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學者觀點 > 本會研究員專欄 > 樊綱

樊綱:最近科技發展我們又落后一步,差距又拉大

時間:2024-02-26 13:45 來源: 中關村產業升級研究院

  經濟研究一直非常關注科技的發展,因為經濟發展科技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今天我也在這里談一談對現在科技發展當中的一些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問題,談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方面:關于最近大模型的發展,AI的發展對經濟學的啟示。

  ChatGPT出現之后,科技界的人士告訴我,美國和中國在AI研究上的差距又拉大了一塊。以前可能差距是一年,現在好像變成了三年到四年,有算力的問題,也有存儲的問題。剛才倪光南院士講得非常好,廣義算力的概念,不光是算力有超算機,超算機跟ChatGPT的算力的要求還不太一樣,還要加上運力,這個差距就又拉大了。我們就得趕緊追,但是如果追著追著它又出現一個新東西。我們可能知道Q-star是什么,但我們還不知道Q-star是怎么回事,Q-star引起了大家方方面面的各種反響,Q-star也許又會把我們的距離拉大。

  這塊引起的經濟學思考是什么呢?是關于比較優勢的思考。有些學者非常重視比較優勢,說只要落后國家我們有比較優勢,我們就能夠逐步地追上去,非常地樂觀。但是沒有注意到一個基礎性的問題:你有比較優勢,發達國家也有比較優勢,而你的所謂比較優勢是初級要素:廉價勞動力,自然資源這些比較優勢。而發達國家的比較優勢是優質要素的比較優勢:資本、人力資本、知識、技術,特別是非常重要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不僅僅是你有沒有好的科學家,還有一套體制,還有各個產業,還有各種科技的前沿領域,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都具有領先的位置,你才能夠不斷的出現創新。而在這個意義上落后國家沒有優質要素的比較優勢,更重要的是落后國家原來那點初級要素的比較優勢走著走著又會衰減。為什么衰減呢?你和你的同類的,同水平的這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你過一段時間之后,你的收入提高了,你的比較優勢就喪失了,喪失給越南了,喪失給孟加拉了,喪失給印度了,喪失給非洲了,不是永遠有這點比較優勢的。如果你喪失了比較優勢,你又沒有優質要素的比較優勢,那就掉入了中等收入陷井,高不成、低不就。原來的比較優勢沒了,你又沒有發達國家所擁有的那些優質要素的比較優勢,這時候你怎么辦。

  所以在我看來,比比較優勢更重要的是落后國家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后發優勢。就是你落后,但是你可以用比較快的方法,用比較短的時間迅速地去學到其他先進國家已經創造出來的知識和技術。通過開放式的引進消化吸收學習等等,使得發達國家已經創造出來的知識和技術,外溢到你的國家中來,有一個詞叫做知識的外溢。

  我們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后半段,后面這20年的發展,當我們的勞動成本已經提高的時候,我們后半段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后發優勢,我們縮短了差距。發達國家看得也很清楚,知道你是怎么發展的,所以開始遏制你發展的時候采取的一切措施,沒有人在乎原來那點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打的都是后發優勢,脫鉤、斷供、停止向你出口高科技產品、限制科技交流、限制留學生的留學等等,所有都是想堵塞你知識外溢的渠道,都是針對你的后發優勢。我們被它堵塞之后我們強調自主研發,自主研發永遠是我們的目標,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我們要想到,當技術上還沒有走到前沿的時候,產業沒有走到前沿的時候,發揮后發優勢是最優選擇。自己不會做的時候引用可能是最優的一個選擇,增長速度就會比較快,引進利用知識外溢的過程當中逐步去學習創新的能力。當沒有走到前沿,還沒有具備這個能力的時候,創新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卡脖子”的問題都要自己克服,那是次優選擇。次優選擇的表現是什么呢?就是成本比較高、損失比較大、增長速度低,也會出現科技“爛尾樓”這樣的事情。但是現在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自己去創造,這時候我們就面臨增長速度相對比較低的過程。

