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學者觀點 > 本會研究員專欄 > 王一鳴

王一鳴:突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

時間:2023-07-05 14:07 來源:《中國國情國力》 作者:王一鳴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異軍突起,電商平臺、移動支付、網絡購物、跨境電商、視頻直播等競相發展,成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數字化轉型正在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擴展,先進的傳感技術、數字化設計制造、機器人與智能控制系統日趨廣泛應用,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企業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形成人機協作的智能制造模式,生產組織向網絡化扁平化平臺化加快轉型,產業鏈供應鏈加快重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生態加快構建。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數量90%以上,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利于構建制造業全鏈條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化生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而且有利于對沖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激活創新生態,提高生產效率和盈利水平,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必須突破的難點。受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條件制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多重困難,主要表現為,前期生產流程再造和設備更新的投入高,不愿轉;企業難以估算轉型預期收益,不敢轉;涉及商業秘密的數據安全難以保障,不想轉;企業缺乏信息網絡技術專業人才,不會轉。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從突破這些難點入手。

  第一,創新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式,解決不愿轉問題。培育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業服務商,從線上營銷、遠程協作、智能生產等關鍵環節入手,為中小企業打造一批成本低、實用性強、易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探索以合同服務管理模式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鼓勵專業服務商與中小企業以契約形式約定數字化轉型目標,中小企業以數字化轉型收益支付專業服務商前期投入和合理利潤。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建”、鏈上中小企業“用”的數字化轉型模式,鼓勵有條件的鏈主企業建設面向供應鏈的數字平臺并開放數字資源,提升上下游協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加快建設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加大“5G+工業互聯網”在重點行業和領域應用,帶動中小企業融入數字化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

  第二,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引領,解決不敢轉問題。依托“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數字化,樹立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數字化轉型標桿。組織平臺企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和中小企業聯合打造一批可用性強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和示范案例,在通用設計中兼顧不同類型企業專業需求,增強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意愿。

  第三,完善中小企業數據安全監管體系,解決不愿轉問題。制定和完善企業數據安全的法規條例,保障中小企業數據資產權益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數據安全。明確平臺企業的主體責任和義務,加強數字平臺的自律機制建設。強化數據安全體系建設,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和重要數據安全保障水平,切實有效防范各類數據安全風險。健全完善數據安全監管體系,提高監管能力和技術水平。

  第四,加強中小企業數字化專業人才培養,解決不會轉問題。依托高等院校開辦面向中小企業的培訓項目,為中小企業培育一批既熟悉生產工藝和企業管理又掌握信息網絡和數字技術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鼓勵平臺企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在推進上下游數字化過程中,加強對中小企業專業技能人員培訓。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引進一批信息網絡技術人才,增強數字化轉型能力。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