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國家數據局召開2025年度首場專題新聞發布會,此次發布會聚焦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發布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行解讀。
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在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指引》的制定背景和目標?!吨敢肥怯蓢覕祿謺瑖野l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科研機構、高校、專家學者經過深入研究而成。旨在明確“什么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如何建設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方向是什么”等關鍵問題,力求清晰闡述數據基礎設施的概念、發展愿景和建設目標,從而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協同推進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發展,以實現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為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全面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沈竹林還指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將對數據流通利用以及網絡、算力、安全等設施的建設和升級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據業界初步估算,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約4000億元的直接投資,并且能夠帶動未來5年約兩萬億元的投資規模。
在推進算力設施建設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趙志丹在發布會上介紹,算力設施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進步以及社會高效治理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深入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布局建設了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建設10個數據中心集群。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深入推進,各樞紐節點算力規模持續增長,東中西部算力資源分布更加均衡,綠色算力供給水平穩步提升,為數據要素價值的發揮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有效賦能了各行業各領域的多場景應用。
趙志丹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重點從三個方面加速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以更好地發揮算力的支撐作用。首先是統籌推進算力資源一體化布局,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強化算力中心的統籌布局,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推動東中西部算力協同發展,實現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供給與各地區算力需求的高效匹配,同時統籌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布局,促進多元異構算力資源服務的有機協同。其次是深化算力與行業融合應用,打造低成本、高品質、易使用的算力服務供給體系,推動各級各類數據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提升數據多樣化處理能力,促進數據可信流通和商業化應用,深入挖掘政務、金融、工業、交通等重點行業的算力需求,推動算力在更多生產生活場景中的應用落地,支持企業參與算力全產業鏈生態建設,以支撐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并且推進算力發展與安全保障一體化部署。第三是推進算力與綠色電力協同發展,推動算力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提升算力中心能效水平,加強大型風光基地和算力樞紐節點聯動,引導新建算力中心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協同布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促使更多綠色電力轉化為綠色算力。
國家數據局數字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司司長杜巍闡述了關于建設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底座的計劃。按照統一目錄標識、統一身份登記、統一接口要求來建設數據流通利用設施底座,建立覆蓋政府、行業、企業等主體以及國家、省、市、縣等層級的全國一體化分布式數據目錄,形成全國數據“一本賬”,從而支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有序流通和共享應用。
杜巍還提出了未來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多項舉措。其一,繼續支持技術先行先試。在2024年已經對數據場、可信數據空間、數聯網、數據元件、區塊鏈、隱私保護計算等方向部署先行先試任務的基礎上,在今后兩年將以實際應用場景需求為牽引,進一步擴大先行先試范圍,旨在挖掘和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和典型實踐,為尋求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優解積累經驗。其二,以運營機制創新為突破,激發建設活力。遵循市場規律,明確建設、運營、投資等各類主體的責任界面,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活內在驅動力,促進央地、政企多方協同,以確保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良好建設與運營。其三,加大各類資金支持力度。繼續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資金等中央財政性資金對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引導各地區、各部門在數據基礎設施規劃布局、資金安排、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