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的開啟的QFII(RQFII)制度,又迎來了重磅改革。
11月10日,為進一步深化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外匯管理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在岸開放渠道資金管理規則統一,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次修訂引發市場關注,《征求意見稿》取消QFII/RQFII在國家外匯管理局辦理資金登記的行政許可要求、不再區分用于證券交易或衍生品交易的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QFII/RQFII還可通過具有結售匯業務資格的境內其他金融機構等更多途徑辦理即期結售匯和外匯衍生品交易。
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舉簡便了流程、降低成本,讓境外資本布局中國資本市場更加便捷,有助于增加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預期,加強A股市場的穩定性。
此次改革是
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逐漸擴大。為適應新的市場環境,QFII/RQFII制度在準入條件、投資運作方面也經過多輪改革。此次兩部門深化QFII/RQFII外匯管理制度改革,也是在國家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的背景下,扎實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
談及《征求意見稿》的出臺背景和原因,恒生前海權益投資總監祁滕表示,近年來,我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大,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持續完善,并逐步以更加透明、更符合國際需求的方式與境外市場進一步聯通。
“在國家積極推動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的背景下,《規定(征求意見稿)》的出臺,進一步簡化登記手續、優化賬戶管理、簡化匯兌管理、便利外匯風險管理,這些措施將對我國金融市場穩步開放和深化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不斷地在加大開放的力度和擴大開放的范圍,不僅進一步提高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意愿,同時也在彰顯中國金融的實力和信心。”祁滕進一步說道。
創金合信基金認為,《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是我國政府扎實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給境外機構投資者釋放的重要信號。自2020年5月出臺《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經過3年多的規范管理,相關監管部門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本次《征求意見》既是對管理規定的更新,也是監管機構具體管理措施順應市場的升級。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日前發布的署名文章總結稱,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向專業化、國際化、規范化邁進,外匯市場對外開放有序推進。截至2023年10月末,共有147家境外機構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三年一度的全球外匯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人民幣日均交易量占全球外匯交易份額的排名較2019年提升3個名次至全球第5位,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五大交易貨幣。
分析人士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境內金融市場“在岸模式”高水平開放,提升QFII/RQFII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便利化水平勢在必行。整體看,本次修訂稿是我國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又一嘗試,將進一步便利外資進入我國資本市場投資。
四方面優化升級
提振境內投資信心
從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看,改革重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偨Y來看,通過此次改革,QFII/RQFII投資者與CIBM(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投資模式)投資者所需履行的登記程序、可使用的外匯風險管理工具、所享受的匯兌便利基本一致。
此次改革的變化要點如下:一是進一步簡化登記手續。取消QFII/RQFII在國家外匯管理局辦理資金登記的行政許可要求,明確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登記由主報告人(托管銀行)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數字外管平臺銀行版資本項目相關模塊辦理,同時明確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事宜。
二是進一步優化賬戶管理。不再區分用于證券交易或衍生品交易的人民幣專用存款賬戶,合并二者收支范圍,減少市場主體開展不同類型投資所需開立賬戶數量,降低其成本負擔。
三是進一步簡化匯兌管理。不再要求外幣對應的人民幣賬戶內本金及投資收益必須兌換為外幣后匯出,可直接匯出人民幣資金。以初次辦理登記時提交的遵守稅務相關法律法規的一次性承諾函,替代每次辦理收益匯出業務時需提交的完稅承諾函等相關材料。
四是進一步便利外匯風險管理。除托管銀行外,QFII/RQFII還可通過具有結售匯業務資格的境內其他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等更多途徑辦理即期結售匯和外匯衍生品交易。
創金合信基金基金表示,本次修訂四個方面的升級優化系境外機構投資者來華投資的程序的全面優化。相關手續的簡化,能夠為外資機構來華展業提供便利,為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利條件。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升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為我國金融市場穩步開放和深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極大便利了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祁滕表示,本次意見稿進一步為QFII、RQFII進入國內市場創造更多有利條件,首先無疑向境外投資者傳遞國家對于對外開放更加明確的信號,提升境外投資者的信心,另外措施使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的資本市場變得更加便利,能夠更多吸引更多外資流入投資中國的金融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QFII/RQFII資金管理政策松綁,將有效提振境外投資者的信心,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QFII/RQFII業務前景廣闊
投資規模有望登上新臺階
伴隨著外匯領域開放持續深化,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資本市場更加便利,QFII/RQFII業務有望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創金合信基金看來,QFII/RQFII的業務未來必將蓬勃發展,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獨立貨幣政策疊加經濟復蘇:在疫情階段,國際主要經濟體大多實施了量化寬松政策,期間我國并未跟隨。在后疫情階段,特別是2023年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依然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狀態,近期我國的貨幣政策也出現相對寬松的信號,一系列積極的信號表現我國經濟正在逐步復蘇。
其二,我國資本市場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我國2023年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多家海外投行陸續上調了對我國GDP增速預測,可見海外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日趨樂觀。與此同時,花旗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股票大幅低估,目前在主要經濟體中估值水平處于非常低的位置。長期看,結合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所處的階段,是外資機構做多中國市場的較好時機。
祁滕表示,在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全球金融資產波動加大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人民幣資產將持續受到國際投資者高度關注和青睞。修訂稿提及的限制的取消,有利于外資合理地調配資金,配置會更加方便,外資可以根據自身對市場的判斷靈活地運用資金,伴隨著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性價比進一步凸顯,將吸引更多外資流入中國金融市場進行投資,未來QFII/RQFII的投資規?;驅⒃偕闲屡_階。
對于A股市場而言,此項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意味著外資進入市場將更加便利,有助于增加A股的增量資金預期,降低北上資金對A股市場的事實影響,加強市場穩定性。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全市場已有800余家QFII/RQFII機構,QFII/RQFII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超萬億元人民幣。
祁滕分析稱,首先外資作為較為成熟的投資機構,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其在投資上的經驗和理念。他們在投資決策、風控以及運營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可以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多的先進管理和運作模式,在價值投資和資產定價的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其次,外資投資者是股市的重要參與者,外資的進入,在一定市場環境下相當于向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信號意義較為明顯,能夠有效提振境內外投資者的信心,增加市場流動性,提高交易活躍度,大大降低了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祁滕說道。
最后,他進一步指出,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資本市場配置和投資的意愿和積極性都在提高,如果征求意見稿最后能夠落實,無疑將能夠推動外資積極活躍地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提升外資做多中國的動力,為A股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為A股的價值回歸和估值修復創造更多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