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鮮明釋放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強烈信號。全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要求山東“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這是指引新征程上山東改革的根本遵循。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關鍵在干部隊伍,全省各級干部將始終牢記囑托,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以當好排頭兵的姿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深入學習、準確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理論推進到新的高度,必須全面學習、系統掌握、準確領會。
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動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又用“四個迫切需要”系統闡述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坐標定位,我們必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和把握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又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明確到2035年的目標任務和到2029年完成全會《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一致性和時間確定性,我們必須錨定這一總目標,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堅定不移把改革持續推向深入。
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涉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六個緊緊圍繞”的戰略布局,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又與時俱進提出“七個聚焦”的改革戰略布局。這些重要論述,系統擘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主攻方向和推進措施,我們必須準確抓住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落細落實改革舉措,努力把改革的“全景圖”變為生動具體的現實。
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強調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全局和局部、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改革發展穩定等關系,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確保各項重大改革舉措落到實處。這些重要論述,具體明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策略方法和實踐路徑,我們必須堅持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序有效推進改革,不斷提高改革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
牢牢把握、精準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要求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這些重要要求既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系統總結,更是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我們必須立足實際全面把握落實,以排頭兵的使命擔當扎實推進各項改革。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牢改革正確政治方向。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當好改革排頭兵,第一位的要求就是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體現在改革的謀篇布局上,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落實好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指引,謀劃改革首要的是從堅持黨的領導的高度出發,充分考慮是不是有利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始終做到方向不偏、立場不移。體現在改革的推進落實上,堅持做到在黨的領導下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對中央事權堅決聽從指揮、不折不扣執行,對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事權及時對上溝通、配合推進,對地方事權主動請示報告、嚴格程序步驟,確保改革精準對接黨中央要求。體現在改革的實際成效上,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以當好排頭兵的改革成效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改革的最終效果符合黨中央決策意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改革根本價值取向。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我們將堅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始終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來謀劃和推進改革。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把“為了誰”“服務誰”的問題作為改革的首要問題,注重從解決老百姓實際問題出發,完善“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的工作機制,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到改革依靠人民,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善于總結群眾的經驗智慧,充分依靠群眾、信賴群眾、發動群眾,把群眾智慧作為“動力源”,最大限度調動群眾投身改革實踐。做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自覺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眼打造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持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堅持守正創新,推動改革實現更大突破。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我們將在改革中統籌把握“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關系。堅持守正不動搖,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確保改革不改向、變革不變色。堅持創新不止步,發揚敢闖敢試的精神,緊扣山東經過長期發展和積累形成的特色領域,深化首創性、差異化、集成式改革,更好培育改革品牌,形成改革亮點。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科學把握守正與創新的內在關系,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厚植守正創新的改革定力和膽識魄力,確保二者統一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之中。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夯實改革制度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點,我們將緊扣制度建設這一主線,持續優化各方面制度機制,狠抓制度落實,不斷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強化制度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持續推進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經略海洋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制度創新,通過增強制度供給,更好為改革筑基、為發展賦能。強化制度協同,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出臺政策前對照黨中央精神開展一致性評估,加強改革政策措施之間的協同配套,不斷提高改革的系統性、針對性、實效性。強化制度執行,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的監督,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確保制度時時生威、處處有效。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改革規范有序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改革的重要保障,我們將堅定不移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切實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增強法治思維,自覺強化法治觀念,樹牢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的意識,確保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推進改革,實現改革和法治相得益彰。運用法治方式,注重發揮法治的引導、推動、規范、保障作用,完善法治山東建設推進體系,建立全省重大行政決策后評估制度,運用法治的方式和手段破解改革中的難點問題。堅守法治底線,越是改革進入“深水區”,越要繃緊法治這根弦,不論哪個地方、哪個領域、哪個行業的改革,都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絕不碰觸底線紅線。
堅持系統觀念,確保改革協調高效。堅持系統觀念是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們將牢牢把握各領域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推動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加強前瞻性思考,深刻把握改革規律和特點,把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在掌握發展主動中科學謀劃改革思路,著力提高改革前瞻性和預見性。加強全局性謀劃,主動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想問題、抓改革,圍繞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文化“兩創”新標桿等統籌謀劃,推動各方面資源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加強整體性推進,注重系統集成,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加強對跨領域、跨地區、跨部門改革事項的協調,引導各地區各部門把握改革舉措的內在關聯性,協同高效推進改革。
持續錘煉、著力提升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的能力本領
當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厚望重托,是山東建設現代化強省的內在要求,更是每名黨員干部的光榮使命,必須把提升能力本領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基礎,主動強化自我錘煉,真正扛起扛牢改革的時代重任。
提高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堅持不懈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明方向、尋答案、找方法,不斷夯實當好改革排頭兵的基礎。及時跟進學深理論,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與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考察山東重要講話和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通起來,不斷加深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把握。及時跟進學強本領,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聚焦山東省委“六個勇爭先、作示范”的要求,著力提高抓改革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努力成為本領域改革的行家里手。及時跟進學好方法,深入領會黨的創新理論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深化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持續提升推進改革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努力掌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提高敢闖敢試的創新能力。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切實增強當好改革排頭兵的魄力。樹立創新思維,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破除妨礙改革發展的思維定勢,遇到問題自覺運用創新的辦法去開辟新思路、尋找新方法。增強創新膽識,保持一往無前的決心和舍我其誰的擔當,圍繞要素市場化綜合改革試點、美麗中國先行區等50多項試點、試驗、示范、先行事項加大探索力度,推動山東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用好創新經驗,堅持邊實踐邊總結,及時把改革實踐中的創新經驗和有效做法上升到制度機制層面固定下來、堅持下去,為改革發展大局多作貢獻、增光添彩。
提高迎難而上的攻堅能力。深入研究和主動破解改革中的突出矛盾、重點問題、薄弱環節,自覺挑起當好改革排頭兵的重擔。找準突破關鍵,聚焦改革任務和工作實際,圍繞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風險防范化解的重點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精準發力、靶向施策,不斷提高改革的針對性、主動性。敢于善于斗爭,把斗爭精神貫穿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過程,注重保持斗爭定力、運用斗爭規律、講究斗爭策略,以頑強斗爭打開改革發展新局面。有效應對風險,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既高度警惕和防范重點領域的風險隱患,又密切關注全局性的風險挑戰,做到趨利避害、防患未然,確保改革行穩致遠。
提高真抓實干的落實能力。堅持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充分展現當好改革排頭兵的擔當。細化改革落實措施,對黨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結合省委提出的改革事項,梳理形成具體的改革推進方案,確保每個領域、每個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保持改革落實韌勁,深刻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發揚極端負責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力度抓落實。務求改革落實成效,既注重突出重點,又善于“十個指頭彈鋼琴”,堅持“抓具體、具體抓”“抓系統、系統抓”,扎實做好重大改革舉措的組織實施,確保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改革業績。
〔作者系山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校長(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