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余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近日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為67.86,比上季度下降1.96,連續兩個季度呈現下降趨勢。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下降。但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整體改革熱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報告,從六大領域來看,經濟領域改革熱度值保持高位,生態領域位居第二,黨建領域排名第三,文化領域改革熱度值首次超過社會領域,排名第四,社會領域、政治領域分列第五、第六。與二季度相比,文化領域保持不變,其他領域均有所下降。
從四大區域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繼續保持第一、第二,東北地區從上季度開始落后西部地區的情況沒有發生改變,而且差距呈擴大趨勢。
從維度來看,參與度、反響度有所下降,獲得感提升明顯。從連續幾個季度評估結果來看,獲得感上升,說明各項改革政策符合群眾預期,能夠滿足群眾改革訴求,群眾的滿意度提升。
三大城市群整體改革熱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長三角城市群高于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和京津冀地區。
從31個省市區來看,京、滬、渝、津四個直轄市和東部沿海的江蘇、浙江位居前列,中部地區河南、安徽和西部地區陜西進入全國前10。與二季度相比,河北省、江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進入前15名,廣東省、四川省、內蒙古自治區則跌出前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