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數字經濟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介紹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時間:2025-04-01 08:32 來源:國家數據局

  3月31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永禮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介紹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情況介紹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 劉烈宏: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大家對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關注。本屆峰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承辦,將于4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2025年,是“數字福建”建設25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周年。此次峰會的主題是“二十五載奮進路 數字中國譜新篇——數智引領高質量發展”。會議主要包括開幕式、主論壇、20個左右分論壇,以及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閩江夜話”“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等特色活動,并設現場體驗區,預計將有超過800位企業家、30位院士、以及諸多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齊聚峰會。

  相比往年,第八屆峰會將體現以下四個特色亮點:

  首先,緊扣“數字福建”建設25周年,深入學習和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的重要論述。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大戰略部署;2015年,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數字中國建設呈現出勃勃生機。我們將依托峰會平臺,積極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

  其次,以本次峰會為契機,全面吹響數據領域“改革攻堅”的沖鋒號。第八屆峰會將聚焦突破數據領域堵點難點問題,圍繞如何進一步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如何進一步統籌好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如何進一步豐富并用好已有工具箱為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架橋、鋪路、筑基,如何推動數字化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等,策劃各類交流活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峰會將集中發布10余項有重要影響力的政策文件和一批典型案例,包括《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4年)》等,有力吹響數字中國建設“改革攻堅”的沖鋒號。

  再次,堅持讓企業唱主角,辦一屆企業有獲得感的大會。本屆峰會將搭建分論壇、行業生態大會、專題會議、主題交流活動等4種對話交流機制,邀請企業、高校和部委共同交流數字中國建設最新實踐、探索數字中國建設路徑和策略,組織100余場重要對話活動。我們將為企業提供高水平對話交流的平臺,分論壇企業演講比例不低于60%,創新大賽賽道全部交由企業、科研機構組織執行。支持并歡迎企業聚焦主題召開行業生態大會,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華為公司將圍繞云生態、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產業、產業數智創新舉辦4場生態大會。

  最后,我們將繼續堅持勤儉、務實、高效的辦會理念,厲行節約,加大場館、物料復用水平。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一屆精彩、高效、成功的峰會。

  我先簡要介紹這些,謝謝。

  答記者問

  海報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國家數據局組建一年多時間,能否介紹一下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最新工作進展?根據《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部署,今年要實現一系列階段目標,下一步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考慮?謝謝。

  劉烈宏: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一年多來,我們加大數字中國建設統籌力度,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全面實施《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積極推廣典型經驗做法,開展試點試驗,數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

  數字經濟提檔加速。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軟件、基礎軟件取得長足進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占全球比重超四成,智能產品、直播電商等成為消費新熱點。

  數字政務服務升級。數字政府在線服務指數繼續保持全球領先,2024年以來推出3批33項“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辦件量5100萬件。推動制定《政務數據共享條例》,累計支撐各地區各部門共享政務數據超過5400億次。

  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文化資源擴容提質,數字賦能傳統文化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數字技術為數字文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依托虛擬拍攝、圖像渲染算法等數字技術打造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2》票房登頂全球動畫片票房榜首,賦能數字文創、影視特效等產業集群協同發展。

  數字社會幸福感增強。全國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迭代升級,互聯網醫院數量超3300家,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和縣區,社會保障、適老改造等數字服務加快發展。

  數字生態文明多維度覆蓋。生態文明數字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已基本建立,構建起多維度生態質量監測網絡。本次峰會現場體驗區將設置數字生態文明專區,集中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和空天地一體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數字領域國際合作高水平開放。與一批國家簽署了數字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朋友圈”不斷擴大;電商出海、算力出海、數字文創出海等新模式涌現,一大批“小而美”的合作項目惠及百姓衣食住行;數據跨境流動新規出臺;中拉、中國-東盟、中國-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數字經濟合作水平不斷深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努力完成“十四五”規劃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目標任務。一是建立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推進機制,推出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和發展指數,綜合反映數字中國建設運行態勢。二是指導重點地區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抓緊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三是分別印發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和里程碑進展。四是擦亮“一會一展”金字招牌,高質量辦好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和2025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服務數字經濟和高技術發展,促進國際國內交流合作。

