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會員新聞

劉萬玲: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3-08-28 14:01 來源:河北改革

  8月12日,劉萬玲會長應邀參加第十七屆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論壇,并在“金融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縣區金融圓桌論壇環節發言,以下為發言提綱,供參考。

  一、近年來,我省縣域經濟有了較大發展,但縣域經濟整體實力仍然不強

  主要表現為,縣域經濟發展質量不高,產業層次偏低,創新能力不強、頭部企業和知名品牌數量少、農業精深加工不足、生產性服務業滯后、數字化轉型動力較弱等問題。相當一些縣企業有規模,沒龍頭;有數量沒質量;有產品沒品牌。2021年,全省118個縣(市)中生產總值超千億的縣市只有遷安,武安、任丘、三河、遵化4個縣級市生產總值達到500億以上,生產總值不足百億元的縣市有28個,占比達到23.7%。在賽迪顧問發布的2021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單中,我省只有遷安1家上榜,與江蘇(25家)、浙江(18家)、山東(13家)等東部沿海省份相比差距很大,還低于湖北(8家)、福建(7家)、河南(6家)、湖南四川(各4家)、安徽遼寧(各3家),內蒙古陜西(各2家)等中西部省份。因此,河北省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十分迫切。

  二、金融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至關重要,要持續優化金融服務和金融體系,提升金融服務縣域經濟的有效性和適配度

  在有效性方面,金融服務縣域經濟發展,要抓住重點,分類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第一類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第二類是交通設施、老舊小區改造、老化管網的改造等設施建設。第三類是污水、垃圾收集處理、生態修復和能源清潔力、環境提升的項目。第四類是政務、醫院、學校、養老、托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升級的項目。第五類是高標準農田建設、低效用地再開發、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城鄉要素流動項目。第六類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農貿市場改造等縣鄉功能銜接的項目。

  在適配度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金融體系不斷完善,為大中型企業提供了較多的服務,但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機構和產品不足,無法有效針對的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融資服務。要拓寬金融體系的廣度和深度,引導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中小金融機構向縣域小微企業集中的地區延伸,專門服務中小企業。同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三、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目前,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些統計資料看,民營投資者的信心尚未真正恢復,投資預期不足。當前關鍵是要落實好最近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31條),重點是落實保護產權的相關政策,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投資預期,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突出是要破除民間投資的準入壁壘,特別是隱性準入壁壘。

  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發揮好政府的有為作用,特別要增強政府服務市場主體的能力

  上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注重圍繞市場主體的需求施策,加強有關政策協調配合,完善政策實施方式,增強時效性和精準性,形成共促經濟發展的合力。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鼓勵企業敢闖、敢投,不斷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地方政府,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方面,要積極營造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應用的創新環境;圍繞縣域發展的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重大投資項目等,強化產業招商;加強產業配套發展能力,健全配套設施,提升產業平臺功能,增強產業支撐能力。

  五、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綜合施策,多方努力,但最根本的是要靠改革,增加動力和活力

  如在農村土地使用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改革,擴權強縣、擴權強鎮改革等。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