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新聞頭條

寧吉喆:加強宏觀政策調控,鞏固經濟恢復基礎

時間:2023-06-29 14:17 來源: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CMF 作者:寧吉喆

  一、經濟運行基本面復蘇向好

  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以來,國內外無論是經濟界還是媒體界都為之一振,紛紛上調對于中國經濟增長全年的預期。從四五月份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差強人意,有些指標稍有波動;不過從近兩年的數據來看,整體情況就顯得不盡如人意,現實指標和復蘇態勢預期之間存在差異??傮w而言,我國經濟發展、運行仍舊處在復蘇向好、連續復蘇的態勢。

  首先,從消費端來看,疫后消費恢復性增長,帶動了整體消費水平復蘇。眾所周知,疫情極大程度影響了群體的聚集性和流動性消費,主要包括餐飲、住宿、零售、客運、旅游、文化娛樂等,在疫情防控政策較快實現轉變之后,這一類消費理應迅速反彈。當然,現實情況下,消費雖未達到部分人預測的報復性增長,但至少實現了強勁的恢復性增長。其中,餐飲收入表現最為亮眼,1-5月份餐飲數據同比去年增長30%-40%;住宿業和零售業數據表現稍遜一籌;同貨運在疫情期間基本保持暢通相比,客運受疫情抑制影響顯著,不過無論是從“五一”勞動節出游數據還是從公布的整個鐵路客運量、民航客運量、公路客運量數據來看,客運量現已基本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其中,鐵路客運量恢復到2019年的98%,航空則基本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雖然國際航運尚未完全恢復,但國內航空已然復蘇完全。旅游業同樣恢復良好,按照中國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旅游數據,“五一”勞動節五天假期間出游人數達2.74億人次,而端午節三天假期出游人次已超過1億。就出游人數而言,也已經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文娛行業,電影票房再創新高,一些大型演唱會、體育活動有時甚至一票難求。文化娛樂領域的消費復蘇帶動了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基本恢復至2018年、2019年的水平。

  其次,從生產端來看,服務業的較快恢復拉動了生產的增長。消費和生產在服務業是同時發生的,疫后消費的恢復直接帶動了服務業的發展。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不論是服務業增長率還是批發零售增長率都出現明顯復蘇態勢;從生產方來看,經濟復蘇呈現以服務業增長為主、農業增長為輔的態勢,一季度我國農業增長了3.7%,而服務業則增長了5.4%;從消費方來看,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居民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總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6.6%,展示了近年來消費增長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引領地位。消費帶頭、服務業驅動,使得我們在需求側和供給側都有了基本的經濟增長鏈。

  再次,從宏觀指標來看,我國當前宏觀經濟總體表現穩定。經濟增長指標而言,我國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4.5%,領先于美、日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物價指標而言,我國1-5月份月平均物價水平增長率為0.8%,5月份當月上漲了0.2%;就業指標而言,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月份回落到至2%,1-5月份平均失業率為5.4%;外匯指標而言,我國外匯儲備穩定在3.1萬億美元,外匯順差擴大,出口保持基本增長??傊覈洕l展總體穩定,在世界范圍內表現良好。

  過去,我們對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的分析有所欠缺,近年來我們逐步加大了對這三大安全指標的重視程度。在糧食安全上,截至6月19日,夏糧已經收獲了90%,收成良好,糧食安全得到了充分保證;在能源安全上,當前我國原油、原煤、發電均保持基本增長態勢,能源價格穩定,供給充足;在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上,我們可從兩個行業來考察。一是裝備制造業,1-5月份我國裝備制造業增長了8%,相較于工業3%的增長率高出5個百分點,專用設備、通用設備、運輸設備都實現了較高的增長;二是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行業,眾所周知,“卡脖子”環節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電子、信息領域,當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快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國內投資增長超過10%,外資增長則達到了百分之十幾、二十幾甚至更高,從生產投資來看,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保持了一定的穩定和韌性。

  綜上所述,我們對于今年基本面呈現連續復蘇態勢持肯定態度。

  二、經濟恢復基礎不牢固

  1、經濟增長尚未回歸正常區間

  所謂正常區間,指的是經濟潛在增長率所在區間。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率為4.5%,低于去年4.8%的增長率。三年疫情期間,我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4.5%。疫情第一年經濟增長率只有2.2%,第二年經濟增長了8%(調整后為8.4%),第一年的低增長率在第二年有所彌補。去年我國經濟只增長了3%,今年的經濟增長要彌補去年的增長不足,但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當前的經濟增長率尚未達到這個效果。而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雖有所上升(去年二季度僅增長0.4%),但要彌補去年增長不足所造成的欠缺,仍需要更高的經濟增長率。因此,目前我國經濟仍然處于下行壓力比較大的區間。

