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2016中國改革論壇”于12月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出席并演講。
本輪房價上漲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一線城市房價飆升,而三四線城市房子難以去庫存。在貨幣寬松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吸納了極多資金,在樊綱看來,這反映出城鎮化的發展出現了偏差。
樊綱質疑限制大城市發展,鼓勵小城市發展的措施。認為人為給城市人口規模劃線,導致土地供應無法跟上,進而抬高地價。而小城市與大城市相比,無論在物流、交通、或者公共服務上都有較大差距,人口很難自動流入,導致小城市難以去庫存。
“年輕人都進了大城市,小城市人口反倒是流失的,這次兩極分化的真正標志就是人口流出城市和人口流入城市”,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自然的有些城市出現了土地價格飆升,房價飆升等等情況”。
樊綱以深圳舉例,深圳目前的規劃仍停留在800萬人口,但實際人口已經達到2100萬。“日本當年也是,都說不要到東京來,搞了一個國土規劃,最后把日本經濟拖垮了,建了很多小城市,最后沒有人去?,F在東京人口占了日本的30%,加上大阪,占了50%”,“韓國同樣如此,說不要到首爾來,人為控制首爾發展,結果現在首爾人口占了全國的50%”。
樊綱認為,現在應該對城市化的政策進行反思,尊重人的遷移規律,“說要發展小城市,問個簡單問題,你會去嗎?你孩子去嗎?工作會增長嗎?收入會更高嗎?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問題”。樊綱認為,人為設限不是辦法,要尊重規律、順應規律。
樊綱建議,要適當增加大城市的供地面積,增加公共服務的供給,“將來會出現一個有1億左右人口的城市群、城市帶,這不光是人的聚集,還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效應,服務業等都能夠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