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全球權威的智庫研究機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與公民社會項目(TTCSP)在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總部發布了第七份智庫排名報告——《2013年全球智庫發展報告》(英文版)。同日,在世界21個城市發布了該報告的另外13種語言版本,中文版由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發布。
據了解,該報告于2007年首發,目前已成為衡量各國智庫水平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報告由來自全球1500多家同行機構(包括紙質、電子媒體,學術、公共、私有和政府研究機構)的1950多名專家歷時8個多月共同完成。
國內多家智庫入選頂尖排名
此次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共有智庫6826家,較2012年6603家略有增加。其中,北美洲最多(1984家),歐洲次之(1818家),亞洲第三(1201家)。從國家看,美國智庫數量最多,有1828家;中國以426家排名第二;英國排名第三,有287家。結果還顯示,金磚國家智庫數量在不斷增加。
按照18項評測標準對這6000多家智庫進行排名,評測結果顯示:在全球重要智庫排名前100名中,美國智庫占據重要席位。中國有6家智庫入圍,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地區頂級智庫前10名中,中國有4家智庫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蟬聯亞洲第一。
中國社科院、中央黨校、上海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等33家中國智庫分別進入社會政策、經濟政策、能源政策、環境、外交政策、衛生政策、國防、國際政策等全球專業研究領域頂尖智庫排行,有25家智庫進入全球特殊成就頂尖智庫排行。
“近年來,中國智庫在政府決策過程中逐漸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睎|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于今說,“中國政府是如何決策的?這個問題一直是西方政界和學術界觀察中國政府運作邏輯乃至政府性質的一個重點。海外學者對中國政策制定過程及其決策體制做出了不同的理論概括,形成了‘一言堂’(一把手說了算)、‘官僚多元主義’(政黨官員說了算)、既得利益者綁架決策等等不同說法。這些帶有偏見、曲解和誤讀的說法,都不可能概括中國政策的決策體制。中國政策決策體制實質上是一種民主集中式的決策體制。政策決策的形成廣泛吸取了黨內相關機構、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公民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今年(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經過深入思考和研究、廣泛聽取黨內外各方面意見’,并發出了《關于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征求意見的通知》。在這個‘征求意見’的過程中,中國智庫為豐富三中全會文件的內容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寫入三中全會文件的‘探索實行官邸制’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國家智庫》第二期獨家刊發了汪玉凱題為《‘官邸制’:深化政府改革的題中之義》的署名智庫報告,引起了高層關注。2013年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設立了‘中國特色官邸制研究’的重點研究課題。該會副會長汪玉凱教授為課題負責人,并撰寫了‘建立中國特色官邸制的建議’。于當年7月上報中央??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政府決策過程中逐漸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從頂層設計、制度建設以及對外交流等方面,不僅為中國智庫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并且為其拓展了廣闊空間??梢灶A見,中國智庫的發展正逢一個令人欣喜的契機?!?/span>
記者從《2013年全球智庫發展報告》(中文版)的名單上看見,在“全球專業研究領域頂級智庫”、“全球特殊成就頂級智庫”兩大類、“全球智庫最佳跨學科研究項目”、“全球最佳衛生政策智庫”“全球最佳智庫合作機構”、“全球最佳智庫網絡”、“全球最佳智庫會議”、“全球最值得關注智庫”6大主題排名中,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均榜上有名,其中“全球智庫最佳跨學科研究項目”、“全球最佳政策智庫”兩項是進入全球同類智庫名錄的唯一一家中國智庫。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批示,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又提出了“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這一重要任務,社會上由此掀起了一股智庫研究熱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認為,中國正處于歷史大變革的重要關頭,中國各種各樣的智庫日趨活躍。中國智庫要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或者叫做歷史的擔當精神。第一個擔當,中國智庫應當敢于和善于揭示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規律,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現象和短期變化。第二個擔當,中國智庫應當更加注重建設性和包容性。智庫要超越“屁股指揮腦袋”的狹隘部門利益、局部觀點,跳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事務性忙亂。各類智庫彼此競爭同時又包容對方,既有利于發揮術業專攻的長處,也有利于加強多學科交叉的跨界綜合優勢,從而使建設性的思路、理念和建議具有更豐富的信息量,更明晰的針對性,更大的決策參考價值,也更容易被社會公眾所接受。第三個擔當,中國智庫要有提升國際話語權的志氣和能力??傮w上看,我們的智庫在國際影響力方面仍然是有明顯差距的??s小這方面的差距,一方面需要加強中國智庫自身的機構建設、研究隊伍培養,進一步完善運作機制等;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立足中國國情,開拓國際視野,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更加主動地和世界交流。
已屆耄耋之年的改革元老、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則對于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四點建議:一是要用改革的理念辦好智庫,用創新的精神做好研究;二是要探索有活力的智庫建設組織形式;三是要在國際合作當中提高中國智庫的學術水平;四是政府要引導支持智庫建設,這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保證。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表示,目前中國智庫發展需要多元化的智庫,而且需要更多的智庫出現,因為現在到了一個轉型的關鍵,政府十分強勢,而且高效,一個政策一竿子插到底,所以一個決策正確與否對國家和地方的影響巨大,所以需要非常重要的前期論證和前期參與,這僅僅依靠政府的智庫是不夠的。
經濟學家、原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在首屆中國智庫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談話提出,智庫的責任一是支持決策,二是對決策可行性進行認真地評估。在智庫建設上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要有科學合理的方法,要有兼容并蓄的精神,最后要有人才合理的結構。民間的第三方智庫是當前需要加強建設的,希望能夠在它的資金支持上通過基金的方式,通過社會上對智庫的認識和重視能逐漸發展壯大。
原文標題為“中國智庫數量全球第二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