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改革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稱,目前高儲蓄和低消費達到了近些年的最低點,應對當前內外經濟形勢,提高消費率必須在四大領域破題 開征資源稅種、國有資本分紅、調整個稅、加大社保投入。
高尚全建議,當下各級政府政策要在“如何撬動市場力量作為考慮的重點”。對于短期不得不直接介入市場的行為應避免過度干預,甚至取代市場,同時也要考慮經濟運行恢復常態時的“淡出”安排,要有個退出的機制。
樊綱:建議微調個稅稅率累進制
“收入分配問題是導致我國內外經濟失衡的關鍵因素?!?/span>
12月6日,在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改革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稱,目前高儲蓄和低消費達到了近些年的最低點,應對當前內外經濟形勢,提高消費率必須在四大領域破題 開征資源稅種、國有資本分紅、調整個稅、加大社保投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在進行當中,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4萬億啟動內需計劃的十項措施已經開始實施。相比以政府投資快速拉動經濟增長的“救急”效應,學界更看重對結構性問題進行根本性體制改革而帶來的長期效果。
“如果不解決儲蓄、消費這一國民經濟最重要的結構失衡問題,其他改革都是隔靴搔癢?!狈V稱。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從拉動內需和刺激經濟增長來看,中央新增投資主要的作用在于引導和拉動社會投資,給市場以信心,而真正形成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需求還要靠全社會的投資、好市場的力量,還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因此,要繼續深化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改革,如投資體制、財稅體制、壟斷行業改革等。
建議對中等收入階層減稅
追尋高儲蓄低消費問題的根源,樊綱給出四個原因:資源價格低、國有壟斷資本利潤未上繳、個稅稅率不合理、社保投入低。為此,解決方案也依次展開。
首先,樊綱建議以多種形式合理征收資源稅,收繳國企紅利。
此外,和大多數財稅專家一樣,樊綱也認為,通過減稅來拉動內需、啟動消費是根本之舉,但“我跟大家提出的提高起征點的看法不太一樣?!狈硎?,個稅調整應該落腳在稅率累進制度上。
目前,我國針對工資和薪金所得實行起征點為月收入2000元、5%-45%的九級累進所得稅率。月應納稅所得額在500元以下按5%征收、500-2000元按10%征收。一旦超過2000元,累進稅率增加很快。如每月5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要面對20%的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
“在高收入那個層面應該繼續高收,低收入繼續低收,而在中等收入那塊要讓出來?!狈V稱,可以通過改進現行所得稅稅率來減輕中等收入階段的稅負。
具體做法是,在不改變現行起征點的情況下,月應納稅所得額在500元以下的保持5%的所得稅率;500-5000元按10%的稅率征收。
“上述兩步,既保持了現行個稅制度的穩定性,也降低了2000元以上應納稅所得的稅率。”樊綱稱。
而最關鍵的一步是,建議把5000-40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統一實行15%的稅率。“這個范圍包含了大多數的中等收入階層,統一實行較低的稅率符合國際慣例,有利于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樊綱表示,40000-50000元,建議實行20%的稅率,50000元以上按照原來稅率征收。
“如果僅僅把拉動內需作為應對經濟下行的措施,那么在提高消費率的政策和決策上一定會有一些偏差。”論壇上,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也表示,要進行相應的財稅體制改革,“應該從一個戰略角度來研究怎么提高消費率,即重點解決邊際消費傾向比較高的中低收入群體,增加他們的個人支配收入?!?/span>
警惕投資與消費增長背離
除了具體的政策建議,學界對當前的刺激經濟政策也提出了警示。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提醒說,國家的4萬億方案一宣布,各地紛紛報出投資計劃,合起來大概有18萬億的“盤子”,“要防止草率決策”。
成思危根據目前財政支出、銀行儲蓄和準備金率等因素分析認為,政府和銀行可拿出來的錢并不多。“社會的投資能不能帶動?這需要思考。”
此外,還要警惕投資與消費增長脫離,并對市場原則形成“傷害”。
“從過去十年看,擴大內需的結果更主要的體現在國有投資增長和擴張方面,最終消費比重不升反降?!敝袊洕w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稱,此輪擴大內需,要吸取十年前的經驗教訓。
從內外需結構看,1997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為34.2%,凈出口占比為4.3%,2006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66.9%和7.5%。
“雖然不能由此就簡單斷定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外需,但至少表明近10年來內需增長相對于外需而言是緩慢的?!备呱腥硎?。
而從國內需求看,1997年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9%和36.7%。2006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49.9%和42.5%。1997年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為45.2%,2006年下降為36.2%。
“這種情況表明,即使人們不同意投資擠壓消費增長空間的說法,至少也意味著投資在相當程度上與消費增長是脫離的?!备呱腥Q。
“因此,擴大內需要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备呓忉?,這次國務院出臺的十大措施中,在保障性住房、醫療、教育、基本養老等若干方面都作了相應安排,并強調要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體現了中央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及其在結構調整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高尚全還提醒,要在理論層面澄清宏觀調控和市場經濟的關系,警惕政府投資擴張中可能出現的“體制復歸”。
“擴大內需并非像一些觀點認為的那樣,是對市場經濟的否定。不能由于緊急或危機狀態下必須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而否定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备呱腥珡娬{。
為此,高尚全建議,當下各級政府政策要在“如何撬動市場力量作為考慮的重點”。對于短期不得不直接介入市場的行為應避免過度干預,甚至取代市場,同時也要考慮經濟運行恢復常態時的“淡出”安排,要有個退出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