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高興在初冬時節,來到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淄博市,參加由中共淄博市委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召開的“堅持三個導向,推動地方改革落地落實暨淄博市強化‘有解思維’創新實踐現場會”。今年淄博市大火了!火遍全國!淄博燒烤給三年疫情帶給中國經濟的寒意帶來暖暖的春意,也為加快經濟復蘇、提振消費加了一把火。淄博燒烤不僅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現象,更是真真切切的改革的一個具體成果,是堅持改革、堅持有解思維、堅持執政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它體現了齊魯大地上千萬年來傳承下來的一種開放、包容、務實、民本思想,改革創新的傳統和作風。剛才播放了淄博“有解思維”推動地方改革創新實踐專題片,這讓我們很受鼓舞,很受啟發,令人振奮。淄博生動實踐和經驗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凜冽寒風中給改革帶來了融融暖意,今天會場里充滿了改革的熱情。這里,我要代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對這次現場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遠道而來的十幾個省市的改革同仁們表示歡迎。
這次會議選擇了很好的時機,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統籌推進新一輪全方位改革10周年。45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而正好是十年前的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這是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開創中國改革新時代。10年來,中國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向推進的嶄新局面,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前所未有,改革的廣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這一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認識有了新的飛躍: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寫入決定,改革的思想理論有了重大突破;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從理論上解決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十九屆四中全會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表述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任務,體現了改革的根本宗旨。與此同時,改革實踐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也取得重大進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共60條,涉及300多項改革舉措,其后十年中,各改革領域共推出改革方案2485個,正逐步落地。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必須承擔的新使命。今年以來,全黨開展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學習、回顧總結改革45年所走過的歷史進程,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新形勢、新挑戰,必須認真總結改革開放的重要經驗,這對于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勇毅前行,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紀念今天這么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結合淄博堅持三個導向、有解思維的改革實踐我想談談中國改革的基本經驗問題。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正確處理好改革的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的關系。解放思想是改革開放的前提條件。45年來,每一次改革的深化,每一項重大改革方案的出臺,都是以解放思想為先導的。在紀念改革40周年大會上,習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沒有新一輪的思想解放,就沒有新時代改革的大突破。”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有真正思想解放,才能做到實事求是;而實踐中,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必須解放思想。改革就是要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必須大膽試,大膽闖。2013年11月26日,習總書記在視察菏澤時就提出:要“大膽干,堅決改,勇于試”。中國的改革都是始于“問題導向”的。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業“大包干”、價格“雙軌制”都是解放思想的結果,也都引起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農村家庭聯產承包是瓦解公有制,省委書記之間曾有陽光道和獨木橋之爭。這就需要“目標導向”來把關定向。只有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模式以后,問題導向的改革舉措才有了明確的方向,各項市場化改革探索才有了政治上的保障。因此,問題導向的改革不是胡試亂闖,而是要遵循市場化改革的總的方向。這也是實事求是的重要體現。淄博提出有解思維,堅持萬事有解,大膽通過改革突破體制瓶頸,認定對于發展中的問題,一定要解,一定能解。這就體現了解放思想的改革精神,也體現問題導向改革的路徑。這次會議設計了會標,下面標注:“改革創新,凡墻皆門!”這是解放思想、敢于創新的標志!而在改革中抓住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點,堅持以人為本,完善 “人民滿意”的評估機制,則體現了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的要求,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二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系。改革的本質是不斷變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為生產力的解放與發展開辟道路。改革不是目標,改革只是路徑選擇,改革是為發展服務的。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發展中的難題,這體現了問題導向的原則;而改革成為促進發展的關鍵一招,這體現了成果導向的要求和標準。改革初期,最大的阻力來自于意識形態上姓“社”和姓“資”的爭論。小平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不爭論”,“發展是硬道理”,“不改革死路一條”。正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改革的評價(結果導向)關鍵是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45年的改革開放才會排除左和右的干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這里體現的是改革的結果導向。農村改革是最突出的例子,建國時,5.4億人,糧產一億多噸,人均208公斤;國民經濟恢復后,58年人民公社化時,6.6億人,糧食2億噸;后來搞全國農業學大寨,歷經文革動亂,1978年9.6億人,糧產3億噸。20年僅增長1億噸。而在農村包產到戶、調整糧食收購價以后,到1984年,10.4億人,糧食4億噸,6年增1億噸。