  最近科技發展我們又落后一步,差距又拉大的情況,恰恰反映出發達國家的比較優勢。這些問題顯示得非常清楚,我們要追上去還要花很大的努力,還需要時間。一個啟示是我們要繼續保持開放,你要卡住我的后發優勢的發揮,我們更要開放,我們要對更多的人開放,我們要對更多的產業開放,我們要對更多的企業開放。因此我們的產業、企業從這個角度來講,要繼續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在世界的市場上,在世界的國際競爭當中,我們去培養創新能力,我們通過學習引進消化吸收培養我們的創新能力,這是我在AI的研究當中,在經濟學理論上的一些反思。

  第二方面:是最近人工智能AI發展引起的一些恐慌。

  參加過一次法律界的論壇,法律界挺恐慌的,法律助理的職業現在岌岌可危,法律助理做的就是找到律所后面一墻法律書籍里相關的條款?,F在據說根本不用別人,律師本人一刷出來了,且形成的文件非常完美。

  在英國正好參觀一個舊的廠房改造成一個現代像798那樣的場所,正好看到手機上美國的制片人,美國的作者,電影的作家們抗議示威游行不允許用ChatGPT。為什么在那里看到特別有感觸呢?想到了200年前工人砸機器的事情,剛才主持人在回顧幾十年科技革命的時候,再往前機器替代人也是類似的情況,那時候干脆砸機器了,這是一個問題。

  然后就聽說了OpenAI內部鬧矛盾的事,Q-star的產生使得他們董事會里面的人覺得這件事很危險,要停止這方面的研究,要限制這方面的研究。與此同時英國已經開了第一次人工智能安全大會,各國政府在一起研究怎么進行規范,怎么進行監控。這就形成了一種趨勢是限制放慢放緩人工智能的研究,會不會成功呢?我也不知道,但是從邏輯上說,研究不會停止。剛才我們那個對話就講的好奇心,很多人為了好奇心也會繼續研究下去,它對人類產生的損害什么的,人類會繼續研究。

  所以我們不要受這方面的影響,就停止這方面,相反我們要繼續加大研究,研究一定會推動向前,至于怎么用,確實值得討論的。最近的電影原子彈核能道理是一樣的,核物理一定要推進研究,但是核物理怎么用,這個后面形成了世界的聯盟了,要控制核武器,要限制核武器的發展利用等等。人類要去規范它,但是你首先要繼續研究,你不研究別人就會研究,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也要看到機器的方面,剛才說200年前工人就砸機器了,但是200年來機器一直在發展,機器一直在替代人,人也活得越來越好,人的收入也越來越高。所以還是要看到積極的方面,努力去推動,要適當的監管,適當的控制,當然也是需要的。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基因工程,也都需要人去加以規范。但是發展是硬道理,它一定會向前推進,剛才說我們的差距又拉大了,現在我們如何縮小差距,如何跟上新的研究。

  第三方面:跟經濟的發展也有關系,如何發揮大企業的作用,鼓勵大企業做大研究,帶動高新科技的發展。

  這涉及到如何看待大企業的問題。我們原來有些大企業,有些企業在國際上都排到前幾名了,現在又跌出了前十名。大企業一發展,往往引起大家的一些擔憂,壟斷、資本的力量等等,于是往往采取一些限制的措施。我們拼命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初創企業的發展,沒有錯,沒有初創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新的東西冒出來。但是要看到大企業的作用,大企業在科技進步當中起的作用。

  ChatGPT、大模型出來后,我們好像又落后了一塊,我們也有幾個大模型,但好像世界前十名我們只有一位,1000億個參數以上的模型我們也有三四個,大模型本身就要求大企業來投入,經濟學上也是一直研究的一個問題,什么樣的產業結構是比較好的產業結構。

