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戰略”中第一條就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浙江踐行“八八戰略”,大力推動以民營企業為主要載體的民營經濟發展,已成為浙江體制機制的突出優勢。
今年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周年,也是“八八戰略”提出20周年。當前,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是提振民營經濟信心與預期的重大舉措,是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任務。
穩定民營經濟發展預期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支持和發展民營經濟,規范運用民營資本,不僅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這既需要我們回歸“資本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工具,是發展經濟的方式和手段”等基礎性認識,也需要推進新時代條件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研究,以提振民營經濟發展預期與發展信心。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先后發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再創浙江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新優勢》等署名文章,支持、引導個私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浙江在改革中不斷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以體制機制新優勢鞏固強化民營經濟發展優勢。2022年,浙江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5.2萬億元,是2002年的10倍。
“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浙江呈現出由個體私營經濟到民營經濟的發展趨勢,并推動實現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等多元發展新局面。“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僅沒有陷國有經濟于絕境,反而為國有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創造了優越的外部條件,實現了不同所有制經濟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創新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實踐證明,創新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是穩定經濟增長、激發民營企業活力的重中之重。“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浙江在完善民營企業支持政策的同時,不斷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壁壘,不斷創新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當前,浙江正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要堅持公開市場、公平競爭、平等保護。
第一,以服務業市場開放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的市場環境。例如,目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共有123個事項、541條具體管理措施。建議積極開展大幅放寬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的浙江試點;對標CPTPP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爭取在重點服務業領域率先全面實現“準入即準營”。
第二,以強化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創造民營經濟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將“公平競爭”作為浙江新階段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特別之舉,增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為重點擴大社會資本參與,在壟斷行業盡快向社會資本推出一批重大項目,讓社會資本有盈利的預期。
第三,以平等保護為重點形成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例如,在立法環境,加快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的基礎上,推進產權保護由民營企業向民營資本拓展;在司法環節,真正實現對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同等對待,一視同仁、依法保護;在執法環節,有針對性地解決行政執法“一刀切”等問題。
支持、規范民營經濟發展
當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特別是更好發揮政府在規范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為新階段完善政府經濟治理職能的重大任務。“八八戰略”實施以來,浙江不斷為企業減負,建設服務型政府,同時引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規范民營經濟發展。
以尊重市場規律為前提強化對民營經濟的引導能力。率先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逐步形成反映資源稀缺程度、污染排放數量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價格機制。在政府引導下,民營經濟已逐步由自我積累性增長轉變為調動配置社會資源、聯通國內國際生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法治軌道上持續提升政府對民營經濟的規范能力。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在強化平等保護的同時,明確民營經濟發展的紅線與底線,努力實現“法無禁止即可為”,并在法治軌道上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推動民營經濟在促進就業、增加收入、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