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建立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時間:2021-07-24 01:14

2005年以來,連續7年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平均每年提高約10%,大致與這一階段GDP的增長幅度相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數千萬企業退休人員的不滿情緒。但是這次兩會前夕,有關民意調查表明,在社會保障領域,人們最不滿的還是養老保險的雙軌制問題。

 

現在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制度設計,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平均約60%,而機關事業基本養老保險的平均替代率約為80%以上。此外,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而機關事業單位仍未實現社會化管理,一些有實權的部門可以從各種途徑為其退休人員增加福利。因此,盡管連續7年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仍然難以平衡兩種不同制度造成的巨大差異。

 

從國際經驗看,一些曾經實行公務員與企業職工分設退休制度的國家,因為平衡兩者關系遇到諸多困難,相繼實行了制度并軌。例如,美國1984年建立了覆蓋所有就業人員的聯邦養老保險制度,日本1986年建立覆蓋全體國民的國民年金,近年來,又有一些國家統一了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我國處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國有經濟占比遠比一般市場經濟國家大,且企業退休人員、老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卻非要堅持搞兩套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社會平添了許多不必要的群體矛盾和利益糾紛。

 

因此,“十二五”時期僅僅建立正常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增長機制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銜接機制。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平衡兩種制度之間的差異,還不如釜底抽薪,建立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制度。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可以覆蓋城鎮所有就業人員,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有什么必要非搞雙軌制呢?雙規制不僅引發企業退休人員的不滿,而且給機關事業單位造成了越來越沉重的養老負擔,還增加了醫院、高校、新聞媒體等事業單位的改革難度。

 

現在統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難度不在于具體政策如何設計,這方面國外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國內一些城市在上世紀90年代也積累了探索的經驗,難度在于統一制度必然要大幅度調整既得利益。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長治久安考慮,應當下決心啟動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并采取統一制度設計,老人逐步過渡的辦法,減輕利益調整帶來的社會震動。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