  通常經典的經濟學的理論總是說完全競爭是最好的狀態。完全競爭確實好,好在什么地方,它把價格壓得最低,消費者最得實惠。但是消費者現在拿到的最低的價格它有一個代價,就是因為你價格都壓的很低,利潤都壓的很薄企業都沒有錢去做研發,因此消費者沒有創新的好處,得不到創新的實惠。因此現在經濟學研究的一個理論是,“最好的產業結構也許不是完全競爭,而是寡頭競爭”,少數幾個企業,也有競爭,因此價格不會太高太離譜,不是壟斷價格,但是它利潤可以比較厚,大企業就有錢去做研究,去做大研究,這樣就可以不斷有創新出現。大企業做大研究還可以帶動各種小的研究,做方方面面的研究,小企業往往只能專注某一個小的技術進行研發,而大企業可以綜合性的進行研發,綜合性的研發帶動各種小的領域里面產生一些新的研發,帶動小企業去研究。我們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如何有利于中國大企業的發展,做大研究,做大投入,做持續的投入,我們企業能夠真正持續的發展,持續的投入。

  從目前來看,我們的技術進步,大企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家都能數得上來這些大企業。中國的企業看著它好像挺大了,它在國際上其實很小,多數領域的競爭不是國內的競爭就是國際的競爭,在國際上不去鼓勵它發展,反倒使其他的大企業得到了加強,所以我們的政策制度環境如何鼓勵大企業,特別是民營大企業。民營的概念是什么概念呢?拿自己錢去冒險的概念,拿自己的錢去承擔風險去投資的概念。國有企業它是用公家的錢、公共資產,那得監管,得防范風險等等,程序上就比較慢,客觀上拿著公款監管就得多一點。拿自己的錢相對就比較靈活,能夠抓到市場的機會,特別是民營的大企業。我們要鼓勵它在科技創新,在新一輪的科技創新中發揮作用,在大模型的創造過程當中,發揮大的作用。

  第四方面:監管的問題。

  兩個方面,一方面政府要關注新的研發領域當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監管。第二方面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創新者,我們創新的大企業要擁抱監管,要參與監管,要努力幫助制定監管。

  這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沒有創新就不知道要監管哪些東西。發現需要監管的問題是最初的創新者發現的,是漏洞發現的。記得90年代末00年代初,在日內瓦開會,會議的午餐演講請了美國駐日內瓦那些國際機構的大使,一位女士來講電商的監管規則,那時候我們還沒電商,沒有網絡交易。因為他們是創新者,他們知道問題在什么地方,我們當時聽著跟天書一樣,根本不知道這個問題是什么,她怎么知道的?是因為他們有科技公司,他們在前面已經創新了,已經發現了問題,然后政府跟創新者相互交流,形成了他們監管的建議,要實行世界范圍內的聯合建管,因為電商還涉及到跨境電商等。

  這里面就看到了創新者和政府的關系和不同的作用,政府一定要在新的事務出現的時候要加強要介入,要進行監管,哪怕一開始有點超前,可以做一些預監管。先把問題提出來,然后具體的措施逐步再完善,可以修訂。不監管往往成問題,有危險的事情我們更慢一點,對新藥對基因確實比較謹慎,我們對某些企業放馬不監管,不監管最后那個業態都沒了;遲遲不監管一個金融業態,最后出了一大堆旁氏騙局的事情,公司消失了,業態都消失了,所以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監管。這次應該說國際的人工智能安全大會,我覺得挺有意義的,我們中國也積極地參與了。

  我們的企業要發揮作用,我們創新先發現問題,發現問題跟政府進行溝通,我們制定標準,我們參與標準的制定,參與行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可能面臨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所以當一個新的事物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它的方方面面,考慮它可能帶來的經濟、社會的影響,新的科技能夠發展,我們的企業能夠賺錢,我們的投資能夠有回報。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科技進步了,我們能夠在國際上持續的發展,非常重要。但如何避免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也不是說過度的謹慎,過度的避免來妨礙科技的發展,這是很難求得的一個均衡。OpenAI的董事會那些人考慮得相當嚴肅,采取的措施相當激烈,都上升到社會的良知、良心,上升到這樣的水平,我相信也是我們科技人共同的追求。當時核技術產生的時候,這些科學家們,從愛因斯坦到奧本海默,他們都是有這種良心的思考拷問。所以這也是科技進步當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及時的加以關注。

  (本文是樊綱先生2023年12月20日在“數字力量,探索無穹”2023探索大會上的演講,原題為《管理經濟波動,保持長期增長》,略有刪節)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