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胡德巧: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時間:2021-07-24 01:17

改革開放41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同時,出臺一系列引導、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規,不斷改善營商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形成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發展的良好局面。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體制環境。

 

一、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過程,是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也是民營經濟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的過程。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經濟從“有益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重要基礎”,再到“共同發展”和“兩個毫不動搖”,其地位迅速提高和加強。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2018年1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從基本國情和戰略高度出發,對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作出了準確判斷和科學定位,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绷暯娇倳浺荒昵鞍l表的重要講話,表明了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表明了黨中央對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強決心和信心,表明了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申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黨中央、國務院強調要對各種所有制經濟進行法律保護,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財產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的保護;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的通篇講話中,不僅充分肯定了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闡述了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對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作出了部署,對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提出了要求,使全國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受到極大鼓舞和振奮。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從上到下、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了新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有的還出臺了新的法律法規,這將為民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迎來新一輪高質量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非公有制經濟和民營經濟的作用有目共睹。不管在穩增長、穩就業、穩外貿、穩投資、穩稅收,還是在技術創新、發明專利、新產品開發、活躍市場、豐富和滿足人民群眾生活等各個方面,民營經濟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大家知道,截止2017年底,民營經濟有著“五六七八九”的貢獻特征。近兩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指引下,民營經濟發展步伐繼續加快,民營經濟的貢獻率不斷發生新的變化。從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看,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635636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國有投資增長1.9%,民間投資增長8.7%。全年民間投資394051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2.0%。2019年,中央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實施兩萬多億減稅降費政策,給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9644億元,占新增減稅總額的64%??梢姡趯嵤p稅降費政策中,民營經濟收益最為明顯。

 

7月6日,我們就“發展民營經濟促進穩就業研究”課題,赴安徽省廣德縣(8月份掛牌為廣德市)調研,普遍反映都享受到了政策實惠。廣德縣政府及各部門服務意識強,辦事效率高,給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一流的營商環境。該縣50萬人口,區位優勢獨特,周邊有南京、上海、杭州等發達城市和多個經濟圈、經濟帶圍繞且近距離輻射,民營經濟、民間投資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現已成為該縣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2019年上半年,廣德縣民營經濟的貢獻顯示出“八、九、九、九、九、十”的特征,即貢獻了80%GDP,95%的稅收,95%的城鎮就業,99%的企業數量,99%的科技創新成果,100%的進出口額。事實證明,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更不可忽視。

 

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仍有較大空間

 

改善公有制經濟營商環境易,改善民營經濟營商環境難。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是指影響民營企業活動周圍社會、經濟、政治、政策、法律、市場、輿論等方面的環境和條件。必須肯定,改革開放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總體的營商環境大為改觀,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也在不斷完善。對民營經濟的政策從過去的“限制”、“打擊”,到現在的“引導、鼓勵和支持”,其營商環境是天壤之別。習近平總書記99日主持召開中央深改委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對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明確了新的指導方針。國務院剛剛公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011日起施行),規定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適用國家支持發展的政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對改善營商環境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必須看到,目前的實際情況與中央的重要精神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民營經濟進一步向前發展仍面臨諸多營商環境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有的甚至是一些存在已久的根本性的問題。

 

一是對民營經濟的思想認識有待于進一步統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針上來。在實際工作和政策實施當中,一些部門對民營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仍然區別對待,不能一視同仁,體制性政策性分割現象較為明顯,對民營企業持“二等公民”的態度和對非公有制經濟長期存在的種種疑慮還未徹底消除。尤其是社會上一些人思想觀念陳舊,對民營經濟歧視性的觀點、攻擊性的言論的現象時有發生。什么“民營經濟離場論”、“國進民退論”、“新公私合營論”、“非公經濟退出論”等等,個別的甚至直接提出要“消滅私營經濟”。這些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和十分有害的,完全與黨的大政方針反其道而行之,必須加以清理和制止。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蔽覀円M一步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和中央大政方針上來。

 

二是長期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未從跟不上得到解決。普遍認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是關系民營企業生死存亡的問題。其主要表現是,有的企業有機遇、有項目、有市場,但因無資金、無關系、無政策而被耽誤了;有的企業融資擔保信用條件具備,但也被金融機構拒之門外;有的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時申報項目,也同時經有關政府部門審批通過同意立項,但銀行來一個“公私分明”的雙重標準,國有企業能夠如愿以償得到貸款支持,而對民營企業卻是側目而視、一分不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對黨和國家關于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不到位,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兩個毫不動搖”貫徹落實不到位?,F在看來,金融等領域改革滯后,金融體系不健全,仍然是民營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改善的重要障礙。解決民營企業融資貴、利息高、辦事繁瑣、成本壓力大的老大難問題勢在必行。

