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廣東外貿克服基期規模大、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等困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實現良好開局。數據顯示,廣東外貿一季度進出口2.14萬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高于全國2.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4萬億元,同比增長1.4%;進口7981.5億元,同比增長9.3%。
正在舉行的第137屆廣交會,吸引了來自2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5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同期增長20.2%。聚焦全球市場真實需求,腳踏實地地進行產品創新和市場開拓,將“中國產品”“中國方案”帶給世界。不斷實現外貿突破。春日里的廣州南沙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東莞石龍鐵路貨場,依然物暢其流、貨如輪轉,“中國制造”商品在這片發展熱土和開放前沿快速進出,彰顯出“世界工廠”的創新基因與開放活力。
多方協同發力
“優化對外開放布局,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牽引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是廣東應對國際經貿變局的關鍵。”在今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五外聯動”分論壇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以3個故事解讀廣東“五外聯動”協同發力的成果:深圳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支撐外貿登頂,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織密全球貨運網絡,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重塑出口格局。他強調,“五外聯動”不是簡單疊加,而是通過制度創新打通要素堵點,讓全球資源與大灣區制造深度融合。
“五外聯動”戰略在政策端快速落地。廣州海關副關長黃斌表示,2025年一季度廣州市外貿進出口2943億元,增長17.3%,連續3個季度實現正增長。其中,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8.3%,“新三樣”出口增長24.6%。廣州海關出臺促進外貿質升量穩20條措施,推進35個智慧海關項目與智慧口岸共建,在廣州南沙、白云國際機場等樞紐口岸聚焦“智慧海港”“智慧空港”加大實戰應用,制定汽車、船舶等產業專項支持舉措,不斷激活外貿新活力。
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迅速崛起,為外貿注入新動能,也為企業帶來新機遇。“中國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也帶動了汽車零配件的出口,我們的產品得到了海外客戶的廣泛贊譽和好評。”小鵬汽車物流業務負責人劉潤龍說。
德國一家認證檢測機構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制造業標準正朝著國際化、綠色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浉郯拇鬄硡^內部的規則互認與銜接逐步深化,促進了區域內的貿易便利化和產業鏈協同。在外貿“新三樣”的帶動下,其集團在大中華區的業務表現亮眼,2024年營業額和利潤均同比增長超過20%。
搶灘國際市場
越南的一個橡膠園里,一架架無人機騰空而起,槳葉旋轉,緩緩升至樹梢上方后,均勻噴灑出藥液。橡膠園飛防植保作業使用的正是來自廣東的大疆農業無人機。大疆農業全球市場負責人沈曉君告訴記者,大疆農業無人機產品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的售貨網點就布局了上千個,2017年至今海外復合年均增長率超過60%。今年大疆農業無人機的發貨節奏比往年提前,春節前他們就完成了10%的訂單交付。
技術創新是產品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大疆農業產品技術工程師李興龍說,他們每年都會對產品進行技術升級迭代,過去一臺農業無人機僅能載重10公斤,如今已經達到50公斤以上,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去年我們在產品上新增了激光雷達模塊,能夠滿足更復雜的作業條件。比如有些田間地頭拉了很細的網線,引入激光雷達就可以實現對這類細線障礙物的避障,將作業范圍從90%提升到95%甚至更大;農業無人機新增的吊運功能也帶來了更多場景突破,比如在山地丘陵吊運橙子、香蕉等農產品,或者在水域吊運一些魚苗等,新功能正在泰國、巴西、墨西哥等地吸引更多農戶購買。”李興龍說。
東南亞是美的集團戰略市場之一。2024年美的集團在東南亞整體家電行業零售體量達165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超過172億美元。“經過18年深耕,美的堅持與當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在東南亞國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并積極牽頭和參與海外行業標準的制定。”美的集團副總裁王建國介紹,2024年7月美的集團主導了一項馬來西亞強制性認證標準(SIRIM認證),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在海外國家主導的首個標準。
不只有大疆,更多廣東制造企業正從單一產品出口轉向“技術+品牌+標準+生態”的立體出海。格力電器在巴西建設的智能工廠不僅生產空調,更輸出“零碳園區”解決方案,據估算,通過光伏儲能系統和能源管理平臺,格力電器可幫助當地合作伙伴降低15%至25%的綜合能耗。
共享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累計設立外資企業超34萬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近6000億美元,外資企業貢獻了全省四分之一左右的稅收和三分之一左右的進出口與規上工業增加值。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朱小軍表示,今年廣東將大力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扎實辦好“投資廣東”100場以上產業鏈招商活動,力爭招引更多高水平、強帶動的外資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廣東聚焦創新,提升營商環境,關注可持續發展,這都堅定了巴斯夫選擇投資廣東的信心。”巴斯夫亞洲大型項目總裁林漢平介紹,建設中的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的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是巴斯夫史上最大的單筆投資之一,建成后也將是巴斯夫在亞太地區最大的一體化基地。
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廣東推動外貿與外資同頻共振、“引進來”與“走出去”一體化發展、引資與引智協同聯動,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朱小軍介紹,2025年廣東將繼續辦好用足廣交會和“粵貿全球”等重點展會,實施東盟、中東、中亞、拉美、非洲等市場專項拓展計劃,組織300場以上“粵貿全球”展會,比2024年增加30多場,參展支持力度加倍,帶動不少于3萬家(次)企業參展。
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引航”,廣東以“五外聯動”迎來新機遇。始于商品交易的開放之約,如今已升華為創新生態的全球共建。外貿邁上9萬億元臺階,是廣東作為全球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的時代演繹,廣東錨定的不僅是全球市場份額,更是產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