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各地級市改革熱度指數相對均衡,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四川全國排名提升,眉山改革熱度指數遙遙領先
□ 本報記者 韓振峰
8月8日,2019年二季度中國改革熱度指數陜西、四川兩省報告公布。在全國31個省市區“改革熱度指數”排名中,陜西為72.48,位居第6位,四川為71.38,位居第8位。陜西、四川兩省二季度改革熱度指數全國排名明顯提升。
改革熱度指數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發編制,利用網絡數據,從“三度一感”即宣傳度、參與度、反響度、獲得感四個維度,針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六大領域,即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等領域的改革創新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評估結果可以部分反映改革實情,有助于為改革的頂層設計提供參考依據,有助于地方改革按部署推進和自主創新,有助于營造全社會良好的改革輿論氛圍。
陜西:政治領域進入全國4強
2019年二季度,陜西省改革熱度指數為72.48,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位居第6位,在西部地區12個省中位居第3位;2019年一季度,陜西省改革熱度指數為75.27,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位居第8位,在西部地區12個省中位居第2位。二季度改革熱度指數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降幅3.7%,但全國排名有所上升。
西安市改革熱度指數為73.39,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中位居第16位,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13位。
陜西省經濟領域得分79.25,政治領域得分70.99,文化領域得分68.96,社會領域得分71.23,生態領域得分73.20,黨建領域得分71.26。政治領域位居全國第4位,文化領域位居全國第7位,生態領域、黨建領域位居全國第8位。
從領域來看,2019年二季度,六大領域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社會領域下降最高,達到9.17,降幅11.4%。
在陜西省內10個城市中,西安市在文化領域、生態領域均位居首位,寶雞市在經濟領域位居首位,安康市在政治領域位居首位,渭南市在社會領域位居首位,商洛市在黨建領域位居首位。
陜西省宣傳度得分67.12,參與度得分85.86,反響度得分59.94,獲得感得分79.67;宣傳度位居全國第4位,反響度位居全國第5位。
從維度來看,2019年二季度,四大維度除參與度外,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獲得感下降最高,達13.43,降幅14.4%。
在陜西省內10個城市中,延安市宣傳度位居首位,商洛市參與度位居首位,西安市反響度位居首位,渭南市獲得感位居首位。
陜西省各個地級市,改革熱度指數相對均衡,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前6位的依次是:渭南74.2、安康73.72、西安73.39、榆林73.19、商洛72.85、延安72.35。
四川:眉山改革熱度指數遙遙領先
2019年二季度,四川省改革熱度指數為71.38,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位居第8位,在西部地區12個省中位居第4位;2019年一季度,四川省改革熱度指數為75.05,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位居第12位,在西部地區12個省中位居第3位。二季度改革熱度指數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下降3.67,降幅4.89%,但全國排名有所提升。
四川省會成都市改革熱度指數為74.73,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中位居第7位,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5位。
四川省經濟領域得分80.24,政治領域得分67.51,文化領域得分67.21,社會領域得分71.58,生態領域得分72.57,黨建領域得分69.16。經濟領域位居全國第7位,政治領域、社會領域位居全國第9位,生態領域位居全國第11位。
從領域來看,2019年二季度,六大領域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社會領域下降最高,達8.56,降幅4.89%。
在四川省內21個市州中,眉山市在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生態領域、黨建領域均位居首位,宜賓市在社會領域位居首位。
四川省宣傳度得分61.77,參與度得分85.79,反響度得分56.39,獲得感得分83.16。獲得感位居全國第4位,反響度位居全國第13位。
從維度來看,2019二季度四大維度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獲得感下降最高,達11.42,降幅12.08%。
在四川省內21個市州中,眉山市在宣傳度、參與度、獲得感均位居首位,宜賓市在反響度位居首位。
四川省21個市州改革熱度指數整體表現不錯,多數城市熱度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前12位的依次是眉山78.2、成都74.73、廣安73.5、梁山73.29、宜賓73、瀘州72.92、廣元72.77、甘孜71.99、遂寧71.52、雅安71.44、自貢71.25、德陽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