 

三是政府仍干預過多,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地位和體制機制有待于建立健全。多年來進行的“放管服”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待于進一步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并未根本理順,尤其是在實際工作中,市場的作用發揮不夠,政府的作用盲目擴大、任意發揮。政府干預市場插手企業的現象屢屢發生,民營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沒有完全建立。有些部門為私營經濟和民營企業服務的意識淡薄,把服務與收費等同起來。有的部門依法行政不規范,隨意執法、選擇執法、以罰代管、執法粗暴、執法違規等現象大量存在。有的地方和部門理解中央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有偏差,改善營商環境缺乏實質性措施。有的在平等保護產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等方面還有較大距離。有的只是熱衷于招商引資,熱衷于鋪攤子,使本來一些好的項目因營商環境差落不了地。

 

另外,有的政策落實不到位,服務體系不健全;有的管理不規范,企業負擔過重;有的中間環節多,增加企業成本;有的檢查頻繁,企業壓力太大,等等。這些都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阻力,都是制約民營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的消極因素。

 

三、進一步從根本上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

 

當前,國內外形勢異常嚴峻復雜,給我國經濟和市場預期帶來不利影響。總體看,2019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出現新的亮點,但下行壓力在持續加大。前三季度經濟增長6.2%,比去年同期的6.7%下降0.5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三個季度中,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接著2018年幾乎呈逐季度下降趨勢。同時,就業、投資、工業企業、對外貿易等重要指標增長也出現下降,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為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市場化改革不放松,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在支持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方面,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的決策部署和有關要求,以拓寬民營經濟發展空間為重點,創新、建立健全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全面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

 

第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刻理解“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重要性。對民營經濟而言,輿論環境是最大的營商環境。各地各有關部門應上下配合,積極引導,克服一切舊的、傳統的和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輿論。樹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良好社會形象,形成尊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良好風氣。主動和民營企業家交朋友,更多理解、關心民營企業家的工作、生活。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真正把民營企業家當做自己人,幫助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成長,保護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虛心聽取民營企業家的各方面呼聲,為他們的工作加油鼓勁,鼓勵他們創新創業,增強他們干事的信心。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更高,讓民營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更大,讓民營經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發揮更充分。

 

第二,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消除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創新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基本前提。長期以來,民營企業為推進市場化改革和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為民營經濟發展掃清體制障礙,建立和創新制度體系。深化市場化改革的關鍵和核心,是要真正把中央關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戰略舉措落實在行動上。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理論創新和科學定位,我們要共同珍惜,共同在實際工作中貫徹運用。這是刀刃向內、切肉見骨的改革,啃下這塊硬骨頭,其他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同樣,真正執行和落實好了中央關于“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決策部署,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才能真正使民營經濟能夠參與平等競爭,才能真正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寬松的體制機制環境。

 

第三,統籌建立和完善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制度、體制、政策體系。統籌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有統籌的制度保障,防止搞雙重標準。這是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的關鍵。按照《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規定,在“兩個毫不動搖”原則指導下,清理和廢除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之間不平等的制度性、政策性文件?!皟蓚€毫不動搖”就要兩個同等重要,兩個一樣享受,兩個同樣環境,兩個共同發展,兩個不可侵犯,兩個平等保護,兩個都要平等競爭,兩個都必須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兩個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現在起,就要抓緊制定和出臺統籌性的政策,建立統籌性的體制機制。有關部門應建立反映民營經濟發展基本情況、所作貢獻等指標數據統計制度。目前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民營企業融資、稅費、用地、人才、教育、培訓等方面不平等的問題。

 

第四,對民營經濟發展和私人經濟財產權實行最嚴格最有效的法律法規保護。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律環境是營商環境最大的制度環境?!皟蓚€毫不動搖”要有嚴格的法律固定,“兩個財產權不可侵犯”要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平等保護產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要有嚴格的法律規定,對民營經濟地位作用的定位和支持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要建立可靠的法律依據。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文件和條款,讓民營企業和民間投資依法進入法律未禁止的所有行業和領域。有了可靠的法律保護和人身財產安全,才能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才能讓他們放心、安心、舒心和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讓他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并激發出最大的活力和創造力,以更大熱情和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

 

注:本文載于《中國發展觀察》2019年第21期。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