1996年糧食5億噸,2013年突破6億噸,這些年一直維持在6.5億噸以上,人均483公斤,遠超全球人均320公斤水平。中國改革的歷程證明,中國解決各種問題的關鍵在于發展,而改革是發展的原動力。李克強總理今年三月離任前視察發改委時說:“發改委分管兩件大事:發展與改革。發展是目標,改革是動力。這些任務就托付給你們了。”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又面臨新的挑戰,主要是2021年以來,國內經濟增長持續走弱,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未消退。疫情的三年年均增長4.5%,但2022年只有3.0%。中央指出,三年疫情后的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增長、曲折式前進的過程。一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一系列拼經濟、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穩信心的政策舉措。從減稅降費、降準降息到增發國債、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等等,經濟回升向好的政策效果開始顯現。剛剛召開的進博會上世貿組織秘書長曾說過,今年全球經濟預計只增長2.7%,但中國很可能要翻一番,達到5.4%。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5.2%(一季度4.5%,二季度6.3%,三季度4.9%),全年GDP增長5%的計劃可望實現。但是,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內外需仍然嚴重不足。國內面臨通縮的壓力。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下降0.2%,投資只增長3.1%,其中,民間投資-0.7%。10月CPI、PPI繼續下滑,人民幣利率再次跌破7.3元/1美元。應對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短期內可以通過宏觀政策調控予以刺激和應對,但從中長期來看,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只能通過改革,向改革要動力,特別是市場化改革的辦法才能破解。
三是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45年來,中國改革的核心問題一直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目標導向的改革,也涉及到下一步改革的重點任務。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總書記指出:“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形式”。他還強調:“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 改革已經45年了,目前仍存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尚未理順,市場體系仍不完善,市場配置要素的范圍有限,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過多等問題。一些行政壟斷、市場壁壘、地區分割現象嚴重影響了全國市場的統一。針對這些問題,中央近年發布多個文件。包括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等。根據中央精神,必須堅持推進目標導向的改革,在當前也是問題導向的改革。即積極穩妥地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新時期改革的重大目標,包括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市場主體充滿活力,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取得重大進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近期,有關部門研究新一輪深化改革的形勢和任務時,我提出在指導思想上,一定要解放思想,不忘初心,重點突破,守正創新。工作中要抓住三個重點:即,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經濟體制改革要以市場化改革為重點;市場化改革要以市場主體特別是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要素市場化改革以及市場基礎性制度的完善為重點。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正確處理好改革的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創新的關系。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有兩方面的涵義:
其一,強調發展和改革為了人民,以人為本。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一切改革如果不能以人民為中心,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無意義的。這也是改革的成果導向的實質和核心,即我們的發展與改革是否堅持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淄博市在改革中堅持對于發展中有關民生的問題一定要解、一定有解、一定善解。保證改革有成效,地方得發展,群眾得實惠,就是堅持成果導向,以人為本的最佳實踐。淄博燒烤為什么成功?為什么取得了轟動性效應?關鍵是淄博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執政為民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一切工作之中。
其二,以人民為中心還強調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經濟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主體和主要動力。人民群眾是改革實踐和認識的主體,一切智慧的源泉都產生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必須尊重群眾在改革中的首創精神,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汲取人民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改革發展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點,不斷開拓前進,取得勝利。45年來,四川、安徽農民創造的大包干點燃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星星之火;而民營經濟在蘇南、浙江的探索試驗,以“四千精神”開辟中國經濟“56789”的新天地。這都是群眾實踐的成果。新時期中國改革正確處理頂層設計和基礎探索創新的關系仍要充分發揮群眾和基層的首創精神,鼓勵發展一些差別化的探索試驗。這也是實事求是精神的體現。近年來,在深圳、上海浦東、浙江、廈門當地開展清單式、批量式綜合授權改革探索,將為面上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重要經驗。各地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開展的創新試驗,也要積極總結,充分肯定。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條經驗,是黨對改革事業的堅強領導。45年來最重要的改革舉措都是在黨的會議上做出的決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改革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基本的經驗。淄博的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十幾年來,歷屆淄博市委貫徹習近平“以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難題”重要指示,堅持三個導向,以“有解思維”強化改革落地落實,提出以“有解思維”解決發展難題,有效解決發展中的老大難問題,突破化解制約改革的體制機制障礙,創造了重要的鮮活的改革實踐案例和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