  謝謝大家。

  總臺央視記者:

  請問,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謝謝。

  劉烈宏: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全國數據系統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這條主線,圍繞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介紹相關進展成效。

  在夯實制度體系方面,2024年以來,國家數據局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圍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出臺了21份政策文件,搭建起數據基礎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數據流通交易方面,我們著力培育數據流通交易生態,支持24家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統一開放、繁榮活躍的數據市場正在加快構建。據測算,2024年,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場內市場數據交易規模同比實現翻番。

  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我國數據資源生產總量持續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預計超過20%。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上線以來,截至3月30日,已經審核通過的登記數據700項,涵蓋的存儲數據規模達到239.23TB。

  在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正推動研究制定41項數據領域國家標準,組織北京、上海等18個城市,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聯網、數據元件、區塊鏈、隱私保護計算等6種典型技術路線先行先試,加快推動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規?;渴稹⑾到y化應用。

  在數據要素賦能方面,2024年以來,我們聯合14個部門深入實施“數據要素x”三年行動計劃,成功舉辦全國大賽,參賽主體覆蓋超過30個行業大類,參賽隊伍超過1.9萬支,吸引匯聚近2萬個參賽項目,最終遴選出數據開發利用優秀項目119個,數據要素正深入各行業、各領域,釋放出千姿百態的乘數效應。

  當前,在各地區、各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制約數據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的因素逐步減少,相關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基本都有了較為明晰的解決方案、較為豐富的工具箱、較為科學的方法論。比如,對于數據煙囪、信息孤島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與面向政府內部的數據共享、面向社會的數據開放等方面的制度機制一起,為數據“供得出”“架橋”。對于隱私安全問題,我們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數據流通安全治理、可信數據空間等相關政策文件,正在推進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旨在通過制度和技術雙輪驅動、協同發力,保障數據流通“有規可循”“流通可溯”,為數據“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鋪路”。對于高質量數據服務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問題,推動各行各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推進數據標注產業發展,促進中文語料積累和有效利用,為助力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筑基”。也就是說,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提供了工具箱。歡迎大家使用工具箱,優化工具箱,釋放公共數據、企業數據的潛在價值,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請問作為數據主管部門,國家數據局將從哪些方面發力?謝謝。

  劉烈宏: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人工智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應該說,算法、算力、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基本要素。這三者相互獨立又深度協同,共同按照規模定律(Scaling Law)推動人工智能的迭代創新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高質量數據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底座,不僅對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強的保障支撐作用,對行業大模型更加重要。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成果與數據工作的創新實踐密不可分。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國際上有人說,人工智能的盡頭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在中國,電力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綠電資源。過去一年,我們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協調推進算力建設與能源設施協同布局。今年底,我們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占比超過80%。

  其次,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高質量的數據供給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不竭動力。人工智能時代,Token作為模型處理文本的最小單元,通常是指一個單詞或者單詞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義的文本片段,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衡量標準。據有關機構研究表明,2024年初,中國日均Token消耗量為1千億,現在每日消耗量已經達到10萬億級,1年增長100倍。行業應用和典型場景的落地,是推動人工智能進化普及的關鍵一環?;谖覈A繑祿Y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我們將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人工智能+”行動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里。進一步推動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最后,持續推進數據流通交易。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動是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的。當前,全國數據系統正在加快建設高質量數據集,高質量數據集也已經開始在數據交易所掛牌交易。剛才我們說到,據有關研究表明,2024年,中國數據生產量同比增長20%,數據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長超過30%。我們將逐步完善數據市場規范,構建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細化流通交易規則,推動發布數據流通交易標準示范合同,降低數據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數據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行動。謝謝。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