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彭森:做改革工作需要有奉獻精神

時間:2021-07-24 01:19

12月17日召開的中國改革(2016)年會·地方改革部門圓桌座談會上,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指出,做改革工作需要有犧牲精神、奉獻精神。

 

    在聽取了來自各?。ㄊ?、自治區)黨委改革辦負責人和代表的交流和座談后,彭森在講話中指出,三年來的地方改革實踐,充分證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地方改革部門從組織機構上有了很好的落實,各?。ㄊ?、自治區)按照中央的精神,把深改辦設立在省委這一級的機構里面來,組織工作定位準確,職責明確,組織到位,工作得力。他指出,改革是億萬人民的事業,需要有推動改革工作的專業平臺,須要改革工作者具有獻身精神、奉獻精神。

 

    針對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彭森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是用“解放思想”促進處理好中央頂層設計和地方的試驗探索的關系。中央頂層設計包括了336項任務,有很多是屬于一竿子插到底,也有宏觀層面大的體制創新方面的改革,對于地方來說就是要執行落實好。而在具體落實和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就需要地方改革部門去研究、探索和創新,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與中央的頂層設計、堅持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毫不矛盾,也是中央一貫提倡的。解放思想必須實事求是,要做到實事求是也必須解放思想。單純搞教條主義、搞機會主義都解決不了實際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問題,必須解放思想,這個問題處理好,地方還有大量改革的經驗可以總結可以推廣,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大有作為。

 

    二是以“依法治國”的理念促進處理好改革任務多和突出重點的關系。解決改革工作中存在碎片化的問題,就要抓住做好最根本最要害最關鍵的工作,注意強調部門之間的結合。將深改辦和法治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就是非常好的嘗試。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辦法,實際上就是看準以后先制定一些法律,法律制定以后,改革問題迎刃而解,從而全面推開,這也是國際上改革的重要的辦法。所以在把改革工作關系組織好處理好的同時,就是要運用好法律的工具,保證各項改革始終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以突出工作的重點。

 

    第三是以社會的的評價、人民群眾的評價和參與促進做好督察、監督、落實工作。地方一線同志現在很多把督察的工作,監督的工作,或者評估的工作作為我們推動改革以及改革措施落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和主要工具,應進一步動員社會的力量做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最終的目的還是讓人民群眾能夠從改革中獲得最大的利益,能夠有最大改革成果的獲得感,所以改革成功不成功,改革的方向對不對,最后還是需要社會評價、人民群眾評價。充分利用第三方評估,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組織群眾做好這方面工作,這方面也有大量空間可以做探索和實踐。

 

    彭森同志從改革開放之初就開始從事改革工作,三十多年來在原國家體改委、原國務院體改辦以及國家發改委和全國人大財經委都參與或主抓改革工作,是我國改革領域資深老領導。

 

    地方改革部門圓桌座談會是中國改革(2016)年會的一項重要議程,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黨委改革辦的負責人和代表參加了會議。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