立作主旨演講。他指出,兩岸企業家可攜手在電子信息產業、化工新材料產業和智能制造三個領域加強合作,有望在短期內增強在世界上的整體競爭力。

 

    鄭新立說,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應當成為中華文明再造輝煌的主體,兩岸企業家攜手,至少可在三個領域創造出世界領先的競爭力。

 

    首先是電子信息產業。鄭新立介紹,臺灣和大陸電子信息業的產業規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但是創新能力還不夠。如何使電子信息業由“制造”轉向“創造”,是兩岸企業家共同的任務,“如果兩岸企業家攜手,加大對電子信息業研發的投入,用自主創新的成果支持產業的發展,增強競爭力,不僅能在產業規模上,而且還會在創新能力上超過硅谷。”他說,中國現在每年創造的技術專利數量世界第一,我們申請國際專利和美國距離正在迅速縮小。2011年美國申請了6萬項專利,是中國的6倍,2012年縮小到3.8倍,2013年縮小到2.8倍,2014年縮小到2.5倍,“按照這樣一個速度再有三五年,中國申請國際專利的數量有可能趕上或者超過美國。”

 

    鄭新立認為兩岸企業在化工新材料產業也可尋求突破。他說現在中國每年進口的精細化工產品達2000多億美元,進口芯片2000多億美元,新材料面臨從石墨烯到碳纖維新的突破,臺灣在石油化工行業有自己的優勢,兩岸企業家攜手不僅可以滿足大陸對新材料、石油化工產業的需求,也可以提高競爭力,做到世界第一。

 

    第三個方面是智能制造。鄭新立表示產業要升級,制造業是關鍵,“如果兩岸數控設備智能制造的企業家聯手,共同研發,形成整體的競爭力,那么智能制造有可能成為第三個我們在世界上引領發展的重要產業?!彼瑫r也指出,兩岸企業合作的領域還有很多,但這三個領域,既能滿足當前的需要,又有較好的基礎,兩岸企業家應努力盡快做出成果。“誰掌握了技術,誰掌握了知識產權,誰就掌握了利潤分配點,所以我們要在這三個領域要加強投入,通過創新實現三個產業的振興,作為中華文明復興的重要支撐?!?/span>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