  2、經濟恢復不平衡問題顯現

  首先,大宗消費恢復速度滯后于聚集性、接觸性、流動性消費。大宗消費主要包括住房消費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相關消費,如家電、裝修和家具等,這形成了一條較長的產業鏈條。此外,汽車也被視為一種大宗消費,尤其是在四月和五月份,該行業的消費開始回升。然而,這些大宗消費以及綠色消費、信息消費、升級消費的恢復速度仍然落后于疫后消費的整體恢復速度。

  其次,投資的恢復滯后于消費的恢復。5月份房地產投資降幅擴大了一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投資降幅也都有所下降,投資的恢復整體不及消費的恢復。從投資類別來看,民間投資的恢復又不及大項目的恢復。去年民間投資年增長0.9%,今年1-2月增長0.8%,1-3月增長0.6%,1-4月增長0.4%,1-5月民間投資增長更是由正轉負,下降了0.1%。

  再次,工業的恢復滯后于服務業的恢復。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了10%左右,而工業只增長了百分之三點幾;居民收入增長滯后于經濟增長。我們常說要保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去年經濟增長3%,而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只有2.9%,相差0.1%,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4.5%,而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只有3.8%,相差0.7%。我們發現,本應基本同步的兩個增長率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擴大;青年勞動力就業滯后于主體勞動力就業。主體勞動力調查失業率下降至5%以下,而青年勞動力的同期失業率高達20.4%,遠遠高于主體勞動力失業率。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恢復在多層面上都呈現出不平衡態勢。

  3、微觀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

  1-4月份的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下降了20.4%,盡管相較于1-3月份21.6%的下降幅度有所改善,但仍存在20%的利潤下滑。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訂單不足。PMI的調查數據顯示,近60%的企業反映市場訂單不足,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這一比例更高。同時,企業的應收賬款已經連續20個月增長了百分之十幾。雖然目前已經在盡量處理中小企業拖欠賬款的問題,但現存的賬款得到處理的同時,新增的賬款又不斷涌現,問題仍然十分嚴峻。企業產成品庫存去年增長了百分之十幾,今年1-4月份情況雖有所改善,產成品庫存增長率仍達到6%。同時,企業成本也在不斷攀升。雖然進口價格下降減輕了一部分企業的成本壓力,但受國內各種因素的影響,整體企業成本仍在上升,企業每百元資金中成本上升1元以上。

  這些微觀生產經營的指標向我們敲響了警鐘。雖然目前我國宏觀指標總體穩定,微觀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各種困難。當然,這與市場預期不穩、市場信心不足息息相關。5月份制造業企業PMI調查指數降至48.8,盡管大企業的PMI調查指數在五月有所回升,上升至50,但中小企業指數仍在不斷下滑,其恢復速度又不及大企業。因此,我們目前必須采取措施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對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

  三、政策建議

  1、堅持問題導向

  以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為導向,堅持宏觀調控方向,明確宏觀調控重點,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把握宏觀調控節奏。宏觀調控問題最重要的是方向、重點、力度和節奏。宏觀調控是為了應對經濟周期,當前的宏觀調控方向就是要推動經濟運行的持續恢復,促進經濟增長回到正常的區間,我們要堅持逆周期調節的宏觀調控方向不動搖。實際上,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的兩會都是在此基礎上提出宏觀調控大盤的,我們不能因為經濟恢復在某些領域取得了成績,就動搖了宏觀調控方向。我們要堅持宏觀調控,堅持逆周期調節的方向。

  2、明確宏觀調控重點

  我們必須明確,宏觀調控的重點是解決經濟恢復不平衡的問題。舉例來說,對于大宗消費滯后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促進消費,特別是推動大宗消費恢復,最近新能源汽車稅收延長4年,這就是促進大宗消費恢復的一個信號。又比如民間投資一降再降,我們就要堅持將民間投資、民營企業大政方針政策盡快落地。針對投資領域的下滑、工業領域的滯后,我們要把現代產業體系放在重要的位置,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結合,促進低碳、綠色經濟的發展,吸引社會投資??偠灾?,宏觀調控的重點要針對經濟生活當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幫助微觀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問題,宏觀政策不能自娛自樂,要落實到微觀,要在微觀上能夠有所反映。

  3、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6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當前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出臺一批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政策。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我們要防止悲觀預期的自我實現,防止緊縮效應的自我實現,防止經濟螺旋式收縮的狀況發生,因此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4、把握宏觀調控節奏

  出臺宏觀政策宜早不宜遲,現今已是六月份,宏觀政策最早要在第三季度發揮作用。我們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節奏,就要做到宏觀政策的出臺要盡早、盡快又落到基層、落到企業。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