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2日,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帶隊到上海市楊浦區開展專題調研,與區委書記薛侃等有關部門領導就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楊浦區高水平創新發展、高質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等有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我會理事王洪江、科研部主任南儲鑫等陪同參加調研。
在滬期間,趙艾還應邀出席在位于楊浦區的上海理工大學校區內舉辦的第三屆滬江公共外交論壇,并作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共建‘一帶一路’”的主旨演講。
第三屆滬江公共外交論壇以“‘一帶一路’十周年展望: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趙啟正,十二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長周漢民,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凌宇及我會科研部主任南儲鑫等出席論壇,致辭、演講或發言。
趙艾在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講到,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也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中國式現代化有著深刻的歷史、實踐和理論邏輯,必將為全球經濟復蘇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為“一帶一路”各國共同發展開辟更廣闊路徑,開創更美好前景。
趙艾講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面對新的時代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從全球視野觀察和分析,一系列問題表明,和平與發展這個多年的時代主題已悄悄發生了變化。地緣政治沖突特別是大國博弈加速演進,新冷戰抬頭,選邊站結盟; 過去三年新冠疫情全球持續蔓延特別是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沖擊;極端氣候特別是自然災害多地頻發;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全球性劇烈波動,發達經濟體通貨膨脹加劇,可能出現的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等,尖銳地擺在世界各國,也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面前。迫切需要正視這些問題,加以深入研究,采取應對之策。
趙艾講到,中國式現代化為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探索自主現代化道路提供了示范。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要義是為了人民,這就順應了各國人民對物質富裕與文明進步的渴望,能夠引發廣大“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的廣泛認同與信任,凝聚起“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發展共識,將大大提振“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追求和實現現代化的信心。
趙艾講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打造“信任絲綢之路”。面對時代主題之變,應對各種沖擊、挑戰和考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彼此信任,對增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凝聚力就更為重要。當今世界,信任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稀缺資源和奢侈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信任是“國際關系中最好的黏合劑”,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構建起命運與共的全球伙伴關系。
趙艾講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深化務實合作。深化務實合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指示和批示精神,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既深化互聯互通合作的“硬聯通”,又提升規則規制標準對接等的“軟聯通”,也要推動人文交流的“心相通”。要把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務實合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趙艾講到,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須統籌考慮風險與安全,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加強安全保障,扎牢風險防控網絡,尤其是強化境外項目風險防控,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要深化認識,提高站位,保持戰略定力,抓住戰略機遇,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國內和國際、統籌合作和斗爭、統籌存量和增量、統籌整體和重點,積極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的“一帶一路”。
我會科研部主任南儲鑫應邀出席圓桌論壇學者專題討論,并圍繞“打造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升級版’”分享了對中巴經濟走廊十年建設歷程、早期收獲、面臨問題、風險防范、未來展望等有關看法。
論壇由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公共外交協會聯合主辦,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等單位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