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數字經濟

第二屆“粵有數”數字化治理交流會在廣州舉行,20個數字化治理優秀案例揭曉

時間:2023-12-26 09:10 來源:《南方》雜志 作者:劉懷宇

  12月22日,2023第二屆“粵有數”數字化治理交流會在廣州舉行,揭曉了20個數字化治理優秀案例。

  中國體改會常務理事、互聯網與新經濟專委會主任、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專家委員會聯席主席祝華新,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雷強,廣州南方學院黨委書記李建超,廣東數字政府研究院副院長侯全心,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華南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學者網創始人湯庸,以及全國數字化治理領域頂尖專家學者、省內各地政數局和數據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大咖”與優秀企業家等共150人參與活動。
(來源:通訊員供圖)

  105歲高齡的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教授、“中國 MPA 之父”夏書章,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深圳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劉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名譽院長、南方日報社原社長范以錦等四位“粵有數”首席專家為活動發來寄語,對第二屆“粵有數”優秀案例評選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并勉勵“粵有數”活動越辦越好,為推動公共治理中的“科技向善”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政務學院教授肖濱在總評審辭中指出:“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等品牌更多屬于硬性層面的產品、應用,而“粵有數”屬于軟性層面的理念、內涵,它們相得益彰,共同組成了豐富的“粵系列”數字品牌,彰顯了廣東數字服務“五連冠”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本次活動由中國體改會互聯網與新經濟專委會、廣州南方學院、廣東數字政府研究院、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專家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廣州新華學院公共治理學院協辦,廣州南方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承辦。支持單位為人民網人民數據研究院、廣東省計算機學會、清遠市北江區塊鏈研究院、學者網等機構。

  “粵有數”彰顯廣東數字服務軟實力

  廣東率先啟動數字政府建設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成“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等“粵系列”品牌,實現各地市、各部門超17萬類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共用,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中國體改會常務理事、互聯網與新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專家委員會聯席主席祝華新在會上致辭指出,“粵有數”以第三方智庫身份,為“粵系列”喝彩加油。從“粵智助”助力農村群眾辦事不出村,到“一庫八圖”實現城市燃氣智慧管理,從政務數據“采用管統”一體化平臺,到公共信用數據全周期治理,深切感受到廣東這片當年商品經濟的熱土,如今也是數字化的熱土,并認為廣東現在就像一座規??涨暗?ldquo;數字經濟學院”。

  廣州南方學院黨委書記李建超介紹,今年在省政數局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各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協作下,“粵有數”已全面融入全省數字政府“12345+N”工作業務體系,第二屆優選案例征集活動持續火熱,征集到100多個候選案例,內容涉及數字政府與治理現代化、數字經濟與產業創新、低碳與綠色發展、新技術與基層治理、數字農業五大主題,展現了我省積極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治理體系的前沿趨勢。

  專家主題發言:“粵有數”是集聚高校、智庫、業界和政界研究型人才的數字化治理新型智庫平臺

  廣東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教授、廣州南方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院長、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專家委員會聯席主席陳天祥形象地稱之為“五連冠”。接著,陳天祥在主題發言中介紹,“粵有數”團隊通過三年時間實現了“四個一”——建立了一支復合型的、專注數字化治理的專家團隊,挖掘了一組數字化治理優秀案例,探索了一系列數學模型,建立了一個復合型的新技術傳播矩陣。未來“粵有數”將打造“千百十工程”,用十年時間挖掘兩三百個優秀案例以及背后遍布廣東各地的幾千名數字治理負責人員、技術骨干。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在會議中發言指出,數字經濟正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推動實體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迫切需求,目前政府側和社會側都已累積大量數據資產,需要切實可行的市場化配置方式來釋放數據資產能量,而金融是一個數據資產交易的成熟場景,可以率先在金融場景展開應用。

  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華南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學者網創始人湯庸則指出,人工智能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石,而數據則是人工智能應用的核心。沒有正確的數據基礎,智能應用就無法實現其潛能。在這方面,“粵有數”為社會治理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0個“粵有數”優秀案例出爐

  活動現場還為20個“粵有數”優秀案例頒獎。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政務學院教授、廣州南方學院講座教授肖濱在總評審辭中指出,2023第二屆“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歷時10個月,經歷了推介、提名、初審及終審等各階段。在中央和省、市、區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的指導支持下,高校、智庫、研究會和傳媒單位組成聯合體,對100多個候選案例采用科學維度進行定性定量評測以及客觀、公正評審,最終20個優秀案例、5個入圍案例、1篇優秀論文涌現而出。這些案例涵蓋了城市治理、應急管理、稅務、環境治理、醫療、文旅、社會公益、數字農業、前沿低碳等多個領域,來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地域涉及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江門等灣區城市,以及粵東西北基層單位,充分展示了廣東數字治理的多樣性和全面性。

  附:“粵有數”優秀案例名單

  2023“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優秀案例

  1.公共信用數據全周期治理

  主創單位:廣東省投資和信用中心

  2.“粵智助”助力農村群眾辦事不出村

  主創單位:廣東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艾小越”AI政務私聊機器人精準服務群眾

  主創單位:廣州市越秀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4. 數智驅動,奔赴現代化禪城

  主創單位:佛山市禪城區智慧社會治理辦公室、佛山市禪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佛山市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

  5. “惠減負”助力基層工作減負不減質

  主創單位:惠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6. 旅博會元宇宙數字IP創新應用

  主創單位: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發展與保障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

  7. “差異化”巡河先行探索數字治水

  主創單位:廣州市河涌監測中心

  8. 大亞灣智慧海洋智能平臺

  主創單位: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社會事務管理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所等

  9. 全國首創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稅收評價指數

  主創單位:國家稅務總局佛山市順德區稅務局

  10. 全省首創新生兒預參保免跑辦理

  主創單位:江門市醫療保障局、江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11. 東莞市大氣污染防治數字化賦能

  主創單位:廣東中浦科技有限公司

  12. 雙軌一體防篡改,打造城建檔案“數字信任”

  主創單位: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13. 提升12345熱線地市級智能化服務水平

  主創單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廣東億迅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

  14. 政務數據“采用管統”一體化平臺

  主創單位:深圳市鹽田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15. 通過“一庫八圖” 實現城市燃氣智慧管理

  主創單位: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6. “啄木鳥”禪城管家小程序涌現“大能量”

  主創單位:佛山市禪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17. 茂南全域旅游大數據平臺

  主創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18. 德慶貢柑——打響廣東柑橘出口RCEP國家第一槍

  主創單位:肇慶市德慶縣農業農村局

  19. 全球領先的羽毛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與實踐

  主創單位:廣州曉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 數字賦能城中村流動兒童早期發展

  主創單位:廣州法澤社區公益基金會

  2023“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入圍獎

  1.惠州博羅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

  主創單位:惠州市博羅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江門臺山辦稅服務廳智慧化運行模式

  主創單位:國家稅務總局臺山市稅務局

  3.全球一站式元宇宙創意分享平臺

  主創單位:廣東網演文旅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4.數字文化站

  主創單位:廣東星海演藝發展有限公司

  5.廣州森林海旅游度假區智慧景區建設

  主創單位:深圳市泰久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2023“粵有數”數字化治理·推薦論文

  2023“粵有數”數字化治理入圍獎

  《全流程制度驅動:數字技術如何賦能敏捷治理》

  刊發雜志:《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2第5期(總第137期)

  論文題目:《全流程制度驅動:數字技術如何賦能敏捷治理——基于“YX先鋒”移動工作平臺的經驗分析》

  論文作者:陳天祥 陳杰華 藍云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